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说过“红旗河”的吗?

dayu23

时至今日,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40亿亩,占到国土面积的27.8%。西北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素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却难以惠及青藏高原北坡的西部地区,仅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每年就有超过3000亿立方米的水流出国境,至少相当于六条黄河。如何将亚洲水塔之水调入我国西部广袤的干旱地区?

如今西部调水已经有了着眼大生态、大格局、大战略的全新思路和方案,一条另辟蹊径,匠心独运的调水线路将出现在我们眼前。

这是一条沿着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进入新疆的环线。它大胆而巧妙的绕过了莽莽高原,避开生态脆弱区域,将丰沛的水源送到中国最干旱的区域,一举改变中国的生态格局,这就是红旗河工程。

红旗河工程,是一个完全具备现实可操作性的宏伟设想。


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沿途取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进入怒江;借用怒江河道自流60公里后,经遂洞进入澜沧江;借用澜沧江河道自流43公里后,经隧洞进入金沙江;借用金沙江河道自流97公里后,以隧洞、明渠和水库的相结合方式,依次经过雅垄江、大渡河、闽江、渭河、黄河,然后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全程6188公里,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万分之2.10。

为惠及更多地区,设计了三条支线,通向延安方向的“红延河”,通向内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风河”。红旗河三条支渠均是基于相关区域地理特点的最优选择。

红旗河的设计,借鉴了都江堰和红旗渠的宝贵经验,通过逐级进行综合调配,向西北众多缺水地区进行补水。红旗河沿海拔2000米左右等高线进行设计,避免了高寒施工,给工程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避免了超级水坝、超长隧洞、跨河引水渡槽等超大型工程,完全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完成。同时,具体输水方式细节等方面,留有充分的弹性,为后期调整优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红旗河,巧妙的沿一、二级阶梯过渡带进行规划设计,有效的避免了对青藏高原、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造成破坏,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隧洞工程,减少对沿线地表环境的影响。基于现有路线的输水能力和水源地情况的分析,预计年调水量可达600亿立方米,仅占主要河流取水点总量的21%。

红旗河实施后,将改善西北生态环境和局部水汽循环,有利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并串联起了西南诸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诸河,形成了统一的大水网格局,辐射影响全国70%以上国土面积,将有效解决中华大地的干旱问题。

可以想见,红旗河工程必将实现“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美好愿望!红旗河工程也必将再一次震惊世界!


听泉烹茶

可以说,如果到现在还没听说过红旗河,至少说明不关注时事。虽然现在红旗河还处于专家学者课题阶段,但其引起的话题度却非常热,一时成为讨论热点。既然你这样问了,我就简略说下吧。

红旗河构想的起点是为了解决西北生态问题,重点是水资源问题,从而进一步拓宽我国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个由多位院士和数十位教授等组成的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西部调水线路——“红旗河”。(如上图)

按照构想,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开始,沿着青藏高原的边沿连通中国大江大河上游,调水至宁夏、甘肃、内蒙、新疆等缺水地区。其最大特点是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进入新疆的调水环线。


课题组专家组组长王浩表示,红旗河起点选在雅鲁藏布江海拔2558米的地方,采取山区打隧洞、平原开明渠、河道之间用水库等方式,可实现全程自流。因沿青藏高原边缘,也避开了脆弱的生态区域

方案设想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和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取水,主线先从雅鲁藏布从江开始,分别流经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白龙江;再由白龙江经过黄河流域的渭河、洮河并进入刘家峡水库;再绕过乌峭岭进入河西走廊,然后进入西北诸河。

除主线外,课题组还设计了三条支线。分别为红延河,最终到陕北;漠北河,最终到密云水库;春风河,最终到哈密盆地。

澎湃新闻采访王浩资料,他认为工程一旦实现,西部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从荒漠变成“绿洲”。


老杨狼

除了以前提到的问题以外,今天再补充两点。一、这条人工河处在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之间的斜坡上,与沿途经过的绝大多数江河、山谷呈垂直交叉,是我国河流冲刷、塌方及泥石流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其所跨过的千沟万壑中的任意一处,随时都可能形成远大于唐家山堰塞湖的破坏力。二、总体来看,此人工河是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从相对高温区流向低温区,从冬季无寒潮地区流向寒潮肆虐地区,在气温最低的季节,有可能形成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约2000公里长的河面封冻,人工河的两岸岸基大不相同,不靠山的一侧极易破溃,是绝对不可以炸冰除凌的,当凌讯到来时该怎么处理?三、这条人工河串通了沿途的所有江河,自然河流下游的用水都会有所影响,他们的用水需求各不相同,可谓众口难调,在严重缺水的季节,沿途饥渴难耐的人们会不会服从有关部门的集中统一管理,会不会出现极少数人为争夺水源铤而走险的情况?这也是一大挑战。

假设工程建设费用由全国人民分摊,但建成后年均运行维护费用估计不会少于千亿,这笔费用该由用水方来承担了吧,也就是说南疆的一千多万人口每年需负担人工河的维护费用,不少于人均一万元。

也许工程技术难题都可以解决,但最终投入有多大,到底值不值,大家有没有考虑?

据说此项“伟大”的设想已吸引了好多名院士参与规划论证,广大吃瓜群众更是热情高涨,但这项傲视全球的超超级工程也绝非儿戏,决策不可不慎!

本言论仅因个人兴趣而参与交流探讨。如果能勉强入你法眼,请您赐一个赞!


金沙碧浪1

艺高人胆大!国强敢改天?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大投入定有大回报!愿科学能够更好的造福人民!愿祖国更加富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