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房子,14年總價200萬,17年同事要買房了,總價450萬

身邊也有不少人在上海和北京定居了,本人88年,我不知道我還算不算年輕人,但我基本肯定現在憑個人能力想在30歲之前在上海買套90平的房子已經很難很難了。我14年就已經在上海買了外環外總價200萬,首付90萬,5000多月供的房子,當然我畢業三年肯定沒那麼多首付,付這麼多首付主要是父母擔心貸款太多,月供壓力太大。

同樣的房子,14年總價200萬,17年同事要買房了,總價450萬

這個是14年的情況,上海的外環外200萬的房子還是有一些的,我遍佈各個上海地鐵站最遠的站點尋找可以安窩的家,找到這個房子也就看了一次,因為感覺找不到更便宜的戶型更好了吧。當時買房有些老一點的同事說你真真的是買到高點了,後來14年10月這個樓盤確實一平跌了一兩千,著實鬱悶會,不過我還是跟銷售想直接89平換128,都跌了還不如一步到位,可惜沒有房子了,開發商早就清盤了。

同樣的房子,14年總價200萬,17年同事要買房了,總價450萬

然後時間回到了16年1月份,當時在青島出差,有個06屆畢業的同事聊到回上海春節前把房子買了,我當時十分敬佩這個同事的決定,這種大事,房子都沒怎麼看都這麼果斷。後來七八月碰到這位同事再次無比崇拜他的決定,因為當時16年上海房價直接暴漲,我們家的房子也翻倍了。然而他卻苦笑,徐家彙的學區房春節猶豫了一下買不起了,變成了青浦徐涇東的89平新房,500萬吧,雖然是青浦不過至少是大虹橋啊。

同樣的房子,14年總價200萬,17年同事要買房了,總價450萬

17年了,聽聞也有跟我一屆的同事要上海買房了,總價450萬,我心裡一算,首付至少135萬,貸款300萬,月供至少16000,工作了六年正常人軌跡即使你的工資再怎麼漲也就兩萬多,況且到了我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車貸房貸,每個月至少開銷都要一萬多。我很難想象我那同事是怎麼湊齊135萬的,也難以想象每個月揹負這樣的生活壓力是得多麼沉重。但最終這位同事還是買了,並且身邊的同事也會陸續有那麼幾個買房了,但絕對不多了,越來越少了。

到這18年了,上海的房子不漲了,家附近樓盤新房二手房都快價格倒掛了,我想著我能不能置換了。找售樓處一問,置換有可能讓你深處租房無法買新房的風險,並且公積金利率要上浮,首付70%,我自己需要再投入80萬現金才可以買個大一點的毛坯。我內心想給家裡人換大一點的房子想法徹底澆滅了。置換都如此之難,何況那些第一次買房的。

同樣的房子,14年總價200萬,17年同事要買房了,總價450萬

因為政策一直控制價格,上海的房子不怎麼漲了,但外環外89的房子也要近500萬,這裡離市區人民廣場坐地鐵都要四十五分鐘了。有時候挺佩服我那些現在想定居上海的同事,如果換做我,我肯定義無反顧的離開上海了。上海外地人有多難,有個房子有什麼用,沒有戶口白搭,17年底的政策就差點讓我的小孩18年沒法上幼兒園,我要時時刻刻的關注上海政策,擔驚受怕。

結尾,以我這普普通通的人去思考問題其實有點糾結,碰到的同學都六七十萬年薪了,買房一線還用像我考慮差那麼80萬的問題麼。買得起的人還是有很多,買不起的人更買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