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北方鮮食甘薯最高單產種植技術和規定

全國北方鮮食甘薯最高單產種植技術和規定

1 生長特性及產量性狀表現

濟薯26為鮮食性甘薯品種,兼具優質、高產、抗病(高抗根腐病、蔓割病,抗莖線蟲病和黑斑病),抗旱耐鹽鹼,耐貧,耐貯藏的特點,抗重茬能力突出。在魯西南丘陵旱地栽培條件下,蔓長210cm,莖粗4mm左右,分枝數為10個左右。該品種萌芽性較好,葉片綠色、心形,結薯整齊集中,單株結薯4~5個,大中薯率高,薯型為紡錘型,紅皮黃肉,烘乾率24%~30%,商品率高達95%,收穫即食風味極佳,適合烘烤和蒸煮。

全國北方鮮食甘薯最高單產種植技術和規定

2 產量表現

2.1 與同類品種產量對比試驗結果

2015-2016年連續兩年選用:煙薯25號、蘇薯8號、濟薯21、來福1號、濟薯26號、廣薯87等為參試品種進行了產量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濟著26鮮著平均單產3170kg/畝,居參試品種第一位,較對照煙薯25增產714kg/畝,增長29.1%,其次是蘇薯8,鮮薯平均單產2835kg/畝,較對照煙薯25增產529kg/畝,增長21.5%,其他參試品種產量高低依次為來福1號>濟薯27>廣薯87>煙薯25。方差分析表明:5個參試品種均較對照煙薯25增產達顯著水平。濟薯26和蘇薯8二者產量差異不顯著,但均較其他品種產量水平差異達顯著水平。表明濟薯26與蘇薯8在丘陵旱作區均具有良好的高產潛力,但薯26結薯整齊、集中,薯型為紡錘形等特點,所表出該品種更好商品性和經濟價值,更適宜大面積推廣。吉山花瑤

2.2 丘陵旱作區大面積示範與小面積高產攻關產量結果

連續兩年在丘陵旱作區進行大面積試驗示範的同時,進行小面積高產攻關,均實現了較高產量目標。2015年示範推廣面積0.2萬hm2,平均單產鮮薯2927kg/畝,2016年示範推廣面積0.35萬hm2,平均單產鮮薯達3231.1kg/畝,兩年平均單產鮮薯3120.5kg/畝;2016年1hm2高產攻關田經專家測產驗收平均單產

鮮薯5629.1kg/畝創全國北方鮮食甘薯最高單產。

全國北方鮮食甘薯最高單產種植技術和規定

因圖片太難上傳只好用這個

3 配套栽培技術

3.1 深耕整地,規範起壟

由於丘陵旱地,土層較淺,所以,要深耕整地,培創深厚疏鬆的土壤條件。耕深一般在20cm以上,要求平整土地,標準起壟。一般條件下壟距80~90cm,壟底寬70~80cm,壟高20~30cm,並做到壟距均勻,壟面平整,壟土疏鬆。起壟時每畝撒入5%辛硫磷顆粒劑2kg防治地下害蟲。

3.2 重施基肥,平衡施肥,增施鉀肥

丘陵旱地多為砂壤土,土壤貧瘠,供肥能力差。所以,施肥方面要堅持早施重施,多施有機肥的原則,配方施肥,重施基肥。一般畝產鮮薯3000kg,每畝底施有機肥2000~3000kg、尿素10kg,氮磷鉀複合肥40kg,增施硫酸鉀15kg,起壟時開溝施於壟下。

3.3 適期早栽,增加種植密度

要適時早栽,魯西南地區春薯適宜栽插期是4月20日前後,“五一”過後每晚栽1d減產1%左右。夏薯適宜栽插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在適宜栽插期內也要適時早栽,每晚栽1d減產2%左右。適當增加種植密度,春薯適宜栽培密度為3500~4000株/畝,夏薯為4200~4500株/畝。

3.4 選用壯苗

在選用無病種薯育苗的基礎上,採苗栽插時要選用壯苗,確保產量和品質。春薯壯苗標準是百株重500g以上,頂三葉齊平,葉片大而肥厚,莖粗而節勻,莖上無氣生根、無病蟲,株高20cm左右,苗齡30~35d。

用剪刀剪取苗床苗,保留底部1~2片葉,以利於新芽萌發。栽插前用500倍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者70%甲基託布津可行性粉劑700倍液浸秧苗基部15min以防治黑斑病,用20%三唑磷乳油500倍液浸苗基部10min後以防治莖線蟲病。

3.5 地膜覆蓋

栽植後覆蓋黑色塑料地膜,減少除草劑的用量,避免甘薯生長中後期產生不定根,具有保溫、保墒、抗旱、防澇、結薯集中、薯塊品相好等優點。注意事項:一定要邊蓋薄膜,邊掏苗,並用土壓實薄膜四周,防止高溫烤苗以及大風捲膜現象的發生。

3.6 加強田間管理

3.6.1 及時查苗補苗栽後3~5d進行將死苗病苗拔掉,補栽壯苗。

3.6.2 適時澆水春茬栽後3個星期,夏茬栽後兩個星期,如遇幹早,應順溝澆一次水。在分枝座薯期,如遇特殊幹早,再澆一次水。每次澆水,不要使水漫過壟面,中後期如果不是特殊幹早,一般不用澆水。

3.6.3 及早中耕除草在封壟前及早劃鋤中耕2~3遍,疏鬆土壤,消滅雜草。後期若雜草過多,可人工拔除,注意保護莖蔓。

3.6.4 注意排澇,防止田間積水土壤中水分過多,造成通氣不良,妨礙瓜塊生產,並使秧蔓徒長。特別是座瓜期,田間積水超過24h,減產30%以上,超過3d,會造成爛瓜以至絕產。要提前挖好排水溝,讓雨水隨下隨走,不使田間積水。

3.6.5 化學調控,防止徒長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塊,生長中期若遇陰雨天氣,極易發生徒長。可在甘薯栽植50d後(接近封壟),葉片噴施5%烯效唑可溼性粉劑1000~1600倍液,同時可每畝加入100g0.3%磷酸二氫鉀溶液,防止莖葉徒長,化控次數根據植株長勢、地力而定,一般同一地塊不得超過3次,儘量不要將藥液噴施到地表。

3.6.6 加強病蟲害防治栽前,用莖線靈、甲基託布津、多菌靈藥液浸沾秧苗基部,可防治莖線蟲、黑斑病等。中後期如有天蛾、夜蛾、造橋蟲等危害葉面,可用菊酯類農藥防治。

3.6.8 適時收穫根據市場需求、甘薯產量、銷售價格、整體效益等因素來確定。在魯西南地區收穫時間一般在霜降來臨前,在日平均氣溫15℃開始收穫為宜,日平均氣溫在12℃時收穫基本結束。

全國北方鮮食甘薯最高單產種植技術和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