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成都麓山国际社区“乐健汇”健身房突然关门 会员数百万健身费“打水漂”?

“头一天晚上还在健身房健身,第二天一来店就关门了!”家住成都麓山国际社区的市民刘女士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儿:她在社区商业区的一家健身房交了会员费和私教课时费约4万元,5月19日,这家健身房却毫无征兆的关门停业。刘女士担忧这笔钱打了水漂。

得知健身房关门,会员们纷纷上门维权,可是商家却联系不上。据大家粗略统计,目前该店的会员人数约500名,分别缴纳了几千至几万元不等的费用,涉及总金额数百万元。

遭遇

交了4万元健身费,店铺突然关门了

刘女士交钱的健身房,名为成都乐健汇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乐健汇”),就开在社区商业区。

5月18日,她还在健身房正常上课。当时除了停电一些设备不能使用外,其他一切正常。第二天,她照常来到健身房,却发现大门紧闭没有营业,门上贴了一张告示:陷入巨额债务纠纷,暂停营业。刘女士愣住了:“难道健身房跑路了?”

得知健身房关门的消息,会员们纷纷上门维权,可是商家却联系不上。刘女士说,这家健身房定位高端,年卡3000~5000元,私教课350~400元/节,她目前还有90节私教课没有上。据粗略统计,目前该店的会员人数约500名,分别缴纳了几千至几万元不等的费用,涉及总金额或达300万元。

视频丨成都麓山国际社区“乐健汇”健身房突然关门 会员数百万健身费“打水漂”?

△位于麓山国际社区商业区的乐健汇突然关门

探访

健身房公告称陷入巨额债务纠纷 暂停营业

视频丨成都麓山国际社区“乐健汇”健身房突然关门 会员数百万健身费“打水漂”?

另一封则是由成都麓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出,表示乐健汇与业主方、装修公司等有债务纠纷而停止经营,业主方及装修公司正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债务问题。

视频丨成都麓山国际社区“乐健汇”健身房突然关门 会员数百万健身费“打水漂”?

质疑

健身房跑路,管理方没有告知提醒

采访中,在乐健汇健身的罗女士说,过完五一假期回来,就看到店门口立了告示牌,商管公司说要断电断水,没过几天健身房就关门了。

商家跑路,业主权益受损,除了商家诚信缺失外,会员们认为管理方也应有连带责任。

“乐健汇是麓镇商管(注:麓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进来的商家,麓镇商管负责麓镇的招商、运营及管理,理应对承租商户有着严格要求。” 会员们表示,与其他开设在商场、购物中心的健身房不同,“乐健汇”开在麓镇商业中心,会员基本都是麓山业主。成都万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系麓山国际社区开发商;成都麓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万华房产100%控股)是乐健汇租赁物业业主,对其进行管理,会员们认为三者是三位一体,应当承担共同连带责任。

会员的质疑来自于成都万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一封致健身房的告知函。“告知函中称健身房拖欠公司租金,水费、电费等共计数百万,已通过司法途径追偿。”刘女士说,管理方明知健身房存在经营问题,且已于3月提起了诉讼,却没有告知和提醒会员,任由健身房继续招揽生意,吸纳资金,从而导致了会员面临财产损失的风险。

视频丨成都麓山国际社区“乐健汇”健身房突然关门 会员数百万健身费“打水漂”?

△乐健汇内空无一人

管理方:跑路事件是会员和健身房的消费纠纷

对于健身房员提出的质疑,高女士表示,从法律主体上来看,管理方与会员之间并无直接关系,跑路事件是会员和乐健汇的普通消费纠纷,和商业、地产没有任何关系,建议会员自行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如若认为管理方有连带责任,可在诉讼中一并提及。

同时,高女士表示,在公司向乐健汇提起诉讼后,在3月13日便已经在健身房门前张贴告知函,表明正在与健身房进行法律诉讼,“相当于风险提示”。对于有业主在此之后仍交费,她感到很意外。但是对这个说法,会员们并不认可,大家称是在5月初才看到有告知函,3月份的时候根本就没有。

视频丨成都麓山国际社区“乐健汇”健身房突然关门 会员数百万健身费“打水漂”?

律师说法丨健身房或面临承担刑事、民事双责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指出,会员与健身房之间是健身服务合同关系,现在健身房无法运营,客观上不能履行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王英占律师建议会员可向消协投诉,也可起诉公司要求退还会费及私教费,若股东未尽出资义务,也可将股东一同告上法院要求在出资额度内承担连带责任。当然,如果健身房明知资不抵债无法正常经营,还依然大肆招收会员,吸纳高额会费后卷款而走,则可能涉嫌诈骗。

另外,管理方是否存在连带责任,会员是否可以向其追责?

王英占表示,从目前证据来看,管理方向健身房提供租房、管理服务,与会员没有合同关系,因而,管理方不应承担连带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