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大学排名:清华超过耶鲁排名第16,出国留学还有意义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0年一份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新鲜出炉,我下意识的找了找中国的学校,清华大学居然排第16名。也许大家没什么概念,我不拿历年对比,我只拿一个标尺,就是耶鲁大学排名第17。

这可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啊,中国大学力压世界顶级大学耶鲁大学,在这之下的还有哥伦比亚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的另一所顶级名校——北大——也从2019年的第30名进步到了第22名。

这个时候不免有人会问,中国高校的崛起,我们还有必要出国留学吗?

在中国,留学海归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词语,它的内涵非常的矛盾,如果你听到一个人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你会有什么感受?要么觉得他聪明,要么觉得他勤奋。

但是如果你听到一个人是国外留学回来的你有什么感受?

为了答案,我问了好些人,因为害怕我的圈子有倾性,我甚至还去采访了路人,得到的答案惊人的一致——有钱。

这种观念首先肯定是有偏颇的,但是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种观点的来由: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西方越来越多的信息传入了国内,这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没有感受过的开放与先进。

当时的中国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去学习国外的思想与技术,很多人开始走出国门渡海留学,那时回国的年轻人们带来了一大批的新思想和新技术,给中国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几乎所有的海外留学生归国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成为那个年代的精英。包括学术界,海外归来的教授只要引进一个国内没人研究的新项目,直接就占一个山头,成为当时的权威。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在中国这个学业压力极其大的国家,孩子们几乎从小学开始就需要不停的努力——学习考试,考试学习。

他们的对手不是那条分数线,而是和他一样努力的同学,或者是比他更努力的同学,甚至是既比他聪明还比他努力的同学。

大量的富裕家庭就有了留学生的这个想法,国外的大学是申请制的,没有中国这么夸张。

更重要的是国外很多野鸡大学,只要你花钱就可以买文凭。

去混个两三年,回来拿一个一听名字就牛得不行的文凭,趾高气扬的说自己是哪哪留学归国的,就算你说你是坦桑尼亚大学毕业的都有人觉得你是人才。

无论是出钱出国去深造,还是去玩儿几年混一个垃圾文凭,费用都不是小数目,基本都是几十万起步。特别是英国,还不允许你勤工俭学。

但奈何回国就立马一身闪闪亮啊,不管是咬牙还是不咬牙,总之中国学生就像是倒豆子一样,汹涌的扑向国外的各种学校,常常出现一整个班都是中国人的现象,真是他乡遇好多好多故知。

特别是18年前的样子,也就是2001-2002年期间,别说去拿大学文凭,初中,高中,甚至小学生都在时代的裹挟下漂洋过海,光是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居然都去了5个。

但是我们那就一个小县城,每到过年,这个新加坡回来的给我带了些零食,那个荷兰回来的给我一张明信片。

最绝的是日本回来的年年给我带牙膏,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整个县城里出去的人有多少我确实不知道,但高考时我爸问过我一个问题,新西兰那个时候开放移民政策,只要出两百万买下他们的一个农场,一家人就有移民的资格了,我可以去新西兰上学。

我已经忘了当时的我是怎么回答的了,但是若干年后我问我爸,为什么当时我们不去新西兰,我爸白了我一眼“我们家哪里来的两百万”。

你看,当时的出国热真是热得人满头大汗。

人们终究是会理智的,特别是大城市。当海归越来越多,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尤其是各种野鸡大学的曝光,人们也不再迷信什么卢旺达,刚果共和国的某某神秘大学了。

去年我的朋友从秘鲁留学回国,到成都找工作,居然就真的找不到满意的,一个月4000多,让花了那么多钱去深造的自己情何以堪?

没办法,转战北上广,情况依旧不乐观。

其实我感觉他的这个决定就相当的不乐观,成都都不稀奇你的海归身份,北上广还能一脸崇敬拉着你的手说“呀,您是留学生啊”?

当然,我这篇文章根本就不是写给已经出国的人让他做好心理准备,也不是写给坚决不出国的人让他放松心情。我真的要谈的就是那些摇摆不定的人。

留在中国竞争压力太大,留学生回国的重视度又在不断的降低,再加上高昂的学费,这确实是令人纠结的问题,我聊聊我的想法,希望你有收获。

如果你没有钱,努力砸锅卖铁的就是为了改变命运,那我建议你不要出国。

你要是真的想改变命运,去搏一个中国的好大学吧,也不差的。

如果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那我建议你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出去一次吧,留个什么学都行。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学术话语权还掌握在西方的手里,还在英语世界中。不管你是去多高的学府,对你来说都是兼听则明的过程。

刚刚说了,留学回来或许没法给你带来超过本土学生的收入,但是也不会低于他们。

就像是看起来都在起跑线上准备着,你多花的时间和金钱就是那更长的跟腱,更有力的肌肉,那是在比赛开始后,大家都同等标准的动作,同等科学的呼吸时至关重要的优势。

疫情来临,中国早早的结束上半场,世界还是一片哀鸿,这也许是一个转机。

这之后也许留学生的优势将再一步减弱,但是如果你有能力想出去,我依旧是那个建议。

你不一定有你想要的收获,但这一趟一定是值得的。

- The End -

作者 | 莫沉楼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Quacquarelli Symonds--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