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稱為大清皇帝第一,其王者之氣非康熙、雍正、乾隆所能比

清代十二個皇帝中,要說誰文治武功最突出,那非康熙莫屬;要說誰最勤政,那非雍正莫屬;要說誰主政時期的國力最強盛;那非乾隆莫屬。然而要論誰最能忍辱負重,最有王者之氣,除皇太極無他人矣。

此人被稱為大清皇帝第一,其王者之氣非康熙、雍正、乾隆所能比

皇太極是大清承前啟後的一個關鍵人物,也是名副其實的大清皇帝第一,他是個天生的征服者,上天賦予他帝王的霸氣,果斷的作風、聰慧的頭腦,他做的兩件大事影響千古,彪炳史冊。其一是改民族女真為滿洲,另一件是改國號為大清。我們僅僅從皇太極搬掉三大貝勒一事上就足見他的高明之處。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去世。他身後並未留下遺詔確立繼位人,反而留下了“八王共治”的這一天大隱患。儘管皇太極在最終的角逐中接管了兩黃旗並繼承了汗位,可是他的這個汗王當的確實窩囊。

在登基大典上,皇太極首先帶領四小貝勒及其兄弟子侄,向代善、莽古爾泰、阿敏行大禮,而這三位大貝勒安然端坐,接受叩拜。根據努爾哈赤留下的“八王共治”的國策,皇太極雖然登上汗位,但從登基那天開始,便一直實行四大貝勒並坐大政殿同受群臣朝賀的形式,而且還要按月分值,國中一切政務,都有值月貝勒掌管,此時的後金在事實上形成了四個皇帝輪流當國的局面。

此人被稱為大清皇帝第一,其王者之氣非康熙、雍正、乾隆所能比

對於皇太極來說,這是痛苦的磨礪、意志的考驗。論實力,當時的皇太極連代善都比不上,莽古爾泰和阿敏也與之勢力相當,想要搬掉任何一個絕非易事。況且,三大貝勒以汗兄自居、擁功自傲,在皇太極即位後,都或多或少地有謀逆及藐視汗王的表現,皇太極看在心裡,雖然隱忍不發,但卻使他非常難受。

1629年(天聰三年),皇太極率兵第一次進攻明朝內地的時候,軍隊已經到達蒙古喀喇沁部的青城(今赤峰南),代善和蒙古爾泰卻極力反對,堅決要求退兵。皇太極儘管不同意,卻也無可奈何,不敢斷然發佈進軍的命令。

皇太極認為,如果此次出征半途而廢,那將在士氣上給八旗官兵帶來消極影響,倒不如冒險進兵,打個大勝仗,徹底扭轉軍事上的被動局面。後來因為其他將領都一致主張出兵,大家一起說服代善和莽古爾泰,徵得他們的同意後,皇太極這才敢發佈進軍的命令。

此人被稱為大清皇帝第一,其王者之氣非康熙、雍正、乾隆所能比

經過幾年的經營,皇太極和三大貝勒的勢力此消彼長,他越來越覺得不應該再與三大貝勒平起平坐了。他必須出手,無論對國家還是對他本人,結束四大貝勒共治國政的局面是必須要解決了,皇太極要加強專制,要一人面南稱尊。

為此,皇太極決定從基礎做起,從削弱三大貝勒的權利入手。他極力籠絡四小貝勒,尤其是擁有兩白旗的多爾袞、多鐸兄弟,以增強與三大貝勒抗衡的力量。

儘管皇太極長期保持著對三位兄長的謙恭和禮敬,但是在他即位後的第二個月便向每旗派設了一名掌旗務大臣,有參與事務的權力,直接向他本人負責。不久,皇太極又擴大了議政會議的範圍,所有貝勒都可參與議政,另外每旗還增派三名議政大臣,八旗旗主對國政的控制權被打破了。

此人被稱為大清皇帝第一,其王者之氣非康熙、雍正、乾隆所能比

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以政事煩雜,不應使兄長過於勞累為由,免去了三大貝勒按月分掌國政的舊例,而以諸小貝勒代理值月當班的事務。皇太極沉著冷靜,聰睿而又堅韌,他善於等待時機,他在等待三大貝勒暴露把柄的時機,一旦時機出現,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出手。

其後,三大貝勒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犯上之舉,皇太極正是抓住了這些把柄,將三大貝勒掀翻在地,將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上。不過,這才只是解決了內部問題,而在後金外部,還有更大的難題。

當時,軍事上袁崇煥在遼東蓄勢待發,後金八旗卻屢屢受挫,士氣低落;蒙古因大明拉攏與後金關係出現裂縫,隨時都有可能倒戈;還有朝鮮,在邊境擺下重兵,形成合圍之勢;最為關鍵的是因為努爾哈赤採取了錯誤的國策,對歸附的漢人實行了殘酷的統治,這引起了大批漢人倒向大明,人口也急劇減少,生產力受到嚴重影響,國內物資匱乏。

此人被稱為大清皇帝第一,其王者之氣非康熙、雍正、乾隆所能比

在這樣的環境下,皇太極還是挺了過來,他首先解決的是“八王共治”這一最棘手內部問題,然後才騰出手來解決外部問題。單憑這些政績,說皇太極是大清第一皇帝一點也不為過,比起他的父親努爾哈赤應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