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与受 其实就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生命之舟航行在人生的漫漫旅程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即使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也总酝酿着惊涛骇浪。而灿烂阳光普照之际,阴霾暴雨也已在暗中涌动。

当你遭遇困境时,最渴望的是向你伸来的援助之手;当你春风得意时,不要忘记也对别人伸出帮助之手。人们的善心往往总在一念间迸发,然而善心却会结下芬芳馥郁的善果。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了别人,那些从心底透出的快乐便也滋润了自己的生命。

施与受 其实就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一连好几年,墓园的守墓人每周都会收到一封来信。信里附着大把的钞票,要他每周给在寄信人儿子的墓前放一束鲜花。一日,一辆汽车停在了公墓的大门口,司机匆匆走进守墓人的小屋,说:“我们夫人就在门口的车上,她已经病得走不动了,请您过去跟她说几句话吧。”

守墓人来到车旁,一位上了年纪的贵妇人坐在车里。她气质优雅,眼神却十分悲伤,看起来十分虚弱,怀里还抱着一大束鲜花。“我是亚当夫人。”妇人说,“这几年我每个星期给你寄钱买花,给我儿子”守墓人答道,“是的夫人,我一次也没有忘记。”“我相信您是守信的人。”亚当夫人温存地说,“今天我亲自来,是因为医生告诉我,我活不了多久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只是我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为他放一束花。”

施与受 其实就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守墓人为亚当夫人深沉的母爱感动了,可他还缺说了其他的事:“尊敬的夫人,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可是,这几年您总寄钱来为您的儿子买花,我总觉得有点可惜。”“可惜?”亚当夫人疑惑地望着守墓人。“是啊,鲜花搁在墓园里,没几天就干了。太可惜了!”“你是这么觉得吗?我只是想让我在天国的儿子每天都能看到他喜欢的鲜花。”亚当夫人有些不高兴。“是啊,夫人,您别见怪。我只是想起了我常去的孤儿院。那里的孩子们可喜欢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却买不起。”亚当夫人沉默了片刻。她思考了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就离开了。

守墓人有些后悔,觉得自己的话可能显得太过直率了。然而从那以后,守墓人缺再也没从亚当夫人那里收到让他买花的委托。几个月后,原本早已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亚当夫人忽然又来访,让守墓人吃惊不已的是,她这回是自己开着车来的。“我把花都送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了。”亚当夫人说着话,看起来容光焕发,活力十足。她友好地对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那些孩子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我自己知道,那些孩子的笑脸让我觉得我活着还是有些用处的。”

把鲜花和快乐送给需要它的人们,也就给自己收获了生的希望。

施与受 其实就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施与受,其实就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只要你对这个世界付出多少爱,生活就会回报给你多少快乐。助人的双手比祈祷的双唇更加神圣高尚。当你帮助别人,使她们获得快乐之时,自己也就得到了爱的回报。

一个1814年冬夜,一个热爱音乐的年轻人走寒风从刮过的维也纳街头。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钢琴,他只好每天步行到一所小学去练琴。寒风凛冽的夜晚,街上显得十分冷清。年轻人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个相识的小男孩。那个小男孩也是个穷孩子。夜这么深了,那个小男孩缺还站在旧货店的门口,手里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等待着有人将那两样东西买走。

年轻人远远的望着小男孩,心里充满了同情与怜惜。孩子忧郁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看到这里,年轻人的心一下子抽紧了。他便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翻出了仅有的钱,走过去对孩子说:“把这本书卖给老师吧!”说着,便将那些钱全给了小男孩。

回家路上,年轻人边走边随手翻看着那本旧书。忽然,他被书中的一首诗吸引了注意——“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多么娇嫩多么美;急急忙忙跑去看,心中暗自赞美……”这正是大诗人歌德的作品《野玫瑰》。

施与受 其实就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年轻人一遍又一遍地朗诵着这些美妙的诗句,沉浸在诗歌美妙的意境里,一段清新动人的旋律忽然从灵魂深处飘了出来。他飞快地跑回家,把这段旋律记录下来。这位贫穷善良的青年就是被人称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舒伯特,而他写下的这首名叫《野玫瑰》的曲子,后来也成了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也许正是他那善良的爱心,激发了他心灵深处的灵感,使他捕捉到那美丽的七彩音符,为后人创作了这首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

当我们少点自私,赠送他人玫瑰的时候,我们的手上便也弥漫着爱的芳香。当我们在给他人点亮一盏灯的时候,便也照亮了自己的道路。人生路上总是充满了凄风苦雨,而善良与关爱就宛如那穿透阴霾的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房。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请你携上这一份爱吧。善待每一个人,去收藏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与领悟,让心灵找到一个宁静安详的港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