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从临近年关,各家贴白额春联开始,就拉开了莆田特色的春节“做大岁”活动。

初二探亡日,源自倭患以后,各家相互探问伤亡情况。“独有古风初二日,杜门谢客自举杯。”

初四夜,家家户户鞭炮再鸣,重开家宴,一家人团圆喜庆,再贺新春。家宴的丰盛程度不亚于除夕的年夜饭。

初五早,每家每户循年初一旧例,早餐人人吃线面,重过新年。

莆仙“五日岁”习俗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春节是指团圆喜庆,除旧迎新的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而莆田人的春节,却以“做大岁”展示出它与众不同的节俗。

莆田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是沟通闽东、闽南的交通重镇。这里气候温润,四时有节。百姓聪敏,民众勤勉,历史文脉延绵,地方文化鼎盛。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春节“做大岁”习俗

几乎遍及莆田市所辖的仙游、荔城、城厢、涵江、秀屿等所有区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同时,它展示了莆田人民抗御外侮,不畏强暴的精神,体现出顽强的民族性;四百余年传承不绝,有它本身坚韧的历史性和不朽的传承性在。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明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攻陷兴化府城,占据府城60余日。倭寇败亡后,逃亡百姓才陆续回家,掩埋亲友,收拾家园。

二月初四重新做岁,初五补过年。后来因二月农事正忙,于是民间相约正月初四“做大岁”,初五再“过年”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由这一事件而产生了莆田“五日岁”的独有年俗,并由此孳生了白额春联、探亡日等一系列的年节习俗:

一、白额春联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从临近年关,各家贴白额春联开始,就拉开了莆田特色的春节“做大岁”活动。白额春联是因倭乱中亲人丧生,而张贴白联加以哀悼。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但因为白联与春节的喜庆气氛难以融合,因此后来用红联盖住了白联,只在上头留一小段白色以表余哀。用这种折衷的办法寄托思念又不失喜庆。

二、初二探亡日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初二探亡日,源自倭患以后,各家相互探问伤亡情况。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从而约定俗成,初二日互不上门,因此形成了初二全城踏青出游的盛况。民国张琴《莆田县志》有“二日为踏青会,长少皆盛服出游山寺园林…抵暮乃归。”的记载。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仙溪节俗竹枝词》也有“新春朔旦高门开,济济衣冠接踵来。独有古风初二日,杜门谢客自举杯”的描述。

三、初三祝寿日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初三日,在莆田仙游、华亭一带,有此日为老人祝寿的习俗。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相传也与倭寇侵莆后,幸存老人借这一日召集亲人,大摆筵宴,相庆劫后余生相关。

四、初四做大岁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初四夜,家家户户鞭炮再鸣,重开家宴,一家人团圆喜庆,再贺新春。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仙游人家则一仍年三十旧例,在家门口点燃柴堆,以备家人跳火除秽。家宴的丰盛程度不亚于除夕的年夜饭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故而,《莆俗时序竹枝词》有“入春四日夜围炉,妇女争相大岁呼。不是天将除夕闰,家家酒又熟屠苏。”的记述。

五、初五早吃线面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初五早,每家每户循年初一旧例,早餐人人吃线面,重过新年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线面如年初一样式,碗底用白灼芥蓝或菠菜垫底,覆上沸水捞熟的线面,面上撒紫菜、油炸花生米、煎蛋条、炸肉或白切肉、香菇、荷兰豆、香菜等配料。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拌面的油香,酒香和配料味搭在一起,也令人食指大动。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莆田人初一、初五吃面除了取其长久、长命寓意外,还因为这样的面条也常被称为“妈祖面”,而带上了求这一年平安顺遂的意味。

莆田大年初三祝寿日,初四做大岁习俗,你要知道哦!

这一节庆习俗在莆仙地区,由莆仙人民代代相传,累代相承,至今已有450余年。传承和保护,弘扬和发展这一习俗,具有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保存地方历史特征、体现地方人文性格、激发爱国爱乡热情的重要价值。

撰稿:扬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