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西山经》解读:古雍州之地,黄帝居住的地方

《山海经》中的《西山经》主要描写的是陕西、甘肃、宁夏一带的地理。这里是古代雍州之地,是周族人活动的地区。在《西山经》中,主要记载了4座山脉,分别是华山(秦岭)、六盘山、崇吾山(甘青一带)、白于山。其中对崇吾山的描写最多,崇吾山是上古时期黄帝活动的地区,这里有著名的不周山,昆仑山,天山等。

《山海经·西山经》解读:古雍州之地,黄帝居住的地方

1,华山(秦岭)

这里指秦岭,今天的华山只是其中一个山头。这里的河流“北流注于渭”,并且记载“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秦岭是渭河和汉江分界线,正好和《西山经》记载符合。其中:“皋途之山……其阳多丹粟”,秦岭南部就是荆山地区,多丹粟,和西山经记载符合。这里记载了华山(秦岭)上有太华山、小华山、南山(终南山)、嶓冢山等山峰。其中,嶓冢山是汉江的发源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

秦岭西部有河流向西流,“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 、“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周人不知道秦岭西南的世界,认为是西海。实际上是嘉陵江等水系,流向了巴蜀地区。

六盘山

西次二经部分讲述了应当是现在的六盘山。这座山的主要山峰有钤山、泰冒山、数历山、高山、女床山、龙首山、鹿台山、鸟危山、小次山、大次山、薰吴山、众兽山、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莱山等山。在河流方面,有“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苕水出焉,东海流注于泾水”的记载,可见此山应当位于黄河、渭河、泾河的分水岭,还有一个重要线索就是高山“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此山是泾河的发源地,那么高山就是今天泾源县境内的大山。那么这座山脉就应当是现在的六盘山。但是其中有迷惑的地方就是记载了一条河流“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这里的赤水经常出现于《山海经》,但是具体是哪一条河流不是很清楚。

六盘山最高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地处宁夏南部的黄土高原之上,呈东南——西北走向,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是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故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誉。

《山海经·西山经》解读:古雍州之地,黄帝居住的地方

六盘山

3,白于山

西次四经描写的是黄河几字形内部的一座大山。该山的主要山峰有阴山、劳山、罢父山、鸟山、中山、上申山、诸次山、号山、盂山、白於山、申首山、泾谷山、刚山、中曲山、鸟鼠同穴山、崦嵫山。这些山的河流基本都是“西流注于洛”、“东流注于河”,还有“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的记载。既然该山的河流能够向东流向黄河,而且还能流向渭河和泾河,那么此地只有是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和陕北一带,大约就是古长城所在的位置,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界线,应当是白于山为主的山脉。这里发源了无定河、延河等均向东流入黄河,在定边附近,还有河流流向渭河和泾河。另外这里还有一支洛河“北流注于河”,该河可能是鄂尔多斯的古代的一向北流入黄河的河流。迷惑的地方就是这里居然有一条河流“滥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为什么有河流会流入汉江,这可能古人的错误。

《山海经·西山经》解读:古雍州之地,黄帝居住的地方

白于山

4, 崇吾山

在黄河以南。在现在甘肃和青海东南地区。这里有许多传说中的名山:不周山,昆仑山,天山等。“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不周山在黄河泑泽以西。传说不周山本来名为“周山”,是天柱之一,该山应当是中国最高的山之一了,后被共工撞断。《淮南子· 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 焉。”。周山被撞断之后,才称为不周山。

崇吾的峚山记载有黄帝的活动“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为祥。崇吾的峚山记载有一场战斗,“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

崇吾山的有很多河流“西流注于流沙”,向西流入沙漠,符合西北的自然状况。

而这里一带也是古代黄帝居住的地方。其中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北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

昆仑山,“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是黄帝在人间的都城。又记载昆仑山是黑水、赤水、黄河的发源地。“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古人实际上也不知道黄河到底发源于何处,因此可能只是黄河的一条支流。赤水河黑水都西南流。据此判断,这里的昆仑丘应该位于甘肃和青海一带的岷山地区。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来说,昆仑山就应当是巴颜喀拉山脉,该山是黄河的发源地。而且是长江的发源地,山海经中记载了一条河流为河水,流向了西海(巴蜀),那么黑水也发源于昆仑山,那么金沙江就很可能是古人所说的黑水。

《山海经·西山经》解读:古雍州之地,黄帝居住的地方

巴颜喀拉山(昆仑山)

“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尚书》:“窜三苗于三危”,三苗被俘虏的被流放到三危?具体不清楚,争议很多。

“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汤谷是传说中最西的地方,为日落之处。而天山是英水发源地,英水流到暘谷,暘谷可能为一个大湖,很可能是青海湖。根据这个地理现象,我们可以推测现在的青海湖最大的支持布哈河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英水,那么天山就是布哈河发源的祁连山。

《山海经·西山经》解读:古雍州之地,黄帝居住的地方

祁连山(天山)

除了名山,还记载了西王母,“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古代传说西王母住在瑶池,可能是现在的青海湖。西王母是中国古代主要神话人物之一。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


《山海经·西山经》解读:古雍州之地,黄帝居住的地方

青海湖

文中多次提到这一带产玉,这一带的确是中国产玉的好地方。这里出产昆仑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