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靈魂深處的貧窮”

如何擺脫“靈魂深處的貧窮”

——讀《金錢的靈魂》

如何擺脫“靈魂深處的貧窮”

我們很多人對金錢都有一種矛盾的態度:一方面,我們儘量不談錢,恥於表現得貪財愛物,然而另一方面我們又需要錢,有時候甚至急切地渴望財富。受儒家學說的影響,我們這個民族對“義利之辨”格外敏感,我們在臺面上高調地追求“義”,卻在臺面下更加勇猛地追求“利”。這種矛盾的心態讓許多人變得知行分裂、道術兩端,既無法大大方方地追求金錢,於是也失去了深入考察金錢的本質並過上一種真正富足的生活的機會。

美國暢銷書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曾著有《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女服務員》一書,寫她深入美國底層生活,體驗在時薪6~8美元的情況下,辛勤工作是否能生活下去?而她的答案是:不能。她發現即使你跟別人合租房子,或者打兩份工,你的生活仍然無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她感慨美國底層窮人的生活實在太過艱辛。她的結論是,導致這種艱辛的罪魁禍首不是窮人的懶惰、酗酒、賭博、愚蠢或其他惡習,而是一種“貧窮的心態”。

由於這種“內在的貧窮心態”,這些生活在“美帝國”的窮人們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有的在破產後甚至直接掉入了人間地獄。芭芭拉寫到,這些窮人們不願意花費較多的錢去租住有廚房的公寓,結果在外邊吃飯卻花去更多的錢;他們不願意投資去買一輛代步車,因此無法在更大的範圍內挑選工作或兼職;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他們無法整年地租房,只好租住在按日計費的汽車旅館裡,但累計起來的租金會更高。物質和心靈上的雙重窘迫,使他們承受不起改變,冒不起一週沒工作的風險,因此他們沒法更換更好、更適合他們的工作,無法做出長期的職業規劃,於是只好日復一日深陷貧窮的專制中,無法自拔。

那麼,面對這種恐怖的情景有人便要問:如何才能真正擺脫貧窮,活出富足呢

首先當然要擺脫“貧窮的心態”,以一種健康的心態面對金錢。可是,什麼樣的心態才叫健康呢?《金錢的靈魂》也許能給出我們想要的答案。

這本書的副標題叫做“讓你從內在真正富起來”,作者琳內·特威斯特本來是一位富裕的家庭主婦,負責照顧丈夫和幾個孩子的飲食起居,隨著家庭財富的迅速增長從而過上了一種紙醉金迷的生活。但這樣的生活並不能讓她真正快樂,正是“戰勝飢餓項目”喚醒了她,於是決定終結自己的“內在飢餓”以及她那不真實也不適當的生活方式,開始投身公益事業。現在的她已經是一位全球性的女性慈善活動家,擔任全球性NGO大型計劃領導人近四十年,帶領著她的團隊為從事著終結世界饑荒、保護雨林、改善女性健康和政治經濟處境而辛勤工作。琳內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靈性覺醒向讀者闡述了一種健康且富有啟發的“金錢觀”,其核心就在於要直視金錢的本質,直視我們圍繞金錢所做出的行為、內心深處的承諾、理想以及價值觀

——琳內將此稱作“金錢的靈魂”。

金錢,無論是紙幣、硬幣還是賬戶上的數字,它的本質是一種價值的凝結,通過它人們互相之間交換或共享物質和服務。因此,如果我們僅僅是愛錢,不問目的地追逐金錢,而忽視“金錢的靈魂”,那我們的財富潛力就會受到限制,我們終究無法活出富足和有意義的生活。相反,當我們“看穿”金錢,看穿它的工具屬性,看到它背後的價值凝結,我們就會明白,我們追求金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一大捆“紙張”在家裡數錢數到手軟,不是為了在銀行賬戶的數字後面再添幾個“0”,而是為了取得我們自己、我們所愛的人以及我們所生活世界的健康和幸福。那麼,我們就該把金錢當作是一種實現愛、健康和幸福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主宰我們的“主人”。

琳內寫道:“當我們運用金錢來展示自己的人性本質——我們最崇高的理想以及靈魂最深處的使命與價值——時,它所具有的強大療愈力量,哪怕是極少的金錢亦如此。”她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她見識了無數的窮人和富人都被金錢所腐蝕和操縱,歸根到底就是因為他們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匱乏感”。

這個結論和芭芭拉•艾倫瑞克在美國底層的發現頗為一致,然而琳內對此的認知則更為深刻,她將對金錢的反思上升到對我們所在的整個社會的善意批判。她認為,當我們身處在“金錢的國度”時,我們與我們熟知的那個“靈性的自己”失去了連接;在金錢的控制下,我們的美好品德變得遙不可及,我們變得渺小;我們為了得到“應屬於我們的東西”而不斷競爭,人也變得越來越自私、貪婪、小氣、充滿恐懼,掌控欲越來越強,時常會感到迷惘、矛盾或自責。我們只能用winner(贏家)和loser(失敗者)這樣的標籤來定義自己和他人;我們不敢做違背“主流觀點”的事,委屈自己的真實意願,不敢與眾不同。由於金錢的操縱,很多人的存在方式同他們的自身性格與真實感受分裂了。有些人的工作並非是為了“謀生”,而是“拼死”,有時則是“贏取暴利”,這時工作並不會帶給他們充實感,甚至可能會損害自己或他人的幸福。

由於工作需要,琳內深入到印度、非洲最貧困的地區考察,她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真相:外界的援助並未能解決當地長久、持續的飢餓問題。因為大規模的援助雖然能暫時解決許多人的吃飯問題,然而有些援助物資會被貪婪的政治掮客監守自盜,轉手倒賣,藉機發大財。不僅如此,大量的食品援助也會對當地農產品市場造成負面影響,農民們無法售出自己種植的農作物產品。援助反而造成惡性循環、腐敗、備受干擾的市場經濟,當地的危機反而更加持久。那些接受援助的人,反而變得更加貧苦和無力。這種事實讓作者認識到,如果無法根治“匱乏感”,任何援助都沒有效果。

“匱乏”成了整個社會的基本假設,它極具殺傷力,擺佈人們於無形之中。琳內發現關於匱乏有三條有毒的迷思:資源緊缺、多多益善和事情本就如此。“資源緊缺”的觀念導致一種恐懼,這種恐懼讓人們將整個生活的重心變成“不要輸給別人”或“被排除在外”;“多多益善”的想法驅動努力積累、竭力獲取與貪得無厭的競爭文化,這種文化反過來繼續加深恐懼。對於“更多”的追求使我們更難體驗到所追求的或已擁有的東西的更深價值,它讓我們無法活在當下,無法享受當下,還讓我們以外在的成功標準衡量人;“事情本就如此”的觀念則讓我們習慣於這種不正常、不自然的生活方式,它成了對貪婪、偏見和怠惰的辯護。

這些迷思幾乎成了我們這個社會天經地義的信條:如果我們深信“資源緊缺”,地球上的資源不夠我們使用,那麼我們就會接納“有的人能獲其所需,有的人則不能”的現象,認為“有的人天生就沒福氣”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我們相信“多多益善”,將“擁有更多”等同於“更優秀”,那麼經濟機遇不佳的人就會被看作不聰明、能力較低的人,甚至他的整個人的價值都會被貶低;如果我們相信“事情本就如此”,就會認為自己處於無助的境地,相信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為了戰勝飢餓和貧窮,琳內意識到,必須首先戰勝人們精神上的飢餓和靈魂深處的貧窮,要戰勝這些關於匱乏的迷思,唯有如此才能開創出新的機遇與可能性,並最終通過幫助人們學會自力更生來終結飢餓和貧窮。

與“匱乏感”相反的感受是“充裕感”,這是琳內從厄瓜多爾的土著民族阿丘雅人那裡學來的。阿丘雅人的文化中沒有金錢的概念,從而也沒有競爭和貪婪的觀念,他們沒有“匱乏感”,不認為也不害怕資源緊缺、不夠他們使用,也不會去追求更多。對阿丘雅人來說,富裕的意思是:活在完美與豐盛的當下,並與他人分享。

“充裕”是根本上與數量無關,它是一種體驗和意境,知道我們擁有充足的資源,而且它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當我們放下“匱乏”的同時,我們就拾起了“充裕”,這並不難做到,僅僅在於轉變視角:從“向外看”轉變為“向內看”。向內看,看到我們自然本性的自由與正直,看到我們自身的完整性,看到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資源,比如時間、金錢、智慧、能量……。琳內說道:“在以充裕為基本旋律的意境中,無論資源之流是流入、流經還是流自我們,我們的靈魂願望與金錢利益都會合二為一,創造出一個豐盛、圓滿且充滿意義的人生。”

在琳內看來,以“匱乏”的心態看待世界,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我或你的世界”;而以“充裕”的心態看待世界,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我和你的世界”。內心的匱乏讓人們看不到互相幫助、合作、共同利用資源以達到“雙贏”的可能性,過度的競爭消耗了太多不必要的資源和勞動力。而內心的充裕則讓我們在看到我們每個人內在的資源以外,還能看到另一種可能性,一個無論貧富都能活出意義和富足的世界。

琳內在書中舉了一個遭遇離婚打擊的42歲全職主婦奧黛莉的故事。奧黛莉結婚將近20年,有兩個孩子,在丈夫的壓力下放棄了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成為藝術家的機遇,轉而成為全職太太。離婚後,她只得到極低的補償,因此對此後的生活極其悲觀。奧黛莉與琳內的相遇恰逢她的生命低谷期,然而在琳內的引導下,她開始將目光轉向她目前擁有的真正資產:天賦、技能、希望、夢想以及她在家人與朋友圈子裡的資源。

正是藉助這種“向內看”的方式,奧黛莉逐漸擺脫了內心的匱乏感和恐懼,開始參加為創業女性舉辦的研討會,並在那裡認識了許多對她所設計的服裝產品有興趣的人士。就這樣她專注於創建一個實際可行的事業,做她自己喜歡的事,她與金錢的關係得到了徹底的轉變,而那些本來無謂地消耗在對金錢的恐懼上的精力現在都得到了正確的運用。她終於在第二年末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踏上了前景廣闊的征途。

最後,我必須指出,這本書並不僅僅是寫給那些在金錢上十分拮据的人看的,它是寫給每一個被匱乏感所影響的人看的,目的是要徹底扭轉我們與金錢的關係,讓金錢為我們服務。因此,甭管你是不是一直都只是為掙錢而工作,是不是不敢爭取加薪或跳槽的機會,是不是拒絕參加培訓以獲取轉行的機會,以“充裕”的心態“向內看”,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所有“財富”和“資源”,以有意義的和令人尊敬的方式賺錢,這樣才能真正擺脫“靈魂深處的貧窮”,活出富足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