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词汇在闽南语里读不出而需要用普通话代替?

杨寿强

闽南语在某些词汇上的稀缺,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普通话普及率高应用广,二是闽南地区世界前沿地位的丧失。

第一点,相对比较好理解,普通话作为官话,是官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正式口语,在规范上、应用上均有严格的规定和保障,至少可以确保第一时间将各类词汇健全并推广,而国人对于这些词汇的应用也很容易获取相应的资讯。

因而普通话的借词,不管是原来的发音还是表意,都经常被其他方言所直接使用,这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


第二点,很无奈,而却又事实存在。在清末,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不是林则徐就是魏源,不管是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福建人。

福建人,不管是唐宋海洋贸易的风光时期,还是明清闭关锁国的海禁时期,都是中国对外联络的第一窗口,世界的各种资讯每每进入中国,必有一条途经是经由福建的。

这种履历,也让福建人,包括闽南语地区,在历朝历代都保持着现在中国前沿的位置,新鲜的词汇必然也会在福建先生根发芽,然后才传入内地各省,也就是说这些词汇,在闽南语中的应用,大部分是早于官话的。


比如地瓜(番薯)、玉米(番穗)、西红柿(臭柿)、辣椒(番椒)、肥皂(雪文)、自行车(脚踏车)等,这些外来词在闽南语和普通话之间并无直接对等的联系,显然闽南语的用字并非源自普通话,而是直接意译或音译外来词。

然后到了现在,福建,包括闽南,在全国对外方面,甚至仅是处于被动的位置,连自创都无机会,更枉论引领中国之风,因此有些新词汇只好从普通话借用,故而在读音上很容易直接照搬普通话。

当然,年轻人在闽南语方言上的少用也造成了他们的不熟练,以至于无法有效的翻译成闽南语意思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日常讲话中常常闽南语和普通话夹杂着说的缘故。

.........................................

文/圭海四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