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很多人不理解合肥的科学科技水平?

手机用户54638868848

简单地说,因为合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人不相信合肥能有多高的科研水平。

但是经济实力和科研水平并不是完全划等号的。英国权威杂志《自然》在2013年为中国各城市科研水平排名时,合肥的科研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当时自然杂志给出的评语是:

二流的城市,一流的科研。

近些年还好,在相关政策倾些下和对全省经济的虹吸下(所以合肥有个非常响亮的外号——霸都,霸占全省资源。),合肥GDP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全国70多名,一下跃居到全国20多名。当然,合肥的科研水平,并不是说一份杂志的排名就能决定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合肥的科研水平。

合肥是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国家科学中心,目前仅上海、合肥、北京三个城市获批(并不是烂大街的称号),被业内人士称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合肥获得这一殊荣,是因为多年来合肥科研发展不断地积累。合肥目前拥有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机构200多家,更是有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理研究所等在全国有名的院校和研究院。

合肥拥有多个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力,合肥依托中科院和中科大,建立了多家国家实验室,数量仅次于北京,而且装备有同步辐射加速器、稳态强磁场、托卡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环流器HL-1装置等,这些大科学装置都有效的支撑着合肥科研的发展。

不断创新的新发现

合肥是一块科研热土,在合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DVD、世界上第一台变容式冰箱、世界第一台仿生搓洗式全自动洗衣机、中国第一台“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等等。不仅如此,在肥的科学家们还在不断的探索,在各个科研领域取得了一些帖世界领先的成果,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带领的团队,在量子通讯领域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人造小天阳托卡马克也多次创造世界纪录。

本土企业的科研能力

在合肥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也有力的推动的合肥科研能力的发展,并且转化成经济成果,如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识别方面、江淮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等,在全国范围内,都遥遥领先。

一大批著名院校入住合肥

合肥是全国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是全国科教基地,近些年全国很多著名的院校纷纷进驻合肥,在合肥建立新的新的校区和科研基地,助力合肥科技的发展,清华、北大、北航等高等院校已经与合肥市政府签订入驻协议。

虽然合肥经济发展不照(不照,合肥当地的方言,就是不行,不突出的意思),但是合肥的科研发展还是很让合肥人骄傲的。当然作为合肥人,还是希望家乡的经济发展也能像科研发展这样突出。


爱玩的想公子

其实,之前我们也解答过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就简单给大家概述下:

1.合肥目前已经被批准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城市,全国现在只有2个城市获得了这个资格和荣誉,一个是合肥,另外一个就是上海。那么,为何合肥能够击败像北京,深圳,广州这样的城市,获得认可和青睐呢?

据了解,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地点在合肥高新区,规划土地面积5000亩,总投资金额500亿元。项目由安徽省牵头和中科院、中科大共建。未来提升或将建的大科学装置包括:

同步辐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装置等、聚变工程实验堆、先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超导质子医学加速器等、先进光源。

合肥力争到2020年主要科技创新指标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五位。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级的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之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位于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期建设占地575亩,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米,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培养、先进技术研发、先进技术转化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四个单元。

2.合肥高校云集,依托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一批高校作为载体,提升合肥市的科学技术水平,建设一流的人才基地和科研成果,提升合肥的科技水平!

3.围绕“科学中心”的建设,合肥将着力打造“七大平台”,也即: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目前,每个平台都已经确定了建设主体,编制了建设方案。

其实,合肥的科技水平和实力在全国来说,都是十分靠前的,高科技人才建设和政策扶持也处于领先地位。诞生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像科大讯飞这样的知名企业。未来,合肥的科技水平将更加值得期待!


合肥生活通

首先要肯定,合肥具有相当的科研实力,包括中科大,包括中科院合肥的多个研究院所,安徽省属的安徽大学在一些领域也有不错的科研能力。但我相信确实有很多人不大理解合肥的科研能力。这可能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人们对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很多人总认为,科学发达的地方应该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合肥作为内陆省份和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省会,很难相信其科技发达。事实上,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两者有差距才是更加普遍的,尤其是基础研究。因为,基础研究往往是独立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靠国家的支持。这在美国也不例外。美国的一些内陆州因为国家实验室的存在而具有很高的科技实力,但经济并不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基础科研发达还需要在偏僻一点的地方,干扰少,地价便宜容易为大科学项目征地。

其次,科技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合肥拥有的科研机构主要是基础科研机构,其大部分研究,除了诸如“人造太阳”等大型项目需要获取公众关注而不断做科普外,大部分科研成果都是不为公众所知的。这自然导致大家不觉得合肥科技有多发达。毕竟,公众触手可及的科技成果,往往已经是产业技术终端的成果了,合肥制造业还不够发达,能够贡献这方面科技成果的并不多。

还有一点是中科大是著名的留美预备学校。近半本科生毕业后留学,比例比清华北大都高,这也让普通公众很难接触到合肥科研机构的成果和人才。另一方面,中科大的科研实力虽然很多人都认可,但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中科大在合肥,还一直一起这所大学在北京。这也导致人们不清楚合肥的科研能力。


科学时评

很简单,很多人看待一个城市,往往是以片面的第一印象。

就好比很多人看西安,都认为这是一个充满了历史墓葬、羊肉泡馍的古城。

很少有人知道西安其实是中国著名的航空航天重镇。

对于合肥也是如此。

虽然不少人都知道合肥有中国科技大学,但更多的印象还只停留在合肥只是安徽的省会,除了有肥西老母鸡、龙虾和包拯外,其他的没什么感觉。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合肥的支柱产业也是以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等机械制造业,在高精尖领域没有太多的表现。

但是自从2000年以后,合肥的语音智能、量子物理、小太阳、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科技方面的重点项目都已经初现峥嵘。

而大多数人却只关注合肥火箭爆发的房价上面,对于这些方面当然是太多关注,因此根本无法理解其实合肥是名副其实的科教名城,创新高地。


十项全能斜杠青年

这些年现在国家有钱了投资建设了一批国家实验室,由于中科大的原因其中好几个建在合肥,由此奠定了合肥科技中心城市的地位,但对于某个城市来说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之间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将来在那里转化成实业不是由实验室所在地说了算的。还有基础科学研究本身是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普林斯顿有美国最先进的实验室,但所在地普林斯顿只是一个很小的小镇。合肥将来一定是科技中心城市,这是国家战略决定的。至于在经济方面能否发展成名列前十的城市,主要取决于城市本身全方位的努力,并非几个国家实验室就能搞定的。


手机用户55545089159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合肥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城!基础科研,合肥和北京被外媒誉为中国未来的两个硅谷。经济发展,依托但不限于基础科研,教育发展,依托和引领世界潮流。一个只是埋头拉车的城市一个曾经的丑小鸭县城,终会成功为城市发展的典范!


王子姓王的男子

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合肥这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名字,一个在中国都没有名气的二线城市,一跃成为国家科学中心。这自然让那些一线城市顿感不平。不过,就像金庸笔下的扫地僧一样,越是其貌不扬就越是功力深厚 不到关键时刻不出手,一出手就惊天动地,一战定乾坤,合肥依托中科大深耕基础科学 ,承担国家科学使命,默默无闻作研究,这种学术精神对于浮躁的社会自然无法引起关注。而事实上作研究是需要赖得住寂寞的,太多的暄闹反而不利用研究,合肥正好符合这样的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