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冷知識」3000年前成都街巷佈局就是斜向?30°偏角藏著古人智慧

相信很多人在看成都城區地圖時會發現,成都二環城區內,尤其是內環城區內的街道和房屋佈局,大都是斜的。東邊的東大街、蜀都大道、武城大街-玉雙路、新華大道4條筆直大道是斜著平行的,西邊的蜀都大道、羊西線、西大街、新華大道也是如此,連長順街左右兩邊的小街巷也一樣。

真是奇怪,成都城區的街道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佈局?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然後呢?可能就沒往深處去想了。

來自四川省天文科普學會的劉聰,平時愛好天文地理,對成都內城並非正南齊北的現象也有同樣的疑問。他用各種工具測試了蜀都大道、東大街等主要街道,發現偏斜角度為橫向東偏南28°左右。同時,劉聰還發現,金沙遺址的重要建築也與此角度基本相同。這個數值有什麼特殊意義呢?

「成都冷知識」3000年前成都街巷佈局就是斜向?30°偏角藏著古人智慧

(東大街傾斜角度為橫向東偏南28.43°。)

「成都冷知識」3000年前成都街巷佈局就是斜向?30°偏角藏著古人智慧

(蜀都大道傾斜角度為橫向東偏南28.53°。)

成都城斜向,3000年前就存在了

根據金沙遺址和十二橋遺址的考古發掘,有關城市佈局和方向的現象引人關注。

十二橋發掘出的商朝時期的木結構建築遺址,有專家認為,這個大型建築是宮殿性質的建築,說明十二橋是當時的城市中心所在地。

但考古學者施勁松在《十二橋遺址與十二橋文化》中卻認為,十二橋的建築不是宮殿,十二橋遺址也不是十二橋文化的核心區,核心區在金沙遺址。因為金沙片區三合花園小區出土的大型建築,超過了十二橋的木構建築,更可能是上層人物的居所。

朱章義、張擎、王方撰寫的《成都金沙遺址的發現、發掘與意義》一文,贊同了施勁松的說法。

三合花園小區發現的大量房屋建築,其中5座房屋遺址都是大型排房建築,長度在20米以上;最大的一座至少有5個開間,面積在430平方米以上。

這樣大型的房屋建築,換成現在也不是一般人能住得起的,更何況是2000多年前。

所以,考古學家推測,這樣的大型排房建築,只有古蜀國最高統治階層才有能力修建,估計三合花園小區一帶是金沙遺址的宮殿區所在地。

蘭苑小區發現有大量的房屋建築、窖穴、灰坑和墓葬等遺蹟,房屋有一定的佈局結構,估計蘭苑文化堆積分佈區是居住生活區和小片墓葬區。

一切跡象表明,在商周到戰國早期,成都就已是一座大型城邑了。這座城市的中心地在今西門、十二橋到成都中醫藥大學一帶,沿古郫江東、北岸,形成半月形佈局。

十二橋遺址和金沙遺址的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表明,其房屋是有著一定方向規律的。

十二橋遺址發掘出的房屋遺址為T字形,東為縱向的廊道,西為橫向的幹欄式主體建築,建築佈局為西北-東南斜向。

金沙遺址考古發掘出的房屋遺址,主要在芙蓉苑、蘭苑和三合花園等。

芙蓉苑小區南發現7處相當於商朝晚期的房屋遺蹟,面積較大的平面為長方形,較小的近似方形,方向大多為西北-東南斜向。

蘭苑小區發現的17座商末周初的房屋遺址,平面也為長方形或方形,基本為西北-東南斜向。

三合花園和蘭苑房屋遺址一樣,都是挖基槽的木(竹)骨泥牆式建築,房屋遺址方向,基本上是西北-東南斜向。

《成都通史》一書推測,春秋戰國時的成都城,人口規模已達27萬。

如此眾多的人口,必將不斷地從金沙-十二橋一帶往四方拓展居住。從已發掘出的房屋遺址可推斷,城市街道、房屋佈局和方向,都是差不多的。

由此可見,在金沙-十二橋文化時期,成都城的街道、房屋佈局,就已大面積是西北-東南斜向了。

這種佈局,又源於3000多年前的杜宇王朝時期的規劃。可以說,成都城斜向現象,早在3000多年前就存在了。

「成都冷知識」3000年前成都街巷佈局就是斜向?30°偏角藏著古人智慧

(1946年時的成都城區地圖)

巴蜀文化研究專家:成都街道30°偏角是古人智慧

2017年8月19日,巴蜀文化研究專家袁庭棟攜新版《成都街巷志》,與成都市檔案學會理事長姬勇做客四川省圖書館,以“天府記憶,蓉城舊夢”為主題進行對談,從街巷文化的角度解讀成都的歷史文化,並對讀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逐一解答。

“大家有沒有想過成都的地形為什麼不是方方正正的?”一上臺,袁庭棟就拋出問題,讓臺下讀者或若有所思或一頭霧水,他隨即解釋,“這是由成都的地質特徵所決定,很多地方土壤鬆動,沒法修建。”

袁庭棟說,“其實,古人很有智慧,早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搜神記》中記載,秦統一巴蜀後,張儀主持在成都築城,可是城是修了幾次,垮了幾次。在高人指點下,張儀意識到,成都地勢低窪,很多灘塗,無法按傳統的方方正正、正南正北的建築規劃修築。於是,他選擇了其中較好的地基來修房屋。這樣一來,成都就成了一個不方不正、不南不北的形狀,略像龜的形狀,所以就得了“龜城”的別稱。“龜城”這個提法,還出現在很多詩句中,比如唐代詩人戎昱的“九月龜城暮,愁人閉草堂”,清代詩人王漁洋的“人煙過蠶市,新月上龜城”。

袁庭棟表示,“這種龜形建城的格局一直延續到近代,始終保持著不方不正、不南不北。城中街道除了新修的人民南路等少數街道是直線,其他的路基本上是斜線。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還保持著明顯的30°左右的偏角。”

對於30°偏角現象,袁庭棟認為是古蜀先民的智慧結晶,古蜀先民從岷山遷移到成都平原,方向是西北到東南,出於對祖先的懷念,他們的墓坑朝向西北向。加之,成都平原兩邊的龍門山脈、龍泉山脈都是東北—西南走向,風多數是從東北方向吹來,為了適應風向,古人就有意把城市中的街道建為從西北向東南的斜向和從東北向西南的斜向佈局,讓南北向街道呈北偏東30°左右。

綜合: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