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精彩故事】海盐:县城告别城中村,打开发展新格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心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其品质如何,关乎海盐这座现代化滨海新城的“面子”和“里子”,更关乎海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是海盐县“城市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截至2019年底,海盐城中村拆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县城从此告别城中村,过去居住在城中村老旧房屋中的群众已经或即将搬入宽敞明亮的新居,开启全新生活。

“2019年,最令我满意的是城中村三年拆迁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县城告别城中村,城市颜值明显提升,百姓生活环境、生活品质明显改善。”海盐县委书记陈玲芳表示,海盐作为“千年古县、江南水乡、滨海新城”,正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村外现代化,村内脏乱差

初春时节,车辆行驶在海盐县城的主干道路新桥路上,放眼望去满是城市有机更新之美,道路畅通有序、建筑立面美观、沿途绿化成景,带给人无限畅想。

沿着宽阔的城市主干道,来到位于城南片区的水畔锦城安置小区项目施工现场,可见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据悉,目前该安置小区项目正在桩基施工阶段,预计2022年将完成交付,确保城中村拆迁户顺利回迁安置。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定产物。城中村拆迁改造,几乎是国内所有城市面临的重大课题。伴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过去的村庄渐渐变成城市“死角”,成为城中之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凸显——基础设施滞后,环境卫生脏乱差,污水排放无序,治安状况复杂,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早就盼着拆迁这一天了。”在县城谷仓头区块城中村住了大半辈子的马锦明笑着说,自己的老房子是30多年前造的,一到下雨天,就是“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的场景,许多设施已十分陈旧。

与很多城中村一样,谷仓头区块也是外来人员承租房屋的重点地区,人员情况比较复杂,这也导致居住环境卫生堪忧,治安环境相对较差。马锦明告诉记者,由于城中村房屋密集,路面又十分狭窄,子女回家只能先把车子停在外面马路上,再步行回家,“这还是小事,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难进,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安全。”

不破,不立。推进城中村拆迁改造,刻不容缓。2019年,海盐县启动谷仓头周边区块等7个区块的中心城区拆迁改造计划,这既是加快推动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千难万难,征迁最难

“城中村拆迁改造,是全国公认的难题。”负责海盐县城中村拆迁改造的武原街道征迁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黄建峰介绍,海盐县中心城区的征迁工作其实从2003年就已经开始了,但中间所经历的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多。

城中村拆迁改造,并不是拆掉房子这么简单。这既包括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以及住宅和非住宅的拆迁,又包括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更是集体经济的再次转型升级过程。比如非住宅征迁,面临涉及利益广泛、政策不够完善、标准相对滞后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待解等,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2019年,海盐县城城中村三年拆迁改造任务来到最为关键的一年,拆迁改造的区块算得上是真正的中心地带,随之而来的是“征地难、规划难、拆迁安置难”等情况。

武原街道征迁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入户组工作人员徐国芳清楚地记得,朝阳路、海滨路区块的征迁通知发布后,位于该区块东华牌弄的近40户征迁户曾组团来办公室“讨说法”。

原来,东华牌弄位于海盐县城秦山大厦附近,属于县城“黄金地段”,群众对于拆迁后的房价等问题都有疑虑,因此来访当天的情绪颇为激动,近40名征迁人在办公室一待就是两个多小时。

“征迁过程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碰撞是很常见的。”黄建峰说,再比如县城谷仓头周边区块的拆迁改造,谷仓头要拆迁,反对声最大的就是村里的经营户,“谷仓头有很多居民出租店面或自己经营店面,一年光靠租金就有3万多元的收入,拆迁影响到他们的生计。”对此,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给大家好好算了一笔账,最终使得征迁户主动搬迁。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征迁是“天下第一难”的事,但真正把工作做实了,也能收获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温情。2019年,海盐城中村拆迁改造任务全面“清零”,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征迁工作人员“5+2”“白+黑”的辛苦付出,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运用,更是将心比心、共同憧憬城市蝶变的情感交流。

今年56岁的马其英,是武原街道征迁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入户组的一名工作人员,做了13年征迁工作。别人的休息日,正是她和同事们入户走访的“黄金工作时间”,“中午头”问候式走访、“黄昏头”倾听式走访、周末谈心式走访,“先是混个脸熟,渐渐就和征迁户成了朋友。”

“征迁工作人员面对的往往是态度多样的征迁户以及他们家里的复杂情况。”马其英回忆说,油厂弄周边区块有一名征迁户,刚开始时对拆迁改造工作极不配合,家门不让进,宣传手册也不要,甚至多次谩骂工作人员,对征迁工作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推进征迁工作进度,马其英和同事们先从生活上关心该征迁户,还主动到医院看望征迁户生病的母亲,经过十多次推心置腹的交流,这位征迁户终于向马其英说出心中的积怨。

“听着像在发泄怨气,实则为我们打开工作局面提供了思路。”马其英说,之后她和同事们又给该征迁户反复讲解政策,并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凭着对评估政策的熟悉为该征迁户计算各种方案的经济账,最后该征迁户权衡自身情况后选择了两套安置房和部分赔偿款的方案。后来,该征迁户不仅主动来到办公室签约,还成为征迁的“群众骨干”,动员了一户又一户群众签约。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海盐城中村拆迁改造启动之初,征迁工作组就将此理念一以贯之。“去年有名征迁户正在湖州服刑,我们愣是‘追’到了湖州把征迁政策宣传到位。”黄建峰说,为了群众,才能把握准方向,对群众的困难问题听得更清、摸得更实,征迁工作人员的思路更宽、解决问题更高效;与群众的心越走越近,征迁工作才能驶入“快车道”。



由村入城,拥抱城市更新

俗话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近年来,海盐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更新,特别是2017年“城市开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海盐按照“拆除复旧、整治改造、更新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征迁为基础、项目为抓手、产业为支撑、机制为保障,全面实施“东进、西拓、南优、北跨、中兴”战略,全力开展征迁收储、交通民生、产业培育、旅游发展“四大百亿工程”,重点打造“一河两区三中心四轴线”。

具体来说,海盐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县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主干道改造提升,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成滨海大道(北段)、武袁公路、梦湖公园等一批民生项目,海盐城市内涵不断充实,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特色不断彰显,2019年,在浙江省文明县创建考核验收中获得全省第一。

过去,县城面广量大的城中村一度制约了城市开发建设的脚步。而在2019年,海盐县推进征迁工作交出漂亮成绩单,县城中心城区征迁共涉及农户826户(含清障),完成评估822户,评估率99.52%,完成签协809户,签协率97.94%,城中村三年拆迁改造任务宣告全面完成。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在“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的理念指导下,海盐县赢得了这场征迁攻坚战。这其中,离不开征迁“铁军”的担当、意志、心血和情怀。没有他们的“走街串巷”,就没有征收者与被征收者的联系;没有他们的“忍辱负重”,就没有“冰山”悄然融化,让他们转而开始理解、支持并配合征收工作;没有他们的“苦口婆心”,更没有签约进度的节节攀升。

如今,融入是征迁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从村民到居民,不仅是身份的转变,还包含着就业、安家的种种方式。对于“未来要做什么”的提问,大多数征迁人并没有满足于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是拥抱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样的,海盐也全面拥抱城市的有机更新,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