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家族曾经影响过唐朝的历史,却代代不得志

王绩的酒鬼形象是正史里记载(参看上篇 )。

是王绩想让别人看到的形象。

但这不是真正的王绩。

真正的王绩是才不是这样的。

王家是个世家大族,王绩的哥哥王通,也就是王勃的爷爷,是个大知识分子。

曾经面见隋文帝,后辞官讲学,门下弟子上千,人称王孔子。

他教出的学生有薛收、温彦博、杜淹……都是唐太宗的股肱之臣。

魏征和房玄龄据说也曾受教于他名下,算不上弟子,也是朋友。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家族曾经影响过唐朝的历史,却代代不得志

王绩是他哥哥影响下长大的,肯定不会一开始就是想当一个刘伶那样的酒鬼。

恰恰相反,他的理想肯定也是建功立业,他说他自己“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他无所不学,就为了等待皇帝召唤,登台拜相。

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受到隋朝权臣杨素的赏识,二十多岁就出来做官。

按说应该走上一条正规的儒家道路,但为什么后来跑偏了呢?

我觉得主要是时势造就。

时势不光造英雄,还造酒鬼。

这个时势主要是他的几个老板。

他二十多岁出来当官的时候,官位是秘书省正字。

待遇上是个从九品的小官。

从九品是官品里最低的一级,放现在大概相当于副科。

官虽然不大,秘书省位在中枢,靠近皇帝,搞不好就能混出个名堂来。

例如陈子昂,他就担任过正字,但是他动不动就给女皇写信讨论国家大事,有几次女皇还采取了。

还有魏元忠也担任过这个官职,后来位至宰相。

也就是说,这个官职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个很不错的开始。

但很可惜,他的老板是隋炀帝。

隋炀帝最烦别人提意见,他就对虞世南说过:“我讨厌进谏的家伙……谁给我提意见,我就弄死他。”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有个叫崔民象的劝他不要南巡江都,就被他割掉下巴……

面对这样的领导,估计大臣们都惊得下掉了下巴。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家族曾经影响过唐朝的历史,却代代不得志

王绩怎么敢提意见?

他一定见过许多的残酷,所以他的诗里写满了恐惧——“有用虽自伤,无心复招疾。不如山上草,离离终保吉。”

而且这个时候,杨玄感造反,开仓放粮,被镇压后,吃过他粮食的灾民都被诛杀。

这不能不让王绩害怕,他当年可是被杨玄感的父亲杨素点过赞的人。

他可能出于远离灾害的目的才离开了首都,自请到六合县去任职。

但是没有想到在这里还被各种举报,他感叹“网罗在天,吾且安之”也是这个原因吧。

这种恐惧他又不能说出来,只能托名好酒,不慕功名,小舟从此逝。

他说”我家沧海白云边,还将别业对林泉“

哪有那么简单?

《说唐》上说有十八路反王——这是大的造反势力,加上那些小的,实际上何止十八路。

哪还有世外桃源?

他老家洛阳一带已经是王世充的地盘,很快李世民就在这里和他开战。

他自己的诗里都说“伊昔逢丧乱,历数闰当馀。 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

可怜桑梓地,成了一片焦土,他只能外出。

各种传记里说他外出旅行。

天下大乱,盗贼横行,出门也不安全啊。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家族曾经影响过唐朝的历史,却代代不得志

好在他有个哥哥叫王度。

王度家里有一面宝镜,这镜子因缘得来,威力巨大,碰见妖怪,只要一照就能显出原形。

堪比《封神榜》里的照妖镜。

不,比照妖镜还厉害。照妖镜只能让动物显形,王度的这面镜子却有很大的杀伤力。

王绩带着哥哥的这面镜子来到嵩山碰见两个人,他拿镜子照了一下,三个妖怪就显出原形,一个是乌龟,一个猿猴。

他在泉水边拿镜子照了一下,里面一条大鱼就蹦出来死了。

他乘船横渡长江,江涛起伏,他拿镜子照一下,水面立刻就平静了。

……

总之他这一趟可谓是奇幻之旅。

他哥哥王度把这事写到了《古镜记》里。

这当然只是一篇唐传奇。

我怀疑他哥哥用这篇文在掩盖他弟弟某些政治不正确的历史。

因为王绩写过一首诗,回忆这段岁月,就说:

中年逢丧乱,非复昔追求。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风云私所爱,屠博暗为俦。

解纷曾霸越,释难颇存周。

最后这两句说他自己“解纷曾霸越,释难颇存周。”用的典故一个是子贡,一个是周最,子贡当年为了保为鲁国,纵横于各国之间,太史公说“子贡一出,存鲁 、乱齐 、破吴 、彊晋而霸越”,这是大纵横家啊。周最呢当年曾经利用秦魏之间的矛盾保存了周国。这都是大纵横家。

他说自己在这乱世之中做过这样的事,想必也纵横于各路叛军中,想在这这乱世之中分一杯羹。

所谓的政治不正确就是他站错了队。

他好像投奔到了窦建德的军队里。

因为他写过一首诗《建德破后入长安咏秋蓬示辛学士》:遇坎聊知止,逢风或未归。孤根何处断,轻叶强能飞。

他把自己比作断了根的孤蓬,完全没有一点喝酒的潇洒。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家族曾经影响过唐朝的历史,却代代不得志

窦建德曾经盘踞的广府古城

灭掉窦建德的是李世民。

当时李世民身边的谋臣是薛收,就是他为李世民出谋,同时灭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

薛收就是他哥哥王通的弟子。

当年在他们家求学,跟王绩是好朋友。

王绩见到薛收,感叹道:“尔为培风鸟,我为涸辙鱼。”你是借风而上的大鹏鸟,我是车辙里马上就要干掉的鱼。

有这些关系在,他又到唐王朝上班了。

但是他在战争中肯定有过“历史反革命”的行为。

李唐王朝不会重用他,所以各种传记都对他那段历史语焉不详。

甚至他哥哥都要用奇幻故事来为弟弟开脱,故事有人信没人信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们知道我弟弟当年在旅游,没有跟咱们李唐做过对。

但是效果估计不大,当时的皇帝李渊给他的职位就是“门下省待诏。”所谓待诏就是等待分配,但也给待遇,待遇参照隋朝时的六合县丞——唐朝还承认他原来的工龄。

这一待就是八年,八年待分配,你说他不喝酒他能干啥。

八年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玄武门之变。

皇帝从李渊换成了李世民,他还等分配。

他弟弟问他怎么样,他说有酒喝,恐怕也是强颜欢笑之词吧。

再多的苦,也只能自己吞了。

他终于在贞观四年离职了。

原因恐怕既不是脚上有病,也不是喝酒喝烦了,而是因为他彻底失望了。

失望的原因是他弟弟王凝参奏侯君集有不臣之心,得罪了侯君集,也得罪了他背后的长孙无忌,彻底断绝了仕途。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家族曾经影响过唐朝的历史,却代代不得志

这八年消磨他所有的英雄气。

这一生彻底放弃将相的梦想。

他说“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礼乐诗书都是束缚人的东西,所以“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这是魏晋以来的名士范儿啊。

大丈夫,不为良相,便为名士吧。

东晋的王孝伯给名士的定义就是:名士不必须有奇才,但时常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

王绩当了八年待诏,只为酒乐,符合两条了。

他自然也读离骚,但喝起酒来,他觉得屈原也不对。

屈原说:“众人皆醉我独醒。”王绩说“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大家都喝醉了,你好意思一个人醒着?

苏秦当年长安游说,黄金销尽,王绩却得意地说“黄金销未尽,只向酒家贫。”——我的钱还没画完,却只肯送给酒家。

写着这样的诗,五年之后出来当官,他的理由居然是家贫,实际上这一次大概真的是为了喝酒来的。

因为这一招也是向魏晋名士阮籍致敬的。

《晋书》上阮籍听说步兵厨房有人好酒三百斛,就谋求了这个职位,上任后自然天天大醉,酒喝光,他也辞职了。

王绩这一招,完全是阮籍的盗版。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家族曾经影响过唐朝的历史,却代代不得志

不过王绩不同于阮籍光喝酒,王绩还学会了焦革的酿酒秘诀。

回到乡下,他自己动手酿酒。

做出来一样好喝的酒,为了感谢自己的这个曾经下属,他造了一座杜康庙,奉杜康为导师,为焦革塑像,立在一旁,与杜康一样享受祭祀。

所以他自豪的说“酒瓮多于步兵,黍田广于彭泽”

酒比阮籍多的确了不起,地比陶渊明多却真的没什么。

陶渊明太穷了,吃饭都成问题,“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饥来驱我去……扣门拙言迟。”他喝酒基本靠送,例如在《饮酒诗二十首》里说就说“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突然收到酒,高兴得他日夜搂着,满是惊喜。

正因为王绩比陶渊明有钱,所以在乡下的生活才过得这么惬意。

他说“有客谈名理,无人索地租”——自己的地,不用交租子,家里还有仆人“有奴婢数人,足以应役。”——似乎不多,但足够他使唤。

也正因为此,他才能在乡下过得优哉游哉。

陶渊明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王绩却是“东庄聊下钓,南亩试挥锄。“种地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娱乐,除了没事他站在村口张望(东皋薄暮望),长歌怀采薇。他的主要是工作就是酿酒、喝酒。

他处处给人炫耀自己的酿酒方法,自比《抱朴子》的酿酒高手郑君,过滤残渣学陶渊明,摘下头巾,像刘伶一样醉一千日又何妨,我的时间就是为了好酒而浪费的——野觞浮郑酌,山酒漉陶巾。但令千日醉,何惜两三春。

酒酿好了,他就召唤朋友“山中春酒熟,何处得停家。”——酒好了,什么时候来坐坐啊。

朋友来了喝酒“相逢一醉饱。”

找不到朋友也不勉强,就自己喝“对酒但知饮,逢人莫强牵。”

有时候身上没带钱,还赊欠人家“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实在不行,他还给人算卦,换成卖酒钱——“不应长卖卜,换取杖头钱。”——这个杖头钱其实也是在致敬一位名士阮修。

在村外野地,还有一个哑巴朋友。

这个朋友离群索居,只吃自己种出的东西。

王绩经常去找他,俩人一杯一杯复一杯。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家族曾经影响过唐朝的历史,却代代不得志

朋友只能偶尔过来,王绩需要一个人生伴侣啊。

大概在第一次隐居的时候他,他还征了一个婚。

他写了一则《未婚山中叙志》,谈谈自己的条件和对另一半的要求。

他说: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我家里很穷,啥都没有,这句话叙述不实,但主要为了降低对方的期待吧。

凤鸣静夜琴,月照芳樽酒。——我的爱好就是喝酒、弹琴。

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我的人生态度就是咱俩共度这人生百年,管他今后是啥。

张奉频贤妻,老莱藉嘉藕。——可以参照的对象就是张奉的老婆和老莱子的老婆。

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来吧,我是梁鸿,您是孟光。

他最后应该是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对象,因为从他生活条件来看,他过得挺幸福的。

他把媳妇称为老妻、野妻、野妇……各种外号。

例如朋友来了,王绩就说“野妇调中馈”——老太婆做几个菜。

他还说“老妻能劝酒”俩人估计经常在一起喝酒。

王绩写过一篇《春庄酒后》,他们夫妻俩去村里参加一个酿酒大会,他的“野妻”靠着酒瓮子,拿着竹瘤、树瘿做成的勺子痛快喝酒,俩人一起喝醉了回家。

夫妻俩人生了不少孩子,他说“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三个男孩都娶了大家族的女子,女儿也嫁了贤德的丈夫,这可真是俗世的幸福。

他这一生学陶潜,效刘伶、仿阮籍,但他这一点俗世的幸福,却是他自己独有的。

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家族曾经影响过唐朝的历史,却代代不得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