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別人賭運氣吧,這本書教你怎麼贏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幾年前,創新創業熱的時候,有一本書特別火,叫《創新者的窘境》,裡面提出的“顛覆性創新”理論,風靡一時,至今餘溫仍存。在美國,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安德魯·格魯夫等人都極力推薦。後來中文版出版,周鴻禕、羅振宇、俞敏洪也是經常在演講裡引用他的觀點。

尤其周鴻禕,他說他遇到困難的時候,經常會再把這本書拿出來學習,找答案。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哈佛大學商學院商業管理學教授、Innosight公司創始人、兩次獲得“麥肯錫獎”的“顛覆性創新之父”——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幾年間,iPhone推出了第十代,而諾基亞倒閉了;手機攝像頭都能高達2000萬像素了,而科達宣告了破產。克里斯坦森這位大神也從當年的助理教授化身為了“創新大師”。

期間,創業者源源不斷,實踐顛覆性創新理論的人前仆後繼,然而,勝利者屈指可數。當年陷入窘境的創新者,如今似乎陷入了新的窘境,結果就是——更囧了。

他們大浪淘沙,如今看看鏡子中滄桑的面孔,摸摸頭頂上後退的髮髻線,感嘆:

我搞創新,設計了這麼多款產品,沒有一款賣出去,運氣不好啊!

我搞創新,開發了這麼多功能,沒有一個被認可,運氣不好啊!!

我搞創新,提供了這麼多種類的服務,沒有一個受歡迎,運氣不好啊!!!

克里斯坦森再也坐不住了,拍案而起:你們這就是與運氣競爭,撞大運啊!

看著身先士卒、哀鴻遍野的創業領域,克里斯坦森痛定思痛,一定要為他們設計良方,救創新者於水火!

終於,他帶著自己的新作《與運氣競爭:關於創新與用戶選擇》殺回創新理論界,帶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不緊不慢地說:顛覆性創新啊,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它有個前提條件,我反覆驗證了20年,剛剛才整明白。

此前的創新者已哭暈在廁所……

大神繼續說:創新很多,但大都選錯了方向。你沒有選對創新點,就會在錯誤的方向上,那是越努力越孤單,越創新越跑偏吶。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顛覆性創新理論的確告訴我們了什麼樣的創新能成功,但它沒有告訴我們該去哪裡尋找創新之處。如果說《創新者的窘境》裡的“顛覆性創新”理論解釋了企業應該如何創新,那麼《與運氣競爭》提出的“需要完成的任務” 理論就是幫助我們找到需要顛覆的痛點,也就是創新什麼。

偉大的現代營銷學奠基人西奧多·萊維特(你可能不認識他,沒關係,我也不認識),說:

任何想要買一把鑽頭的人,都不是真的想要擁有一把鑽,而是想要一個孔。多麼簡單的道理,想創新,你得知道用戶買了你的產品去做什麼,他們到底需要解決什麼問題,也就是他們“需要完成的任務”。

一款產品或服務,和用戶產生聯繫,分為兩步:第一是購買,第二是使用。很明顯,第二步才是關鍵。然而,現在企業關注的,大多是產品的功能和銷售情況,卻沒有真正瞭解用戶買完之後,到底是為了什麼、在什麼情況下使用它。這就必然存在問題。

這就像是在上面的例子中,你把鑽頭設計得再便宜輕便、美麗大方,也不會有人為此把家裡的牆打成蜂窩煤!

真正和你展開競爭的並不是同類型的其他產品(比如另一個品牌的鑽頭),而是根本“不購買”(問鄰居借個鑽頭打個孔就好了)。

Uber就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你以為和出租車公司競爭的是另一家出租車公司嗎?

並不是,乘客能有多在意打到的車是哪一家公司的呢,他們無非是想要比較舒服體面地從A點到達B點,真正和出租車公司競爭的對手是:乘客可以選擇坐公交車去,或者搭朋友的順路車去。針對用戶真正需要完成的任務,Uber服務應運而生。後面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不再贅述。

總之,不瞭解用戶的需求(需要完成的任務),你的產品就不可能賣得好。你會找錯競爭對手,更不可能挖掘出什麼潛在用戶。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用戶真正想要的東西,為什麼就這麼難弄明白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用戶是盲目的。人們對於自己想要的產品,其實很難說清楚,而且普通人的視野有很大的侷限性,他們最多隻能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提出我還想要什麼。

就像亨利·福特所說,如果當年他去問顧客需要什麼,顧客一定會說想要“一匹更快的馬”。而他,發明了汽車。

第二,數據是不可靠的。一個人購買了你的產品,他的自身信息有很多,包括年齡、性別、工作、住所等等,到底是哪一個因素促使他最終購買了你的產品,很難看出來。

這就像是,即使每天下午女性多購買人造黃油而不是普通黃油,你也無法判斷這是否因為她們想要為家人做更健康少脂的晚餐。就像納特·西爾弗在《信號與噪聲》裡寫的,冰激凌銷量和森林火災在夏日出現的概率都更高,之間存在關聯,但是這並不代表二者具有因果關係,買冰激凌又不需要點火。

對此,《與運氣競爭》裡就說了,你要比用戶更瞭解用戶,發現他們有什麼需求解決不了,正在勉為其難地使用一種並不太滿意的解決方案,這就是你的機會啦!對於具體的洞察方法和操作呢,書裡有詳細地解答。

克里斯坦森說,《創新者的窘境》他寫了7年,而《與運氣競爭》他和同事們一起研究了將近20年。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需要完成的任務”理論經過不斷地論證和試錯,最終形成的體系有它清晰的適用領域和實用方法。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內容,這本書還解釋了什麼是真正的“任務”、什麼是真正有效的數據、什麼是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整合等。

它能幫助創新者解決面臨的多重問題,包括如何避免將關注點從“幫助用戶完成任務”轉移到“為自身完成任務”上、如何避免死磕數據、如何展開用戶洞察、如何利用用戶視角,等等。

克里斯坦森和他的同事們花了20年來蒐集證據,為的就是讓大家將時間、精力和資源準確投入,創造出你提前就知道用戶渴望使用的產品。把靠運氣吃飯這條路留給別人吧。

近期好文推薦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相關書籍推薦

《與運氣競爭》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著丨2018.5

-End-

2018.5.22

近期新書一覽,點擊書封即可看到有關內容!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让别人赌运气吧,这本书教你怎么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