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见蜡烛都未捻后,为何确定是太监要作乱?

少侠一号

首先说,周培公的这一生是辉煌的,也是悲剧的。辉煌的是,他作为汉人,在平三藩,率领一群家奴灭了察哈尔王的叛军;挥师西去,劝服了王辅臣归降大清。这样的功劳在当时评个王侯也不过分。悲剧的是,他是个汉人。在大清被满人统治的情况下,汉人是不会被重用的,功劳那么高,控制这二十多万大军,肯定会被朝廷上的人怀疑拥兵自重,所以康熙让他去满人的老家--盛京去养老去了,并死在那里。

回归正题,周培公见蜡烛都未捻后,确定是太监要作乱。蜡烛这种东西,内务府全权供应,王公大臣、皇亲国戚等这些贵族是接触不到的,只有下人才能接触,比如后宫的宫女、侍候主子们的太监。当周培公发现蜡烛没有捻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太监有问题,太监是接触这种东西最多的人,嫌疑也最大。只有这些东西没有捻之后,才能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下去做事情。

不得不说,周培公的判断是正确的。周培公的才智胆略,在当时的朝廷中,应当属于最高层次的,如果没有后来,康熙不把他发配到盛京的话。他肯定会位居一品,内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等职位,也可称之为“周相”,类似后来的汉臣张廷玉。

最后我想说,我最佩服的是周培公的胸怀。被康熙怀疑,朝廷抛弃十几年。我觉得,如果换做任何一个人,肯定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对朝廷、康熙心怀怨念。有可能周培公内心也怨过、恨过。但是他调整的很好,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制作了皇舆全图。历史上,最详细、最精确 的地图。康熙至此才发现,对周培公的不公,内心悔恨不已,彻夜为其守灵。其实,我认为,自次事件以后,康熙在以后用人的策略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管是满族,还是汉族的大臣,照样用得当,用得好。为满汉名族的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


Anything观后感

之于历史,老麦还是蛮有兴趣的,读史不止是晓古今,更为关键的是可以明事理。所谓“事理”就是事情的道理,一件事情原本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成为了另一个样子,背后深藏的原因又是如何?我们就把目光回溯到几百年前的那个夜晚。

话说平西大将军吴三桂举兵反清之时,全国假借“朱三太子”名义,以“反清复明”口号大肆造反的诸多势力也闻风而起,康帝大帝一时也是头疼不已,这一夜诸位大臣正在商讨对策,这一商讨就废寝忘食了,然后蜡烛也燃尽了,于是周培公紧忙吩咐周边的太监去拿新的蜡烛,哥几个继续“夜总会”。


少顷,蜡烛拿来了,却没有捻,在这里先普及一下,啥事蜡捻,这蜡捻就是中间的那条棉线,整个蜡烛燃烧就靠这条线缓慢的燃烧,蜡烛融化后的蜡汁供给蜡捻原料,蜡烛得以一直燃烧。那么,蜡烛没有捻,结果不言而喻了,这些蜡烛也跟就没法点燃。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说是偶有一两只蜡烛没有蜡捻,或是因为粗心大意,这拿来的蜡烛都没有捻,问题就大了。首先来说,这是皇宫,皇宫内的物品无疑是通过层层的甄选,完全保证质量的,批量出现蜡烛没有蜡捻,只有一种可能——这太监有问题。因为这皇宫的蜡烛平时都是归太监管理。

于是,周培公立刻做出判断:胡太医,当心太监作乱!这里面没有其他非科学的道道,周培公作为康熙重臣,看出这一点,不足为奇。



老麦说说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康熙王朝》?这类电视剧通常能够一个细节折射出大智慧。虽然大部分是作者的构想,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



今天说的主角是周培公,一个家境穷困的人物。他有一封皇帝早年老师为他写的推荐信,其实他拿着这信给皇上,一定会被任用的。但是他坚持要靠自己做官。他没有钱,为了换豆腐脑,万般无奈,他就把这信给小女孩写状词了。最终皇帝还是知道了此事。周培公与康熙间的君臣之情说不尽。

有一个晚上,风呼呼地吹,也没有月光。那时吴三桂正举兵反清,有位冒充朱三太子的人想与其里应外合。大臣都在一起商量对策。不久,蜡烛燃尽了,周培公就吩咐太监拿点蜡烛。
谁知,太监拿来好几根蜡烛,还都未捻!周培公瞬时做出判断:“胡太医,当心太监作乱!”

  蜡烛未捻,同太监作乱有什么关系呢?历史上,政变很多时候都会有太监的影子,他们是离皇帝、宫廷最近的人,往往他们的一刀才最致命。


周培公断定是冒充朱三太子的人把太监收买了,企图趁夜黑风高偷袭。所以太监也就做个手脚让蜡烛不能点亮。

不知道为何不整几个有捻的蜡烛?混一起不就不会暴露了?

  周培公的结果并不怎么好。打下江山的是满人,但是还是汉人维持天下,为了天下不顾性命!清朝有不少有名的汉臣都不得善终。


520吉他网

周培公看到蜡烛没捻后第一时间判断太监造反,这个细节充分反应了周培公为人机警,善于决断的特点。

那么周培公是如何根据蜡烛没捻儿这件事来判断太监造反呢?

这还得结合当时的大环境来看,当时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皇后赫舍里去世,宫中正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紧接着吴三桂起兵造反,康熙皇帝撤藩计划落空,与此同时吴三桂联络了“朱三太子”,准备里应外合先行刺杀康熙。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皇宫严密戒严,大臣们也是紧绷着神经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所以当周培公发现连续几个蜡烛都没法点亮时,于是判断是太监专门将蜡烛念儿抽走,以便趁黑好作乱。


一点点历史

《康熙王朝》作为历史正剧的高峰之作,塑造出了无数的经典角色,而这些角色的塑造往往是通过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来完成的。如康熙身边的智囊臣子中就塑造出了几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但是惟有周培公符合我们对一个儒将的一切想象。他出身贫寒,却盛负才名,得康熙帝师伍次友推荐却不寄人篱下,只想富贵直中取。一封给宰相的推荐信也抵不过他与小姑娘的贫贱友情。幸被康熙发掘,破格提拔,进入上书房行走。

而周培公在发现送来的蜡烛都没有捻的时候,很快就反应出来是太监要做乱,并及时加以防备,将这场宫廷逆乱镇压在了萌芽状态。当时的形式晦暗不明,三藩王刚刚造反,朝廷大军节节败退,康熙对自己的独断专横生出愧意,决意废掉自己的帝位。而外面又有三郎香会的叛贼,这时的大清王朝风雨飘摇,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

为什么周培公能那么快就判断出是太监在捣乱呢?众所周知,有清一代设立了内务府来掌管宫廷大小事宜,并把太监分为十二监,各有所司,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而这些太监中恰好有一司是负责宫内日常物品的采购与监造,而上书房的蜡烛通通没捻,说明这绝不是偶然。因为负责此事的太监是要对采购(或监造)的蜡烛负责的,就像修建长城的砖石上要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所有的蜡烛都没捻,说明这些太监连死都不怕了。他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要造反。

而自从秦王扫六合之后,太监就在中国的政治局面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赵高矫旨,还是东汉的十常侍祸乱宫廷。历朝历代的宫中政变和政事更迭,背后总是少不了太监的参与,所以想到太监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此时的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些太监将蜡烛中的捻通通毁掉,目的便是要让宫殿中漆黑一片。因为在灯火通明的地方,这些太监很容易就被一网打尽。所以不难推断,这些太监要造反,而目标则是康熙皇帝和孝庄太皇太后。所以周培公判断出了太监的意图,在康熙的寝宫外设下埋伏,便将这些太监通通一网打尽。

通过这件事就可以充分证明周培公此人绝不仅仅是一个会读书的读书人,他还精通文韬武略,是文武全才。并且反应灵敏,为他日后平察哈尔王和吴三桂埋下了伏笔。但是也为他日后被放逐盛京做足了铺垫,因为周培公不会收敛锋芒,毕竟上书房大臣都在,自己就和胡太医把事情给搞定了。有时候国家的安危不重要,自己的禄位才更重要,能力强的同事是会被人记恨的。

可怜一代儒将,因为满汉之分,被康熙放逐在那样一个冰天雪地之中,抑郁成疾,遗憾终身。

以上。


逆流时代

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

这个世界有形的事物是有限的,无形的事物是无限的。人的智力和机警 体现在能不能看到更多的无形的事物,并找到其中的关联,看到因果关系。

而周培公做出的判断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如果你在一个大公司工作就会明白为什么。凡事都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处处都要登记。只有这样才能理清组织关系,及时查遗补漏。现在的大公司处处都有登记制度,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这样做方便出了问题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越大的公司登记制度越完善。

而周培公当夜身处深宫之中,又加上当时大清风雨飘摇处于一种极易发生动乱的状态。朝堂议事本是严肃的事情,不是过愚人节。突然环境有异,其中必然有诈。这个时候固定责任人的制度就产生了作用。宫廷内务都是太监来管,各层各级下来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说明这不是单太监的问题,而是一个群体。

因为有采购蜡烛的太监,有保管蜡烛的太监,'有放置蜡烛的太监,有监管以上人员的太监。这么多环节都集体没有发挥作用,显然是团伙作案,即使有不听话的团伙也能轻易制服。

所以周培公可以结合当时的环境和具体失效的事物及时判断出太监作乱。


净化a木子

清皇室所用的蜡烛和其它日用品都是由专门的作坊来生产的,由皇室管理机构人员也就是太监来监制,有专门一套严格的监管和使用制度,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是出了问题,就是严重的事件,轻则各种处罚,重则砍头。所以正常情况下是很少出现问题,况且是所有蜡烛都这样。

电视剧中出现了所有蜡烛都无烛捻,说明这不是一次制作过程的疏忽,而是有意行为。因为古代人夜间照明完全依靠蜡烛,如果有人故意让蜡烛点不着,那就是有所企图,而且这个蜡烛是由太监管理的,说明问题出在太监身上,由此判定是太监作乱。

周培公天性聪明,且此时他正全力协助朝廷削藩,对削藩可能产生的问题也早有警觉,所以一发现这个问题,立刻联想到可能发生内乱,他立即着手部署平乱。


华哥杂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一下这一件事情其实在历史是并不存在的,只是作者二月河为了突出周培公这个人的能力杜撰的,但是这个情节策划的非常刺激,非常激动人心,值得我们好好探究其中的原因。



在电视剧中故事的背景是月黑风高之夜,当时吴三桂正准备举兵反清,所谓的“朱三太子”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在宫廷内发动政变,和吴三桂里应外合推翻大清。那天晚上大臣们都凑在一起讨论怎么解决问题,蜡烛刚要烧完了,周培公就让太监去重现拿几支,却不料没有一直蜡炬有芯。

这个时候周培公机灵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当时就大喊“胡太医,小心太监作乱”。那么为什么周培公就知道了可能会太监作乱呢?我认为至少有这两个原因。



其一,古代宫廷里面的蜡炬都是太监一手操办的,如果蜡炬没有芯,太监肯定是第一责任人了,更可况是当时那样一个特定的时间,任何事情都不得不让人想多一点,所以周培公当时就断定太监作乱。

其二,太监的特殊,纵观中华古代史你会发现自古宫廷政变基本上都离不开太监的参与,远的像秦汉时期太监专政,近的像明代冯保,王振,魏忠贤这些大太监。周培公也算的上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史书上这些事情都是入册的,所以他自然而然会想到太监作乱。



周培公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旧时文人,他有才也清高,所以他做官是幸运也是不幸,他的幸运在于能发挥自己一身所学,报效帝王家,他的不幸在于官场不允许他的清高,所以他的结局在我看来是一个悲剧。



一树梅花一放翁

《康熙王朝》我觉得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宫廷剧,里面的诸多内容都值得耐人寻味。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吴三桂造反,买通宫中太监,一个细节就让他的阴谋未能得逞。

《康熙王朝》中有这样一个剧情,叛军打到了紫禁城,众多大臣正在商议决策,蜡烛将要燃尽,当取来新蜡烛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捻儿(蜡烛冒出来的芯),蜡烛点不着,遂大喊:“胡太医,当心太监作乱”。

发现这个致命细节的人就是周培公。那么周培公为什么能从蜡烛没有捻推断出太监要作乱?

我们看一下周培公生平经历就知道了,周培公原先只是一个官府小官员,往后一直升职,直至成为康熙身边重要的谋臣。

能从最底层做到康熙身边,周培公绝对是有胆量有智慧的,就拿他劝降王辅臣来说,只身一人前往敌人大本营。别人手握重兵,任何一个细节失误都有可能身死,但是他却成功劝降了,足以见得他勇谋兼并。



升职路上步步为营,这也造就了周培公为人谨慎小心,有胆有谋略,这也就不奇怪为何他能发现蜡烛的猫腻了。

因为宫中的东西都是制式,有规定有统筹,统一分配,不可能出现蜡烛没有捻的情况,周培公就是发现了这一点才说当心太监作乱。


逸闻轶事

作为康熙的近臣,对康熙下决心裁撤三藩,周培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试探吴三桂撤藩的真实度,提出了分三个步骤,只要吴三桂出云南,就代表撤藩成功,但这也是不可能的,三藩作乱,前明余孽造反早在预料之中,在当下时局动荡的情况下,能够镇定自如,从容应对,后带领家奴平了扰乱,这种能力,朝野上下为止惧怕,这也是在盛京老死的原因。历史证明,任何时候不能功高盖主,即使主人不杀你,也抵挡不住悠悠之口!最后,康熙为他守灵,也是对他的愧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