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生存条件那么艰苦,以色列为什么非要在那里复国?

没事儿溜个弯儿

19世纪末20上半页,东北就一直是列强瓜分的对象,先有沙俄为争夺自己的远东势力对中国的扩张,再有日本占领东北,后来美国还担忧苏联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而介入到其中。这些列强对东北虎视眈眈,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不过,竟然还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一群人,竟然也敢打中国东北的主意,那就是犹太人,他们竟有在东北建立以色列国家的心思。

犹太人为何有这样的打算呢?

这还得从19世纪末的犹太复国主义思潮说起。既然要复国,就必须得有一块合适的地缘板块,来重建国家。而复国主义的中坚分子奔赴多地,想选择一块合适之地,中国东北也在其考察范围之列。

先来看看,犹太人都有哪些备选的复国之地。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兴盛,同时这也是帝国主义的鼎盛时期,列强们早已将爪牙伸到全世界除南极洲以外的陆地。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怎敢直接对抗欧美列强,去挖他们的墙角。

像地广人稀的加拿大、澳大利亚之类,虽适合犹太这种小众民族,不过这些地方也多是欧洲白人后裔之地,犹太人也不好在这些地方下手。

而像英属印度之列,却有列强牵连甚广的利益链,怎能容犹太人打主意。

像列强不能完全控制,或利益关联不大的亚非拉地区,也不是省油的灯。

譬如南美,适宜的自然环境,也有很多优质的地缘板块,且该地区政治相对独立,像以前西班牙、葡萄牙这样的宗主国早已日落西山,主要是印第安和西、葡裔白人混血人种,看上去,这里再适合犹太人建国不过了。

不过,犹太人又不能忽视像巴西、阿根廷这样的本土势力,就算犹太人再有钱,可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犹太人真动起手来,也未必会达成所愿。这还是其次,最关键的是,作为犹太人复国的支持者美国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地理位置角度来说,南北美洲的地缘密切度太高。虽然,因资本型帝国的特质决定,美国并无兴趣在政治上直接统治南美,不过,在经济上,南美地区却早已沦为美国的后花园。这样的地方,美国岂能允许犹太人染指?

就算犹太人实现了在这里建国的宏图,可是,犹太人的规模注定了其不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相反,在这样的一个大的区域环境下,以色列还需依靠美国来维持自身的独立性。

如果以色列是在南美地区复国,便会引起地缘政治格局变动,而以色列得以复国本身得益于美国的大力支持,到了这步田地,南美各国必会强烈反感美国,使得双方关系恶化。而且南美是美国的原材料来源和工业品输出地,真由着犹太人把那里搅的遍地狼烟,美国也将深受其累。

多方利益考量之下,犹太人因美国而打消了在南美建国的念头。

再说说黑非洲,虽然早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但因这里的开发难度大,贫穷落后。富有的犹太人可以通过交易从列强手中得到一小块复国之地,也可以有压制极端落后的非洲土著势力的实力。

不过,如果单是为了建国而建国的话,黑非洲兴许还可以。可是犹太人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的商业基因的民族,那从经济角度来说,黑非洲的经济效益显然是非常低的。即便在这里复国,要想开拓商业贸易,也会被因整个板块普遍落后,没有像欧洲一样的先进经济圈,再加上距离当时的世界中心太过遥远,这些都不利于犹太民族的长久发展,最后陷入困境而无其它势力可以依靠。

再看中国东北,虽然纬度稍有些偏高,但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工业。不过,既然是一块肥肉,打它主意的也不会少,先别说俄罗斯、日本这样的老牌帝国,就算是当时衰落不堪的中国有能力对付犹太人这样的小众民族也不在话下。东北本就是是非之地,犹太人要搅这摊浑水,又怎能独善其身,中日俄三方夹击之下,犹太人还能经得起这般摧残?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犹太人删选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还是将复国之地锁定在犹太人两千多年前生活的故地故土:迦南地区。

如果说从情感层面来说,漂泊流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最终想落叶归根,似乎是在情理之中。不过,这毕竟不是儿女情长之事,而是关于国家国运的大事。从理性层面来说,迦南地区看上去并不适合建国。

从地缘层面来说,迦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并不佳,干旱缺水,土地荒漠化严重,地缘潜力有限。另外,迦南地区本就是一块狭窄之地,严重缺乏战略纵深空间。

从民族层面来说,迦南地区是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地带,伊斯兰国家将这里包得水泄不通。而南迦南地区,原先就是阿拉伯人的聚聚地之一。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有疑惑。作为全世界最排外的伊斯兰文明,犹太人居然能从天而降到伊斯兰核心区,夺取地盘,建立以色列国家。这看上去有些天方夜谭。

而迦南地区对伊斯兰世界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地处新月沃地中央,连接着北非——西亚两大伊斯兰板块,同时又是西亚通向东地中海的战略要道。这么重要的地方,伊斯兰世界怎会轻易让以色列好过。就算后来以色列在迦南地区建了国,可是也有不断的来自伊斯兰世界发动的五次中东战争的围剿。至今,伊斯兰世界也容不下以色列,两个不同的种族势不两立。

相信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想处在不断的战争和不断的外部矛盾中,而犹太人在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地带建立起的以色列国家,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火海之中。那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犹太人这又是上演的哪出呢?

其实,这是犹太人迫不得已之下的选择。先不论故土情结能激起全球犹太人的复国意识的多大程度,只迦南地区毗邻东地中海这一点的诱惑力就极大。新以色列国欧洲文明圈,可以有效的接收欧洲文明的辐射,融入欧洲经济圈,确保国家和文明的成色。

不过,如果就这两点远远不够解释以色列国在四面受敌之下守着那块地缘条件并不是十分突出的迦南地区。

最重要的是,迦南地区是以色列建国的唯一生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与美国脱不了干系。两千年来漂泊的犹太人被欧洲人歧视排斥,虽有不菲的家当傍身,可是在政治上却没有什么权力,直到在美国,犹太人的地位才有了非同一般的地位。而美国作为犹太复国运动的最大支持者也不是冤大头,怎会白白支持犹太人,而条件就是让犹太人将复国选址定在迦南地区。那么,美国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云石君

犹太人执着与回归以色列和在耶路撒冷建都,源于犹太人的信仰犹太教。否则,以全球犹太人的实力,无论在南美、非洲或者亚洲的英殖民地搞块水草丰腴之地,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犹太教主张一种本质上世俗的弥赛亚观,也就是救世主的概念。犹太人相信在世界末日到来时,弥赛亚会降临,履行其神圣的使命,即把犹太人从流亡和苦难中解救出来,使他们返回以色列本土,重建自己的王国,并开创新的弥赛亚时代——在全世界建立理想的社会。这一观念成为犹太人在长期的逆境中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


弥赛亚概念是犹太历史上第二圣殿时期的产物。

统一的大卫王朝在所罗门王以后,分裂为以色列和犹太两个王国。后来,它们先后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灭,象征其民族独立存在的圣殿也被毁坏,成就了一段哭墙。

亡国的犹太人被掠到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巴比伦之囚”。后来,波斯帝国灭了巴比伦,犹太人得以返回家园,并在耶路撒冷重建了犹太教圣殿,即第二圣殿。

再后来,希腊人和罗马人先后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直到公元70年罗马人又一次将圣殿付之一炬,以犹太人的又一次大流散结束了第二圣殿时期。

第二圣殿时期,经历了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深知亡国之痛,也深感政治上无权、身受异族统治和压迫的苦难,于是,在《圣经》的先知书以及以后的犹太文献,尤其是《米德拉什》中表现出一种和民族复兴与理想社会相联系的救世主概念。

旧约中写到,眼前的世界终将结束,“世界末日”总有一天会到来。但是“世界末日”不是人类社会的完结,而是新时代的开始。在“世界末日”到来之即,弥赛亚降临耶路撒冷,他作为建立上帝之国的工具,将结束犹太人的散居状态,在“应许之地’重建以色列国家。

这位弥赛亚也就是就是主将是被盼望已久的大卫的后代。弥赛亚开创的时代即弥赛亚时代,那时,人类共同崇拜唯一的上帝,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平、正义得以实现。

看到这,读者就明白了,信仰可以战胜任何苦难,以色列人苦苦盼望弥赛亚的诞生,所以选择了耶路撒冷。


鹰的家园

耶路撒冷是一座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名城,从历史角度看,最早由犹太人建设。但后来经历过多次战争,先后被信奉基督教为主的罗马帝国占领以及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占领,并因风水好,被占领国设为圣地,所以长久以来被视为各自的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圣地。二战后,联合国充当了和事佬,宣布耶路撒冷既不属于犹太教为主的以色列,又不属于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虽然期间爆发了巴以争夺战,但维持现状到现在。


虽然犹太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自己固定的国家领土,但一直是犹太教最虔诚的信徒,对自己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一直魂牵梦萦,期盼早日收回自己心中的归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