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顶级书画近一半乃他所捐

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他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和吉林省博物院的33件(套)国宝级文物在故宫武英殿“重逢”,后人们将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记录风流藏家的传奇一生。


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顶级书画近一半乃他所捐

张伯驹出身贵胄,其父是清光绪年间进士,袁世凯哥哥的内弟。他既是风流才子、戏曲天才,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传奇藏家。

张伯驹一生收藏文物珍品价值过亿,这其中有被称为“墨皇”的陆机遗作《平复帖》;有开唐代金碧山水画先河的《游春图》;有明代周之冕的《百花图》;有李白、杜牧的存世孤品《上阳台贴》、《张好好诗》等。

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顶级书画近一半乃他所捐

张伯驹:予所收蓄,永存吾土

《平复帖》被称为中华第一帖,是晋代才子陆机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朱印累累,满纸生辉,全文不过9行84字,却历经1700年,无人能解其意。

张伯驹先生收藏《平复帖》时可谓几经坎坷,为了阻止国宝外流,他先后用了两年时间,斥4万巨资从旧王孙——溥儒手中购得。而在这之后,有人想花20万元购买《平复帖》卖给日本人,最终未能得逞。

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顶级书画近一半乃他所捐

上世纪前半叶,正是中国动荡不堪的十几年,若没有张伯驹等人的倾力守护,像《平复帖》、《游春图》等国宝很可能流失海外。因此启功称赞张伯驹先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其言不虚。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在“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中,有两件颇受游客青睐的藏品,一件是“谪仙”李白的存世孤品《上阳台贴》,一件是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四美图》。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然而世人只知其诗流传千古,却不知其字也自成一脉,可彪炳千秋。《上阳台帖》全文仅5行24字,纵28.5厘米,横38.1厘米,以草书墨迹书于白麻纸卷上。笔迹遒利,凤跱龙拏,跌宕多姿,顾盼有致,虽因年代久远,几处字迹难以辨识,但整篇作品仍然气势逼人,堪称天人之作。

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顶级书画近一半乃他所捐

毫无疑问,李白是洒脱不羁,桀骜不驯的,可《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语分明彰显了他的远大抱负,骨子里,他对大唐盛世也有沉甸甸的爱,也想有一天像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保家卫国,安定社稷。

唐伯虎:我笑他人看不穿

唐伯虎的《四美图》,又名《王蜀宫妓图》,纵124.7cm,横63.6cm,是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代表作,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

画作中,四名身着云霞彩饰道衣,头戴花冠的歌舞伎,正交错而立,微微颔首,等待君王的召唤。笔墨技巧近法杜堇,远宗唐人,衣纹作琴弦描,细劲流畅,富有弹性和质感,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细致入微。

蜀后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着道衣的宫妓妩媚之态:“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风尘。”唐寅创作此画,意在以前蜀后主荒淫腐败的生活讽喻权贵。

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故宫顶级书画近一半乃他所捐

唐伯虎号称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一副风流做派让世人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他的“多情”上,殊不知早年他曾中苏州解元,也曾满怀希望想在朝堂上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可惜天意弄人,因“舞弊案”牵连,他只能寄情山水,以风流面目示人。

张伯驹对“风流才子”们的作品偏爱有加,或许是因为在其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爱国的情怀可以穿越朝代,跨越千年产生共鸣。

5月5月,新氧老师将带领孩子们到故宫武英殿一睹张伯驹先生毕生收藏之精品,“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张伯驹纪念展是一片萌发爱国情丝的沃土,愿孩子们在趣味横生的课堂里有所成长,有所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