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的粮食|原创

错位的粮食|原创

《错位的粮食》

文 图/老房子


  今日,就民族文化挖掘传承等相关事宜而下乡,信步走进某村某组某人家户,看其天井的屋檐下盛着一瓷盆小麦。因为有一小部分的颜色有些变黑,乍一看,还会误认着是青稞!

   “他们这是要准备煮咂酒?”我问随行的村里人。“老张,这是主人家准备煮青稞酒了?”我弓下身子,抓一把小麦,问道。

   “不是哦!是喂牛的!”

   “喂牛?!”

   “是的,他们把小麦炒一下,也就是半生半熟的,然后用手磨子推了,喂牛。”

   “哦!”

   我嘴里应答,但心里却似疑惑不解!于是,趁大家聊正题的时候,走进主人家的厨房,想一探究竟……

   厨房里,一位70来岁的阿姨正在灶头上忙活――炒小麦。

   看我走近灶头,阿姨一边招呼我,一边用一块形如锄头的异形木棍,不断地在热锅里搅和着小半锅小麦。只听锅里不断地爆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破声响――被烘烤的小麦籽发出来的声响。

   “阿姨辛苦了哈!”驻足片刻,我与阿姨打过招呼,但看这情景颇有意思,就逃出手机开始拍照、摄像,一边与她瞎聊起来:

   “阿孃,你们为啥把小麦弄来喂牛,而不磨面自己吃?”

   “莫得磨子了!哦呀!”

   “磨坊呢?”

   “磨子是有,是没有人推了?”

   “有磨坊,没有人经营?”

   “哦呀!没有人开磨坊了!也没有人(把小麦)拿去推磨了啵!”

   “不把小麦磨面吃,那一家人吃啥子呢?”

   “买嘛!吃的都过买!”

   “买的东西没有自己种的好哦!”

   “就是,我们也晓得,买的东西都有农药,吃了不好!但是,娃娃些不肯!哦呀!不肯吃!”

   “为啥?”

   “嗯!买的面,做的馍馍白净,他们些就肯吃啵!自家种的面黑,哈哈哈……他们些就说不好吃罗啵!”

   “哦!明白了!”

   结束与阿姨的交谈,我终于明白了农村人这种饮食的转换过程:自己土地里种出来的粮食面黑,大家就不喜欢吃。于是乎,就将这小麦喂牲畜,把牲畜出售了,再用钱买又白又香的外地面粉。

   告别阿姨,我走出了厨房 。这与文化无关的现象,的确令自己大惑不解。因为,曾经,住在城里的人,担心市场上的面粉有问题,而跑到乡坝头购买老百姓自家种的小麦面粉。可如今,有磨坊没有人磨面了,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错位的粮食。

   于此而言,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或该说些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