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开悟:苏陈两位雅士淡水之交,温暖世人!

陈季常,四川眉山人,乃北宋隐士。其父陈希亮名公弼在北宋时官至工部侍郎。成语"河东狮吼"的典故即出自陈季常和其妻子柳月娥的事迹。陈季常豪侠、好酒、狂放傲世,所以怀才不遇,愤然"毁衣冠、弃车马、遁迹山林"(《黄冈县志·古迹》载),就"遁"在今三店街,即龙丘。

读史开悟:苏陈两位雅士淡水之交,温暖世人!

陈季常

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被贬黄州,慕名造访陈季常,见陈妻如此厉害,就作诗戏他:龙丘居士也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河东是古郡名,柳姓是河东望族,狮吼在佛家比喻威严,陈季常好谈佛,所以苏轼这么写。从此"河东狮吼"就比喻凶悍的妇人。后广为传播,成了成语。陈季常落下了怕老婆的名声,他老婆刘月娥有了外号“河东狮”,以至于后来“河东狮吼”成了悍妇的代名词。有部电影叫《河东狮吼》,由张柏芝、古天乐和范冰冰主演,讲的就是陈季常和刘月娥的故事。

读史开悟:苏陈两位雅士淡水之交,温暖世人!

苏东坡

虽然苏东坡写诗调侃了陈季常,可这豪情好客的陈公子一点都不介意,与苏东坡结下了诚挚友谊。尤其是后来在苏东坡被贬落难之际,亲友避之,唯有陈公子依然用真诚和勇气与他往来,今日品读一种温暖油然而生。1080年春,苏东坡被贬至黄州。之前他遭遇过“乌台诗案”,那是一场超惊险的“文字狱”,苏东坡因诗词文章获罪,最后能保住小命也算幸运。然而经历了这一场劫难之后,过去那些生死之交、新朋故友都纷纷和他断了联系,唯恐被牵连,别说主动跑来安慰他,就算苏东坡给他们写信,也基本上得不到回应。苏东坡去黄州的那段日子,应该算是他人生最落寞的时光。

读史开悟:苏陈两位雅士淡水之交,温暖世人!

有一天,他行知湖北歧亭镇尚岭时,见到寒梅款款吐蕊怒放,绚丽多姿,仍不住诗性大发: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正吟诗时,突然听到背后有人问道:“是何人在此吟诗?”苏东坡转身一看,原来是正在此地隐居的老朋友陈季常。

读史开悟:苏陈两位雅士淡水之交,温暖世人!

陈季常和苏东坡是四川眉山老乡,陈公子是个标准的官二代,满腹才华且家境优越,可他并不喜欢华贵安逸生活,隐遁湖北的深山峡谷来参禅悟道。他乡遇故知,陈季常立刻把苏东坡请到家中饮酒叙旧。虽然苏东坡是戴罪之身,陈季常却一点都不避讳,这让刚历经大难又孤苦无依的苏东坡感到尤其的暖心。在苏东坡履职黄州4年间,他三次去歧亭看望陈季常,陈季常跑去黄州七次找苏东坡品茶论道,想起二人一起谈论佛法、吟诗作画、赏花登山,让兄弟二人特别的珍惜和愉悦。就在苏东坡要调离黄州的时候,虽有众多好朋友相送,唯有这陈公子依依不舍一直从湖北送到了江西,足见二人交情至深。

读史开悟:苏陈两位雅士淡水之交,温暖世人!

当苏东坡顺风顺水大红大紫走向事业顶峰的时候,陈季常千里迢迢跑到开封来探望故友,两人依然只是谈论佛法、吟诗作画、畅游山水,绝口不提官场是非,陈季常对苏东坡的态度一如往昔,不因他的地位转换而改变,更无趁机攀附之嫌。正应了那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今人看来两个人交的不是官位和地位,而是才气、爱好、德品和性情。

读史开悟:苏陈两位雅士淡水之交,温暖世人!

1094年,苏东坡被贬到了广东惠州,惠州在当时就是瘴疠遍野的蛮荒之地,环境极其恶劣,往而难复,陈季常放心不下这个故友,一封封书信写给老友苏东坡,执意要去看他,苏东坡每每考虑到陈季常千里奔波劳顿不便,一一回信婉拒。两个好朋友再未谋面,带有一丝丝的遗憾。今人读史有所悟:所谓“走心知己”,苏东坡和陈季常恰是。其实友谊最令人感动的,并非浓淡,难得真挚。

读史开悟:苏陈两位雅士淡水之交,温暖世人!

这幅「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是苏轼谪居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陈季常是苏轼老长官陈希亮的儿子,喜谈佛法,晚年隐居在黄州、光州之间,因为与当时谪居在黄州的苏轼时有往来,便成了好友。在这封信札中,苏轼托陈季常向王君转达:王君所索取的黄居寀画龙已暂借给曹光州,一旦曹光州还画以后,他便马上还给王君。

原文“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搨。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说与。才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轼白。季常。廿三日。”这幅作品质朴敦厚,用笔凝重,笔画丰腴多肉,且结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渐趋于起伏,所以全作字形大小、笔画粗细、字体型态等也随之改变,相当具有变化的趣味。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谪居于黄州的期间,正是他艺术创作的顶峰时期,这幅作品即是他在这段时间所作的行书精品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