李小可|创作、创作、再创作

这 事 非 同 小 可

在西藏创作这一块,我主要有两个部分,水墨是我主体的绘画语言,而版画和摄影是更自由的创作方式,它给我提供了反映客观的更多补充。

——李小可

上周,我在北京,我坐在朋友马琨的车上,我们一起去怀柔拜访一个做木雕的朋友。回城的时候马琨问我去哪,我说要去李小可老师家,他说那我直接捎你过去吧。

这一天,在小可老师家里,我的朋友马琨与小可老师有了第一次见面。很偶然,却又是水到渠成的一次见面。

今天的这篇内容便和小可老师及马琨有关,准确来说,是和他俩的创作有关。

上世纪90年代初,小可老师进入西藏,途经扎达的时候,拍下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被他命名为“斑”。小可老师回忆说,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他只是纯粹用镜头记录下来,记录自然中在那一瞬间自然的样子,这一瞬间在他眼中,像一幅画一样,天地造化居然也可以这样讲究构成,这样有力量感,通过强烈的黑白对比呈现出一种艺术的美感。

这一瞬间偏偏让小可老师看到了,还被他用相机记录了下来,所以我认为,他是在自然创作的基础上通过摄影的手段进行了再创作。

小可老师在扎达写生

小可老师版画作品《斑》

回到北京之后,小可老师整理在西藏拍的照片,这张被他叫做“斑”的照片也被挑选了出来,做成了版画。这是基于照片的又一次再创作。在版画创作中,小可老师为了更加突出痕迹感,而强化了画面的对比性,让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更有冲击力。

这幅作品成了小可老师若干西藏题材的版画中的一幅。

今年上半年,当我把小可老师的版画作品整理在一起连同小可老师的绘画作品一张一张打开给马琨看,他是“观云”的联合创始人,我们正在商量着把小可老师的作品呈现到白酒的包装上做一次跨界的合作。马琨作为一个禅宗弟子,他从小可老师众多的作品里挑出了这幅版画。在那时候,我们对小可老师这幅作品没有相关背景的了解,不知道拍摄于何地,也不了解做成版画时的考量点是什么。马琨说,这幅作品,让他看到的是一个故事。

后来,小可老师这幅作品连同另外七幅一起被应用在“观云”白酒上。马琨把他从这幅作品里“看”到的故事写了出来,是一个超过5000字的超长故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是大家接下来可以看到的模样。

这事非同小可。

〜〜〜〜〜〜〜〜〜〜〜〜〜〜〜〜〜〜

附:

《极边故事之二:雪山的伏藏》

by 马琨

越是显而易见,人们越是视而不见。无论生活、事业、感情,人们不断寻找的,永远不会出现。只有能停下来的那些人,或许才有机会,看到前所未见的一切。

— 1 —

加央罗布和索当嘉措,出生的日子只差三天。

他们的阿妈关系很相熟,又习惯一起带孩子,所以两个小家伙在襁褓里,就很相熟。

不到半岁的时候,阿妈们用背篓子背着小孩去拾柴,两个小孩就在各自的阿妈背上,朝对方挤眉弄眼。学会走路之后,两个小家伙就更是形影不离。

大人们看两个小孩关系这么好,心想他们一起玩到也可以相互照顾,所以就随他们在营帐周边打闹。

等到移开营帐,到另一个水草比较好的地方,两个小家伙头几天会慎重一些,过上几天熟悉了,又会在附近淘气,到黄昏时候大人吼叫着叫他们回家,他们才悻悻的回家,满脸无辜的样子。

— 2 —

加央罗布七岁的时候,就展现出经商的能力。

在家乡林芝,经常有马队经过。马帮有各种各样的来源,川、滇、青、藏都有。

林芝在藏区是个商贸重镇。操着不同口音,穿着各色服饰的商人,路过他们的村庄歇脚,吃上热腾腾的糍粑,然后美美的把自带的茶饼拿出来,跟村里的店家要了热水和茶壶。氤氲的茶香,就在小店里面飘出来,香味可以飘很远。

加央罗布在马帮经常来的季节,主要是夏天和秋天,就上山去采一些草药,有景天也有红花和虫草,用他的小扁担挑下山来,用麻绳扎成小捆,拿到店里来。

— 3 —

罗布的声音很清晰,向往来的客商介绍山上的草药。

景天可以活络通血,对刚刚到藏区的客商特别有效。泡上一杯,喝下去,头痛的症状就好了很多。听这个小孩子用稚嫩但是清晰的口音,跟大家郑重其事的介绍,客商经常就笑了,顺手拿出钱,准备买他的小捆药材。

罗布摆摆手说,不要钱,要按照客商买货的价钱换茶饼。客商也乐得方便,就多给一些。秋天过了,到了冬天。林芝城周围大雪封路。

罗布偶尔跟着爸妈进城,用小包囊背上茶饼。到了城里,爸妈访亲问友,加央罗布就察言观色,看谁家的茶味道比较淡,就把茶饼拿出来一些,递过去给人家泡上。

大家都有点吃惊,随后就笑了。罗布说这是跟马帮夏天换来的,送给大家喝。主人家过意不去,就要给钱。

— 4 —

罗布摆摆手,说不要钱。

他想要家里陈年没有人用的手串,或者绿松石,天珠就更好。主人家以为这个小孩子很喜欢饰品,就额外照顾,给他一些成色很好的。

小罗布就欢欢喜喜的谢过人家,把天珠盒手串郑重的收起来,然后再向主人家行礼。一个冬天下来,小包囊里装满了各种饰品。

加央罗布把这些天珠和手串都珍藏起来,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继续上山去采草药,晒干。不耽误玩,看起来和别的孩子也区别不大。

夏天和秋天,罗布把草药继续卖给客商,换来茶饼。两三年下来,林芝买草药的小孩子,已经是往来客商口头经常提起的小名人了。

这年夏末秋初,一队马帮经过,马帮老大照常带着伙计在店里歇脚,吃饭,泡茶。加央罗布照常卖他的草药。七岁的他,正在跟客商贫嘴,突然脸红了。

对面有一个年纪相仿的小女孩,眼睛黑亮如漆,正在看着他。发现加央罗布在注视自己,小女孩掩嘴笑了。

— 5 —

加央罗布冲回了家。

一会儿赶回时,马帮已经准备出发。罗布冲到马帮老大的旁边,发现他正在抱着小女孩上马。

罗布用小手碰碰马帮老大的大腿,手里拿着一颗七目天珠,眼睛望向小女孩。小女孩也看向罗布。马帮老大笑了,接过天珠,递给已经上马的小女孩。随后烟尘阵阵,马帮出发了。

罗布站在原地,望向马帮离去的方向,许久,直到什么也看不见。

这个小姑娘,名叫扎西拉姆,是马帮老大益西彭措的独生女儿。而益西彭措是在川藏两地,都非常有名的大商人。

那颗七目天珠,是加央罗布最贵重的珍藏,人家随手就接了过去,想必是平常家里这些东西很多,不太当回事。加央罗布从客栈中打听到了这些,有些失神。回到家里以后,经常默默沉思,有时还会莫名其妙的傻笑。

— 6 —

二十年后,加央罗布成了益西彭措的女婿,也是他岳父商帮的唯一继承人。

加央罗布待人周到,经营有方,生意做的比他岳父大好几倍。往来川藏滇藏的马帮中,加央罗布成了一个传说。至于他从小的玩伴索当嘉措,家境中下,而且长大后少言寡语,性格木讷。

在十五岁那年进了山,在一个小寺庙里做杂役,随后就被寺里的堪布看中,做了堪布的侍者。

这个寺庙历史很长,但是规模很小,在雪山的半山腰上,小小的寺庙,在暮鼓晨钟中,俯视岁月的流转。

加央罗布虽然非常富有,但是长期经商,身体日渐肥胖沉重。逐渐变成了疾病。

他时常觉得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多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他的家人开始为他感到忧虑,他也时常觉得人世无常,但不知道如何应对。身体的疾病是可以医治的,但是疗效并不理想。

— 7 —

偶然一次机会,加央罗布听说自己小时候的伙伴索当嘉措,已经在距离家乡不太远的地方,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寺庙里当堪布。他觉得自己应该去拜望,自从15岁那年索当嘉措上山,他们两个还没有见过面呢。

加央罗布给索当嘉措写了一封信,两个星期后得到了回音。

当加央罗布如约来到雪山下,在能够看到寺庙的地方,山路崎岖,车子已经无法通行。步行上山的小道旁,索当嘉措在等着他,随后两个人一起上山。

也就三四里山路的样子,加央罗布每走一段就停下来喘气。

初冬时节已经很冷,但是加央罗布汗流浃背,却不敢脱下裘皮的大衣。汗水沿着额头流过眼睛和面颊,加央罗布非常狼狈。

— 8 —

这个山中的寺庙周围是个山窝,朝向雪山的墙壁都是双层的,避免寒风的吹袭穿过墙体。加央罗布和索当嘉措,坐在正殿旁边的扎仓。

晚上略进饮食之后,在低矮的土炕上盘坐聊天。从山巅吹下来的大风,这时候带着尖利的呼啸,穿过茂密的山谷森林。

“目的性太强,结果令人失望。所谓惊喜,大部分都是意外。殊不知生命本身,既是意外,也是惊喜。其他的一切本来都不足为虑,奈何我们太过于舍本求末。从跟从于习惯,到屈从于命运,不过就是一二十年之间的事啊”。

“就像,很久的之前的古老的歌谣所说。谁的路都是天遥地远。谁的病都是积重难返。谁的心都是事与愿违。谁的梦都是残缺不全”。

“即便天遂人愿,上天也总是在你所求之外,给你更多。这多出来的,往往并非你之所需,恰恰相反,它们是你必须付出的,出乎意料而且难以承受的代价”。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业报”。

— 9 —

“我的兄弟索当嘉措啊,你说的对,就是一种业报啊。我现在身患疾病,来到你的山门,就是想再见你一面。听说你得到了大乘的真传,我想听取你的劝诫”。

“我的施主加央罗布啊,如今你的身体,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强健,精神也不像过去那么灵动,你曾经那么聪慧过人,一块石头的价值都你用心算尽”。

“但是,四十出头的加央罗布呀,你就像一个老头子一样苍老,你身体肥胖,气喘吁吁,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模样”。

“索当嘉措啊,我的兄弟,你自从十五岁离开林芝城边我们那个村庄,到这个附近的寺庙做出家人,到现在也有二十五年了吧”。

“看你现在身轻体健,引我上山这段路,你走的就像一只悠闲的仙鹤,而我简直像一只掉到网里的野猪,忘在火塘里的番薯”。

“你怎么保持身体的强健,又是如何在这人迹罕至的雪山脚下,孤独的走在这修行之路呢?”

— 10 —

“身体强健,是因为每天需要都很多的路,但这些路,并不是去化缘,而是去不断体察,这大地和众生之间的微妙关联”。

“雪山上这个寺庙已经有千年传承,最多的时候僧人也不到十个人。修行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情。即便和很多人一起,修行也是孤独的。就像一个人的生和死,都注定是孤独的”。

“我接受了我上师的法脉,就要在这里等候可以接受衣钵的人”。

我的上师说,

“这雪山上有文殊师利菩萨的伏藏,有缘分的人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和视角看到”。

“因为这个原因,我除了在山下的村庄行脚以外,十五年来我常常深入雪山寻找伏藏,希望得到在当今可以教化人心的法门”。

“你如果想去掉病痛,我的兄长和施主,先要看到积累而成的原因。我觉得你可能是因为太过聪慧,因而得到了太多的福报所致”。

“你需要把自己聚敛的财富,拿出三分之二,布施给需要的人,记住一定是需要的人,而且必须亲力亲为,或许你能得到转机"。

— 11 —

“留下吧。在这个静谧的雪山里,会时常出现一些神秘玄妙的景色。比如现在,一场漫天大雪即将封闭山路”。

加央罗布掀开棉帘,雪花在他的头上飞舞。他走到庭院中,望向主殿两侧,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偏殿。

暗夜中酥油灯火柔和明亮,将飘扬的大雪,映射出灿烂的光芒。

在扎仓里看经的索当嘉措,眼皮都没有抬一下,似乎已经入定。

从这天起,加央罗布就跟着索当嘉措,像小时候一样,每天如影随形。罗布要尽快把自己的财富散掉三分之二,所以出手阔绰,但是每每被嘉措阻止。

嘉措对罗布说,这户人家你只能赠给一头牦牛,多了不行,多了他家会遭到灾祸。

到了下一家,嘉措对罗布说,他家小孩子病了,需要送到拉萨去治病。至于他家人,都健康的很,不用帮助。

到了下一家,嘉措对罗布说,这家里只有一个老阿妈。你需要经常过来帮她老人家做家务。为什么不能用钱找人帮忙呢?罗布疑惑的问。

— 12 —

“生死大事别人无法代劳,吃喝拉撒睡这些小事别人也无法代劳。因为命是你的,运是你的,人生是你的,业报也是你的”。

“这个老阿妈前世做过你的师父,你今天能碰到她,就应该亲自服劳供养。况且,她老人家也不会再呆多久了”。说完,嘉措向老阿妈行礼,老阿妈虔诚合十回礼。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在这一年中,加央罗布帮助了大概几百个牧民和村民,帮助他们耕地,养牦牛,放羊。帮他们收青稞,打糍粑,烧水煮茶。过年节时给小孩子发糕点糖果。

在这一年中,加央罗布服侍老阿妈,直到她平静的离世。索当嘉措主持了葬礼,为她祈福往生。

在这一年中的秋天,河滩发了大水,所幸没有人伤亡。

加央罗布带着村民,在河滩里收集上游冲下来的很多枯木,用斧子劈成长段,然后把马车的车厢卸下来,做成简易拖拽工具,把这些木头全都拖回村庄。

那些还可以用的,加央罗布叫来木匠,帮有需要的人家修缮了房子,也打了一些实用的家具送给村民。不能用的那些,劈了做柴火,全村用了半年。

加央罗布干这个活时不小心扭了腰,在寺庙里躺了半个月。等到他恢复的差不多,有点吃惊的发现,不知不觉自己的身体恢复得很好。

— 13 —

吃了村庄里的粗糙粮食,大便特别通畅。呼吸着雪山下的新鲜空气,身体特别爽朗。每天随着太阳的起落,身体逐渐出现与自然同步的规律,皮肤被阳光晒的黝黑发亮。

他的体重日渐降低,已经接近一个正常人。而以往那些病痛,似乎正在渐渐远离。

但是,加央罗布还是有一些心事。加上修缮附近的几个寺庙,他的财富仅仅散出去了不到十分之一。

而他的每次布施,索当嘉措都会帮他衡量。这样下去,怕是难以完成三分之二的目标。但是就这个问题问到索当嘉措,他都只是很淡然的微笑,不置可否。

索当嘉措也有自己的执着。在山上的时间,几乎每一天,他都会在山里的小路上盘桓。

文殊师利菩萨的伏藏,究竟在哪里呢?

每次索当嘉措在山间的路上,加央罗布也跟在他身后。开始的时候,往往索当嘉措走了一小会,就会发现加央罗布没有跟上,在身后很远的地方弯腰喘气。

但是过了这一年,虽然有点勉强,脚步踉跄,但加央罗布基本上可以跟在索当嘉措身后,不远的地方。

一个披着藏红色袍子的僧侣,身后跟着一个穿着藏青色袍子的居士,从山下小路上看,是诺大的雪山上两个小小的色点。

— 14 —

年底有一天,加央罗布和索当嘉措,坐在正殿旁边的扎仓。

晚上略进饮食之后,在低矮的土炕上盘坐,从山巅吹下来的大风,在他们聊天的时候穿过森林。

“这世间充满着烦恼啊,即便你有坚定的信仰。一些让人执着的事情,让心灵近乎盲目”。

“得到的东西越多,失去的东西反而成倍增长。若不决心舍弃,期望的开始就已经变成失望”。

“我的导师索当嘉措啊,这一年我放弃了很少,反而得到了很多”。

“我的施主和兄长加央罗布啊,你的智慧就像祖辈的福荫一般。每当你问到我为何布施如此缓慢,我的回答并不是语言”。

“因为这个道理,想必你会渐次从真相中发现。每个人的福报,就像业报一样难以消减。然而若你真心发愿布施,更大的布施机会总会来到身边”。

“过去你的智慧带来财富,财富让你执着。现在你仍然有些执着,执着于尽快放弃财富。这很可爱,因为有些人,会认为这是空忙一场”。

— 15 —

“我的导师索当嘉措啊,前些天我偷偷去到拉萨的医院,我已经完全恢复健康。但我有一些会冒犯你的言句,不知道如何对你讲述”。

“我的施主和兄长加央罗布啊,请你把你心中的所思所想,都对我表达,发自内心的话语,从来不应被认为是冒犯,相反,那是一种本质的善良”。

“我的导师索当嘉措啊,就在我从拉萨返回的那个早上,我们一起在山间游荡。你精心搜寻每一个石壁和龛岩,疲劳时你在山岬的草垫上打坐,我在你身后很远的地方”。

“从我的角度突然看到,雪山是你的背景,你的身影很像一个菩萨的雕像。这一年来你对我的言传身教,让我在那一刻心中五体投地,眼泪溢出了我的眼眶”。

— 16 —

“在那一刻我才明白,你的上师离世前对你所讲”。

“这雪山上有文殊师利菩萨的伏藏,有缘分的人会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和视角看到”。

“这个有缘分的人,并不是你而是我啊,这个合适的时间和视角,我相信就是在那个时间,在那个视角”。

“这雪山本就是一个纯洁的道场,你,我的我的导师索当嘉措啊,从小你虽然寡言少语,但是内心直白坦然,清澈无比。无欲无求的你,却总比别人看到更多。而你的深渊一样的智慧,就蕴藏在那震耳欲聋的沉默”。

“这就是你的上师,为何把最宝贵的心法,在你很年轻的时候就完全传授给你,你就是这雪山最宝贵的伏藏,不仅是对我,也是对这堪忍世间,不仅是此刻,也早已是每时每刻”。

索当嘉措默默倾听,听完加央罗布所讲述的一切,突然面露微笑,热泪盈眶。

吹过山林和树枝的大风突然变小,声音低沉下来,一场漫天大雪洋洋洒洒飘扬下来。

温暖的扎仓中,端坐在垫子上的加央罗布,就像一个雕像对面,另一个平静而喜悦的雕像。

《极边故事之二:雪山的伏藏》(完)

〜〜〜〜〜〜〜〜〜〜〜〜

如您看完这个故事,并且对小可老师定制款观云白酒有兴趣购买,可以添加微信联系:luoyicheng3333。388元/瓶。

全套共8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