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航母上的飞机是怎么起飞的?

认真的小民

二战航母的起飞方式通常为列队滑跑起飞。



以及比较少用的弹射起飞。


接下来就是智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的。

从机库里弹射起飞。(emmm)

向下滑跃起飞(没错,飞行甲板是个坡。往下走的那种。)

三段式飞行甲板。下面两层负责起飞,上面那层负责降落。

比较离经叛道的起飞方式是现在是主流起飞方式的弹射起飞。(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前甲板上有一条弹射器。但是一般不用,飞行员表示这东西太麻烦)

最离经叛道的操作叫做从机库里弹射起飞。


(明明图库里有图,但就是上不来。放了个截图上的,别的不说,自己感受).....

脑洞大开的美国人表示。飞机甲板被破坏了,我们这怎么起降舰载机?在机库里安装一条弹射器就得了....

实际效果非常差劲,才在几条航母的试验了一下,然后就默默的把这东西拆了下去。

从机库里弹射够神奇的吧,但是这依旧不算什么,有种非常奇葩的起飞方式,叫做向下滑跃式起飞。

英国暴怒级航母。在某次改装后它拥有了两段式飞行甲板。下部飞行甲板用来起飞战斗机,
但是怎么说呢?这个舰载机起飞直冲海面是几个意思?

那就是日本的赤城级航空母舰和加贺级航空母舰,曾经使用过的三段式飞行甲板。

反正日本的设计师是铁了心不让机库大点儿的。也不知道中间那层飞行甲板是怎么想的。反正日本那是三段什么全是垃圾?

然后日本把三段式起飞甲板。拆掉了,换成航母的标准打开方式。



二战时候的舰载机很轻。采用了平直翼,和螺旋桨发动机,所以起飞滑跑距离很短。不需要弹射器就能从航母上起飞。

不过这东西是最常见的,所以就懒得说了。

机库弹射起飞,那个怕没看懂,所以换个方向再来一个。

我一直想知道我的图库他遭遇了什么?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舰载机重量较轻,因此可以直接从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下面,我们就以日本海军祥鹤号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

航母甲板上准备起飞的零式战斗机

祥鹤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长度为240米,在飞行甲板中部,距舰艏100米的地方,装有阻拦装置。这一装置,将飞行甲板分为前后两部分。这两部分,在舰载机起飞和着舰时,负责的任务也不同。

在起飞阶段,前方的100米是舰载机滑行区域,而后方140米,则为舰载机起飞准备区。而在舰载机着舰阶段,后方140米,为舰载机着舰滑行区,前方100米,为舰载机收容区。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舰载机,重量并不大,但是距离仅100米的滑行区,还是无法让舰载机获得足够的起飞的速度。所以在起飞时,航空母舰需要逆风航行,通过航空母舰自身的速度,加上舰载机的速度来获得足够的升力。

正在飞行甲板上滑行的零式战斗机

在祥鹤号航空母舰上,舰载机出动时,是按照滑行距离依次排列。这个排列顺序为:战斗机(滑行距离最短)、俯冲轰炸机(滑行距离适中)和鱼雷攻击机(滑行距离最长)。为了使滑行距离较长的鱼雷攻击机有足够的滑行距离,在祥鹤号航空母舰上,排在前面的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是需要提前起飞的。

在逆风风速大15米/秒的情况下,排在最前面的零式战斗机,一般只需要滑行70米就可以升空。一般在舰长下达起飞命令之后,由飞行长将起飞指令传达给飞行甲板上的指挥官,后者会指挥舰载机起飞。舰载机飞行员在收到起飞指令后,为了减少阻力,会将飞机的升降舵和副翼降至最低,机头也尽量压低,然后开足马力滑跑,在距离舰艏10米的位置,将飞机拉起。

飞行甲板上滑行的鱼雷攻击机

一般情况下,受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限制,一次起飞的舰载机数量,只是全部舰载机的一半。


历史救生圈

超越梦想,直接飞

(二战时,甲板停满飞机的美军罗斯福号航母)

二战时期的飞机,不论是陆基飞机还是舰载机,都是螺旋桨式飞机。

螺旋桨飞机的优势就是螺旋桨在旋转时,能鼓动大量的气流流经机翼,可以在速度不高的情况下产生足够的升力。

因此,螺旋桨式飞机对于起飞距离要求比较低。

所以二战时期,绝大多数舰载机都可以在航母甲板上通过自身动力直接起飞,不需要滑越甲板和弹射器。

(日本零式舰载战斗机的设计要求是在逆风17节的情况下,飞机能在70米内起飞。而在二战时期的日本大型航母,全长都在200米以上。即便是中小型航母也能胜任)

当然,二战时也不光只有“旱地拔葱”这一种起飞方式。

由于二战时,斜角甲板还没有发明,航母舰载机降落和起飞不能同时进行。因此为了提升飞机起飞销量,美军脑洞大开的在航母甲板下的机库安装弹射器。试图增加飞机出动效率,以及在回收舰载机时,甲板下的机库仍旧可以进行起飞作业。

(F6F从大黄蜂号的机库中直接弹射起飞)

虽然这种起飞方式确实非常的新颖,但是由于具体操作难度太大,且影响机库内的日常调度,甚至拖累甲板上的飞机起飞,实在是得不偿失。

因此这种弹射辅助起飞方式仅仅在实验了几次过后,就被海军给取消了。


千佛山车神

二战的航母起飞舰载机与现在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放飞前,航母都要逆风行驶,航速30节,确保飞机迎风起飞。

最大的区别在于二战舰载机都是螺旋桨飞机,机身轻载重不大,起降距离比较短,当时的航母长度足以满足飞机直接起飞,所以二战航母是没有弹射器的。杜力特轰炸东京所采用的是陆军的B-25轰炸机,为了能在航母上起飞,把所有的机枪都拆掉了,这在今天是没可能的事情。16架B-25在甲板上排列,第一架起飞的杜力特真心是在拼命。

一般组成攻击波之后,会将攻击波在甲板上进行排列,战斗机在前,然后是俯冲轰炸机,最后是鱼雷机。


塔奇克马80667869

二战时期的飞机绝大部分是螺旋桨式的,速度不是很快,所以起飞跑道也不要很长,螺旋桨旋转时的气流会形成一定的升力,有助于飞机起飞,所以当时的舰载机大都是滑跃起飞,方式和陆基起飞差不多,可是舰载机的技术难度确要高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