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为什么趋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人人都知道趋势很重要,人人都想追逐和把握住趋势,但在现实交易中,真正能够发现趋势并利用趋势来获利的投资者少之又少,无论在熊势还是牛势中,市场上亏损者仍然和别的状态下一样多。在趋势不明的情况下,我们盼望趋势的来临,然而趋势真正形成之时,我们却仍然一无所获,趋势表面上看对我们很重要,然而具体交易时却又难以利用,在具体交易时趋势似乎又毫无价值,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利用趋势呢?

理解趋势,首先就要知道趋势是由波动组成的。若你真的想追逐趋势,就一定要过滤无序的波动,放弃波动给你带来的理论上的利润机会,把波动当成无价值的价格运动来看,这要求你不能太注意市场价格的波动,使自己变得相对麻木一点,但同时却更加稳重一点。价格的上下波动会使你对市场的看法也上下起伏,过分关注波动就无法把握市场的主要方向。你可以寻找一些交易工具来把握市场的主要方向,而不是通过关注价格的运行来把握市场的主要方向。

我个人认为,均线和趋势线具有这种功能,这两种工具对趋势都具有很好的跟踪效果。均线就是弯曲的趋势线,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品种必须得用不同的均线,市场的不同状态必须得用不同的趋势线,它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过滤价格的无序波动,从而减少我们的错误交易。通过交易工具而不是通过注意价格的波动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市场的趋势,这一点至关重要!

耐的住寂寞、具有顽强的忍耐力也是把握趋势的重要因素。耐的住寂寞、具有顽强的忍耐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对市场具有深刻的理解基础上才产生的。我们已经知道趋势由价格的上下波动组成,价格的波动会使你的资金帐户也上下起伏,能否忍受住资金的起伏是你能否坚持趋势的重要因素。

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因为无法忍耐资金的起伏和价格波动的诱惑而提前从趋势这趟列车上下来的。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做对一把趋势相当困难,在做对之前我们都会经常犯错误,真正寻找到一次大的机会代价很大,所以一旦做上一把趋势就绝不能轻易出来,除非你的交易工具告诉你该离场了,否则就永远持有,能持多久就多久。要不然你前期付出的代价就难以弥补回来。

市场上真正有价值的交易机会很少,一年之中也就那么几次,甚至就那么一次,一旦提前放弃我们将一无所获。请注意,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对趋势的理解和运用,对于短线交易者和波段交易者并非如此。这也说明,追逐趋势者要学会放弃很多短线和波段交易机会,这再次要求我们要相对麻木一点。你必须要有相当明确的追求目标,即:

我只追求趋势利润,放弃波动机会!光这一点就足以使绝大多数投资者望而却步,这也就是为什么真正抓住趋势的人少之又少的原因。

做交易的人都知道要顺势而为,可是往往搞不清楚顺那个势?为何而为?

技术分析的核心手段需要交易者明白一些基本道理,其中一个就是要 通过技术分析解决交易的方向以及判断行情的级别。如果方向和级别定了,那么你的进出场时间框架上的依据也有了,报偿风险比基本就能确定了。这些都与时间周 期息息相关,无论你做的是中长期趋势跟踪还是短线波段交易甚至是日内超短线,都离不开这一核心问题,那么如何做到顺势?

我们经常会看到各个时间周期的走势是相反的,小周期中的趋势有时在大周期只是调整;小周期中趋势突破的失败可能是大周期调整结束的进场点。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把时间框架做一个简单的定义,以4-5倍时间差做一个独立的时间周期。

比如:一个月4周,一周5个交易日,一日有4小时,小时有4个15分钟。依次类推就有了周线级别、日线级别、小时级别、15分钟级别等。

我们以小时图为核心交易,把上一级别的日线图称为大周期时间,把15分钟图称为小周期时间。每个时间之间依次是连续的,做交易的时候主要关心上下两个时间框架的走势,切不可从月线图直接越过周线跳到日线图或者小时图去看。时间周期其实就是我们看待市场走势的一个模式。

打个比喻:周线图就好比望远镜,日线图就是走近一点看,那么小时图就是放大镜,15分钟就是显微镜了。

大小周期在同个图表上是怎样关联的呢?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

简 单来说,如果核心交易图表为小时图(60分),那么,小时图的20日均线的方向就是小时图的走势核心,也就是小时图级别的“势”,要想顺势的话,就不要和 本周期的20日均线方向相反。同样的道理,小时图上的5日均线就是代表15分钟图上的20日均线!小时图上的20日均线也就是日线上的5日均线。

说道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如何看上下周期之间的关系,什么叫顺势?如何顺势?

如果本周期和下一周期的趋势相同的时候,趋势就会相对流畅,可以按照这个原理找到价格在时间上的突破点,也就是价格变化的临界点。甚至可以从时间框架上简单的看出市场是否会引起震荡而做出规避。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有了以上认识,接下来说一个有关时间周期的基本原则:

一、大周期管着小周期,大周期没有走完,则小周期不会结束。

相对于大周期是周倜战略,而小周期则是具体行进路线。也就是说如果日线的走势没有走完,那么小时图最后还是会按照日线的方向继续前进。如果下一小周期是否也会支持?这样做会对你的交易信号起到最好的过滤,盈利的胜算也会大幅提高,因为你手上不可能有逆势单。

二、小周期的行情汇总成大周期走势。

如果小周期走势异常表现(运动方式和力度的强弱),会提前表现大周期可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小周期表现出特别的走势和大周期形成反差,而且走势走强,表现为斜率、K线力度、时间上的持续性,那么有可能导致趋势被反转。

想象下,如果大周期和小周期方向不一致时,如周线和日线发生矛盾,一般会发生以下现象:

1、震荡,相当于大小周期之间互相打架,表现为图表毫无趋势。

这个时候也可以称之为复杂行情,需要耐心等待,因为趋势交易者最麻烦头疼最容易产生亏损的就是这个时候,称之为形态或者不可交易期,也就是说价格的波动没有规律,无论带小周期上都不明显,无趋势。在这样的地方如果管不住自己做单往往容易反复止损。

2、下一级别进行调整,在调整完毕后继续按照原有趋势前进,也就是本级别的时间周期方向。

这个时候趋势再起,也就是我们的本交易周期的进场点或加仓点。低周期的调整我们一般不会离场,等他调整完毕后加仓。

3、引发更大级别调整,也就是导致自己交易周期的趋势发生改变。

比 如说:做小时线,那么15分钟图表现出一波和小时图相反趋势,而且时间长幅度大,导致小时图趋势改变(表现为小时图20日均线方向发生改变),这时候要注 意日线图,如果小时图发生突破失败或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往往就是上一个级别的进场点(日线级别的调整结束其实在多数时候,下一级别也就是15分钟图表会出现 和日线级别相同方向趋势,而且力度大、速度快)。

4、直接导致大周期级别趋势反转。

我们如何提前知道会发生以上现象,并及时作出仓位调整?

首 先看小周期的具体前进的运动方式,具体表现为运动的斜率(速度),K线的形态(力度),量能的配合和动能(每单位量对价格的影响,也就是加速度),这些都 能体现在行情的强度、力度和后续的延续性。调整点的出现往往会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某些特征,在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和空间节点上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这个将 涉及到形态和趋势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后将详细说明此问题。

当你知道时间框架对价格波动的影响之后,就可尝试交易,首先要看大周期(日线),目的是:

1、 确定大方向,只有大方向配合,行情才能走得更远更顺(新号过滤,等待入场机会)。

2、 日线中的复杂调整,在周线上表现得很有规律,明确了总体战略的方向。(交易周期和形态尽量回避)。

3、 日线中的调整,可能在周线上表现为1-3根K线,这样便于及时入场,也有利于保有现有仓位。(判断调整级别,以及量化)。

4、 如大周期不配合,缩小时间框架或减少预期。(大小周期区别对待)。

看小时图(60分钟)的目的:

1、 日线调整浪结束后的趋势,在小时线中会提前反映,对已走出趋势,找到及时精确的进场点。(也就是大顺、中逆、小顺,总结为:见大做小,势先价后。)

2、 观察调整运动方式,确定是否正常。(时间和空间结构是否正确正常,需以后具体解释)

3、 进场后,如果市场走出趋势,用小时图的峰谷做防守位。

很多时候交易的时间周期,顺大势逆小势!大周期找方向,大周期往往预示着大资金量,已然形成的走势惯性;小周期找点位,行情很少会直接上涨或下跌,市场的参与者有套牢盘止损,获利出局盘,有持币观望伺机而入者,有获利加仓,有亏损补仓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行 情走势曲曲折折,如果你恰好在趋势启动前后乘车,那么恭喜你,你是幸运的!不要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冲昏头脑而出场!判断大势未变的情况下,应该在行情周 期的时间果断加仓,如果做反了回调恰巧正式你逃命的最佳时机!二八定律是放之四海的铁律,除了做高频,一般是80%的钱20%单子赚钱,亏损时也是80% 的钱20%单子亏!你可以平均每次只亏多少认赔,决不能认赚多少离场!贪婪无罪,适者生存!

做交易做的是高抛低吸赚取差价,现在涨还能涨多久?现在跌还能跌多久?值不值得赌一把?交易的未来行情走势,但是你的未来又有多远?

操盘结构图解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上升趋势五浪失败

失败五浪又叫做衰竭五浪,上升趋势五浪失败指的是在股价上升趋势途中,五浪上涨幅度未能向上突破三浪的高点。便反转向下进入下一个A、B、C三浪下跌循环。如下图:

上升失败五浪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从上图看,失败五浪似乎走的不是五升三跌循环走势,而是相反的三升五跌八浪循环,似乎大的上升趋势由1浪、2浪和3浪共计三个上涨波浪组成,大的下跌趋势由4浪、5浪和A浪、B浪、C浪共计五浪下跌组成。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将该图形定义为失败五浪,而不是将该图形3浪高点之后到C浪结束的整个五波下跌定义为针对上升3浪的A波回调呢?如下图划分定义难道不可以吗?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答案是失败五浪按照上图的划分方法肯定不行,因为划分数浪有一定的基本规则,无论上升趋势或下跌趋势,凡是推动浪无论级别大小都应当是5浪结构,凡是调整浪均为3浪结构。

而1、3、5为推动浪,2和4为调整浪,上图中下跌趋势1浪包含3个子浪定义为推动浪和2浪包含5个子浪定义为调整浪,显然是违背波浪划分规则,肯定是不对的。更别说4浪反弹的高点向上超越了1浪的低点。更违背了波浪规则的铁律。

那么能不能把下跌趋势途中的1浪到3浪定义为针对上升趋势3浪的回调,看做是回调4浪包含的A、B、C三波回调呢?如下图: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答案肯定也不是不行的,回调4浪虽然内部包含A、B、C3个回调子浪是对的,但是回调中的A浪和C浪应当是推动浪,包含下一级别的5个子浪结构,而B浪为调整浪应当包含3个子浪结构,上图A浪推动包含3个子浪,B浪调整包含5个子浪,显然也是违背了数浪规则。一步错,则步步错,如果按照上图划分定义,4浪之后再划分5浪,更是错上加错,甚至数都无法数下去了。

观察上升失败五浪的技术图形,其实上升失败五浪就是一个标准的双顶形态,3浪的高点组合成双顶的第一个头部,失败5浪高点组合成双顶的第二个头部,夹在中间的回调四浪低点刚好组成双顶的颈线。

下跌趋势失败五浪

下跌趋势五浪失败指的是在股价下跌趋势途中五浪下跌幅度未能向下跌破三浪的低点。便反转向上进入下一个新的上涨循环,图形上下跌失败五浪和上涨失败五浪刚好相反,如下图: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观察下跌趋势失败五浪的技术图形,其实下跌失败五浪就是一个标准的双底形态,3浪的低点组合成双底的第一个底部,失败5浪的低点组合成双底的第二个底部,夹在中间的4浪高点刚好组成双底的颈线。

有意思的是,在实战中,牛市上涨末端上升趋势五浪中包含的子浪5。也就是五浪5极容易走失败五浪,形成股价高位的头部双顶。而实战中的熊市末端五浪失败形成双底的概率明显较低。

揭秘失败五浪形成原因

以上升趋势失败五浪为例,通常情况下,上升趋势五浪均会向上突破三浪的高点,完成较为标注的五浪上涨行情。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五浪虽然内部也包含下一级别的5个子浪结构,但股价上涨幅度却未能向上突破三浪高点,便反转下跌,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三浪出现延长,涨幅过大所致。

当实战中发现3浪出现延长,上涨幅度大于1浪上涨幅度两倍以上时,针对3浪疯狂上涨的调整浪4浪通常情况下也会出现深幅调整现象,一旦这样的组合走势出现,也就为失败五浪的形成创造了客观条件。另一个5浪失败的原因就是五浪末端未创三浪新高时,突然遇到利空打压,勉强完成内部五个子浪结构后,反转下跌,走出图形上的五浪失败衰竭。

股票的生命之操盘线

深度解剖趋势交易

第一张图:趋势跟踪体系图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道:从市场、技术、人三个角度来理解整个交易。

术:由拐点->波段->趋势->仓位,最终整合到一张图,形成趋势跟踪的技术体系。

法:从怎样进场?何时操作?怎样操作?操作对象?四个方面制定了纪律,保证交易的执行。

器:由均线、ATR、MACD、BOLL等指标来辅助趋势跟踪的操作。

第二张图:交易流程图

有了成熟的趋势跟踪系统,我们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来进行交易:

制定交易计划->等待拐点形成->执行交易计划->

整个流程也就三个步骤:订计划->等待->执行。

其中正如课前所分析的,每次订计划和执行的时间也就1分钟左右,所以交易的大部分时间就两个字:等待;所以交易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所以交易是一件很轻松,但又很无聊的事.

上面说的趋势跟踪的三步走流程,可以画成一张图,就是趋势跟踪交易流程图。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第三张图:趋势跟踪技术核心图(葛兰碧八大法则)

交易计划包括试探、建仓、加仓、减仓、清仓等,怎么制定交易计划,可以根据下面这张葛兰碧八大法则图来制定。

交易计划包括试探、建仓、加仓、减仓、清仓等,怎么制定交易计划,可以根据下面这张葛兰碧八大法则图来制定。

永远也看不厌的股市交易文章,股市里赚钱的三种人!

做T主图指标公式

DRAWGBK(1,RGB(0,0,0),RGB(0,0,0),0,'019',0);

资金流入:=SUM(IF(C>REF(C,1),V,0),FROMOPEN),STICK,COLORRED;

资金流出:=-SUM(IF(C

资金出入:=资金流入+资金流出,COLORSTICK;

资金流量:=资金出入,COLORFFFFFF,LINETHICK1;

资金比:=资金出入/SUM(V,FROMOPEN)*100,COLOR00FFFF,LINETHICK1;

资金流量比:=IF(资金比>=0,(资金比+100)/2,100-ABS((资金比-100)/2));

增强流量比:=IF(资金流量比>50,资金流量比,50);

攻击量:=((HSL*0.50+(REF(HSL,1)*0.33))+(REF(HSL,2)*0.17))*SUM(C,FROMOPEN)/FROMOPEN;

攻击量A:=SUM(IF(C>REF(C,1),攻击量*V,0),FROMOPEN),COLOR0000FF,LINETHICK0;

攻击量B:=-SUM(IF(C

攻击流量:=攻击量A+攻击量B,COLORSTICK;

NOTEXT攻击线:=攻击流量,COLORYELLOW,LINETHICK1;

攻击比:=攻击流量/SUM(V,FROMOPEN)*100,COLORRED,LINETHICK1;

资金攻击度:=IF(攻击比>0,(攻击比+50),100-ABS((攻击比-50)));

攻击度限制:=IF(资金攻击度>100,100,IF(资金攻击度<0,0,资金攻击度));

增强攻击度:=IF(资金攻击度>50,资金攻击度,50);

开始攻击:=CROSS(攻击流量,0) AND (C>REF(C,2) OR (资金流量>0 AND 资金流量>攻击流量));

开始攻击量:=CROSS(攻击流量,0) AND C>REF(C,2) AND V>LLV(V,3)*3;

Q:=250;

高点:=HHV(C,Q);

低点:=LLV(C,Q);

最高:=CONST(高点),NODRAW;

最低:=CONST(低点),NODRAW;

轴差:=最高-最低;

中价轴:=(最高+最低)/2;

HL3:=(100-0)/2*1.3;

HL4:=(100-0)/1*1.3;

中间价轴:=(50-HL3)*轴差/HL4+中价轴;

平安轴:=(中价轴+中间价轴)/2;

BGTYU:=IF(DATE<=1150530,1,0);

GHYJKU:=BETWEEN((CLOSE*BGTYU)/(SUM(AMOUNT,BARSCOUNT((CLOSE*BGTYU)))/SUM(*100,BARSCOUNT((CLOSE*BGTYU)))),1.05,0.95);

VBNH:=IF(GHYJKU=0,MA((CLOSE*BGTYU),BARSCOUNT((CLOSE*BGTYU))),(SUM(AMOUNT,BARSCOUNT((CLOSE*BGTYU)))/SUM(VOL*100,BARSCOUNT((CLOSE*BGTYU)))));

起动线:=EXPMA((CLOSE/VBNH),20)*1,COLORYELLOW,POINTDOT;

主力线:=EXPMA((CLOSE/VBNH),60)*1,COLORMAGENTA,LINETHICK2;

散户线:=EXPMA((CLOSE/VBNH),120)*1,COLORGREEN,LINETHICK2;

限制起动线:=起动线*中间价轴;

限制主力线:=主力线*中间价轴;

限制散户线:=散户线*中间价轴;

主散MIN:=MIN(限制主力线,限制散户线);

{分时转强:=主散MIN>金龙线 AND ((LONGCROSS(限制主力线,金龙线,2) OR CROSS(限制主力线,限制散户线)) OR (限制主力线>限制散户线 AND LONGCROSS(牵引线,金龙线,2)));}

DRAWBAND(限制主力线,RGB(250,125,0),限制散户线,RGB(0,100,250));

STICKLINE(起动线

STICKLINE(起动线>主力线,限制起动线,限制主力线,1.0,0),COLORFFFFFF;

STICKLINE(VOL>EMA(VOL,60) AND 起动线>主力线,限制起动线,限制主力线,1,0),COLORFF00FF;

STICKLINE(VOL>EMA(VOL,30) AND 起动线>主力线 AND 起动线>1.01 AND 起动线>REF(起动线,1),限制起动线,限制主力线,1,0),COLOR00FFFF;

主力:限制主力线,COLORFFFFFF,LINETHICK1;

分时均价线:SUM(C*V,240)/SUM(V,240),COLORYELLOW,LINETHICK2;

追击涨停:=限制散户线>分时均价线 AND CROSS(C,限制散户线);

拉升量:=IF(C>REF(C,1),VOL,0);

昨拉升最高值:=CONST(FINDHIGH(拉升量,FROMOPEN,240,1)),LINETHICK1,COLORMAGENTA;

今拉升最高值:=CONST(REF(HHV(拉升量,FROMOPEN),0)),COLORYELLOW,NODRAW;

攻击力度:=今拉升最高值/昨拉升最高值,NODRAW;

TT:=BARSCOUNT(C);{取得有效收盘价}

均价黄:=SUM(C*V,TT)/SUM(V,TT);{分时均线的取值}

量两步:=MA(V,5)>REF(MA(V,5),1) AND REF(MA(V,5),1)>REF(MA(V,5),2);

价两步:= C>=REF(C,1) AND REF(C,1)>REF(C,2);

价上岗量破5:=C>均价黄 AND V>MA(V,5);

量起爆:=V>=REF(V,1)*1 ;

价创新高:=C>=HHV(C,0);

量创新高:=V>=HHV(V,0);

对昨日涨幅:=(C/DYNAINFO(3)-1)*100<=2.50;{涨幅控制2个点以内}

每日一点:=量两步 AND 价两步 AND 价上岗量破5 AND 量起爆 AND 价创新高 AND 量创新高 AND 对昨日涨幅;

{计算收益、已爆分钟}

VV:=BARSSINCE(每日一点)+1;

首次起爆价:=REF(C,VV-1),NODRAW;

今天收益:=(DYNAINFO(7)-首次起爆价)/首次起爆价*100,NODRAW;

流通盘:=CAPITAL*100/100000000,NODRAW;

起爆时间:=REF(TIME/10000,VV),NODRAW;

已爆分钟:=VV-1,NODRAW;

{画出底线和红球}

首次起爆量:=REF(VOL,VV-1);

STICKLINE(FILTER(CROSS(拉升量,昨拉升最高值),30),最低+轴差*0.83,最低,1,0),COLORCYAN;

DRAWICON(FILTER(CROSS(拉升量,昨拉升最高值),30),最低+轴差*0.83,27);

DRAWTEXT(FILTER(CROSS(拉升量,昨拉升最高值),30),最低+轴差*0.83,'∠量突破'),COLORCYAN;

STICKLINE(FILTER(每日一点,30),最低+轴差*0.75,最低,1,0),COLORGREEN;

DRAWICON(FILTER(每日一点,30),最低+轴差*0.75,13);

DRAWTEXT(FILTER(每日一点,30),最低+轴差*0.75,'∠起爆'),COLORGREEN;

DRAWNUMBER(FILTER(每日一点,30),最低+(C-最低)/2,首次起爆价),COLORWHITE;

{DRAWTEXT_FIX(每日一点=1,0.00,0.10,0,'当起爆突破时:20线上行+日价K线突破+日K线量起爆更好+估换手小于10%更有效'),COLORMAGENTA;}

TA:=BARSLAST(TIME=100000);

TC:=REF(HHV(C,0),TA+1);

TV:=REF(HHV(V,0),TA+1);

ZF:=C/DYNAINFO(3)<1.05;

XG1:=CROSS(C,TC) AND V>TV AND ZF,COLORWHITE;

TA1:=BARSLAST(TIME=110000);

CC1:=REF(HHV(C,0),TA1+1);

VV1:=REF(HHV(V,0),TA1+1);

ZF1:=CC1/DYNAINFO(3)<1.05;

XG2:=CROSS(C,CC1) AND V>VV1 AND ZF1,COLORYELLOW;

突破:=XG1 OR XG2,COLORRED;

STICKLINE(FILTER(突破=1,15),最低+轴差*0.60,最低,1,0),COLORWHITE;

DRAWICON(FILTER(突破=1,15),最低+轴差*0.60,17);

DRAWTEXT(FILTER(突破=1,15),最低+轴差*0.60,'∠分时突破'),COLORWHITE;

STICKLINE(FILTER(开始攻击量=1,15),最低+轴差*0.45,最低,1,0),COLORMAGENTA;

STICKLINE(FILTER(开始攻击=1,30),最低+轴差*0.30,最低,1,0),COLORYELLOW;

STICKLINE(CROSS(EXPMA((CLOSE/VBNH),60),EXPMA((CLOSE/VBNH),120)),最低+轴差*0.15,最低,1,0),COLORCYAN;

DRAWICON(FILTER(开始攻击量=1,15),最低+轴差*0.45,24);

DRAWICON(FILTER(开始攻击,30),最低+轴差*0.30,23);

DRAWTEXT(FILTER(开始攻击量=1,15),最低+轴差*0.45,'∠攻击量'),COLORMAGENTA;

DRAWTEXT(FILTER(开始攻击,30),最低+轴差*0.30,'开始攻'),COLORYELLOW;

DRAWTEXT(FILTER(CROSS(EXPMA((CLOSE/VBNH),60),EXPMA((CLOSE/VBNH),120)),30),最低+轴差*0.15,'★迹'),COLORCYAN;

DRAWICON(FILTER(CROSS(起动线,1.01),30),限制散户线,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