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这些疫情防护措施一定要牢记

这周开始进入了返程高峰期

疫情之下的返程路途

让很多小伙伴比较担心

之前给大家普及了

乘坐火车的防护措施

那么乘坐飞机该怎么做呢?

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下

飞机的自身净化功能

乘机的疫情防控措施


飞机通风系统可过滤99.99%病毒

飞机在设计时已考虑了运行过程中的通风要求。在通常情况下,飞机客舱每2分钟~3分钟就会置换一次空气,每小时置换20-30次。飞机客舱上也是有新风的,其新风是由外界空气经过发动机(或APU)高温加压冷却后,和经高效过滤器(HEPA)过滤后的客舱内原空气混合,由空调系统从座椅上方的风口吹出,最终经由侧靠近地板的格栅被抽回。这种设计特点使得客舱内空气流动方向基本上是垂直的,沿机身纵向的空气流动很小,最大程度保证了机舱内空气的洁净与清新,在通常情况下疾病不会通过飞机空调系统而在机舱内扩散。



目前大多数现代服役的波音和空客飞机都有HEPA。波音公司在维修手册中指出,HEPA能有效捕获0.003-10微米的颗粒,对于0.3微米的污染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9.97%。空客公司在2020年1月23日也发布了针对武汉疫情的技术文件,认为飞机的HEPA可以过滤掉99.99%的病毒和细菌颗粒。


飞机的“垂直通风系统”,使空气上下流动,而非前后流动;HEPA的高效空气滤过功能,有效过滤病毒颗粒,大大降低了病毒在飞机上的扩散蔓延的可能。


机上的应急处置

从乘坐飞机到抵达目的地,机场和飞机客舱都是旅客的必经之地。为避免通过航空器传染,在疫情暴发初期,民航局就下发通知,要求加强对机场、飞机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消毒。


一方面,航空公司都增加了对机上再循环空调系统的日常清理和维护频次。另一方面,在起降前后,航空公司还会对飞机进行卫生清洁与预防性消毒,增加对飞机的消毒频次。

航站楼候机会不会感染病毒?

在此次疫情期间,机场也打出了一系列防控疫情的“组合拳”。

加强旅客体温监测和健康巡查是首当其冲。各机场在候机楼入口处适当位置都配备了非接触式体温检测设备,并为旅客提供必要的手卫生消毒产品。细心的旅客注意到,在航站楼的显示屏上,循环播放健康防范宣传片,在候机区域,还有工作人员进行旅客健康情况和未佩戴口罩的巡查,提高旅客的防范意识。

在消毒方面,机场加强对航站楼等人流密集区域的通风及消毒。加大空调系统的新风送风量,对值机柜台、证件查验柜台等这些旅客高频接触的服务设施进行每日消毒,对空调过滤器和滤网进行深度消毒。


为做好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机场要求服务人员在岗期间均佩戴口罩,对于和旅客进行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比如安检人员需戴手套,强调要加强手的卫生消毒。


除开飞机的自身净化功能和机场的安全防护措施,最主要的还是我们个人的防护措施也要做到位。


乘机做到6点避免感染

01、佩戴口罩

机场整体环境比较宽敞,只要合理佩戴医用卫生口罩,就能实现基本防护。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长途旅行最好多准备几个医用卫生口罩,以便及时更换,减少细菌滋生。


02、携带消毒用品

由于飞机上对乘客携带的物品有严格的规定,很多杀菌用品无法携带。

建议根据安检要求,随身携带含有酒精的小型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或棉片,以便清洁双手和可能触碰到的地方。


上机后,可以用酒精棉片或者消毒湿巾擦拭小桌板、窗户、座椅扶手等。


03、常洗手

若手上沾染了可见的污渍,必须直接用流动水洗手。使用的清洁产品,酒精含量至少要超过 60% 。


正确洗手步骤:

用干净的流动水冲湿双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将泡沫均匀涂抹在手心、手背、指间和指甲下方;揉搓双手至少20秒;用干净的流动水反复冲洗。


04、选择靠窗座位

有研究指出,飞机上靠近过道位置的乘客离开座位频率,远高于坐在靠窗座位的乘客,同时他们的感染疾病的比例也更高。


乘机时,尽量选择靠窗的座位,并且不要在机舱内来回走动。


05、尽量隔开坐

如果选不到靠窗座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散来坐,相互间隔出空位,避免吸入患者咳出的飞沫,或被其直接接触而感染疾病。


06、减少饮食

在飞机上,尽量避免摘下口罩进食。如果一定要吃,务必先清洗双手,不要用双手直接接触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乘机前先确认自身身体状况。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最好不要再乘车、乘机,以免传染他人。保护自己的同时,请为他人安全健康着想。



特殊时期

大家能减少出行就减少出行

但是必要的返程坐飞机

也不要太过紧张

做好防护就不用太担心

最后祝大家旅途平安

顺利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