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考古队的传统除了喝酒,还有养狗」?

张兴雨

考古工地有三宝,抽烟、喝酒、打飞机。


上面的是在戏谈,其实在反应考古工地的无聊乏味。考古其实是比较枯燥的事情,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因为工作的内容比较枯燥。我就给大家讲讲考古的一些内容吧,就当一乐子。

Δ配图

考古并不像外外界人所说那样,都说考古是带有考古工作证的盗墓贼,然而我国考古是保护性发掘。由于建筑工地或者盗墓的原因,为了保护文物。对古墓一般是不发掘,一是为了保护文物,二是为了想给子孙后代留东西。

考古除了专业的工作人员外,大部分都是一些施工队,在编制之外。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学校教育,但是实战经验非常的丰富。很多的文物,只要稍微一搭眼,就能看出来真伪。

Δ配图


考古不像是《考古笔记》这么神,什么分金定穴之术。考古只不过是很枯燥的内容,而且考古很辛苦。最大的问题是害怕脱水,需要不停的喝水,或者多吃些含盐量高的食物。

而提出的问题里面,喝酒还是很可能。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需要应酬。今天来个领导视察,明天请些编外人员挖掘工地。难免事前事后都要请人吃吃饭,要不然事情不好办。而且考古比较枯燥,是个长时间的活计,无聊的时候喝点酒,吹吹牛逼打发时间,换换脑子。


Δ狗

至于养狗也有可能,因为考古工地一般人比较多。为了给这么多人解决吃饭问题,一般都是大锅饭,没办法用小灶。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做多,做多了倒了可惜,不如养一只狗。每次换个工地,都要带着这只狗处理剩饭剩菜。


史之策

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已是考古的门外汉了,这辈子估计不会再去工地了,今生也不会有机会养狗了。

因为专业实习,有机会在湖北农村待了半年,因为当时我们学校“抓作风”比较严重,没有体验过大口吃酒,但是工作站里养了两条狗。

一只纯黑色,毛色发亮且硬,獠牙很长,半人高。有点狼狗的意思,师兄妹打趣的时候猜测是中华田园犬和某条过路狼狗的混血。只看外表,很能震慑人。可能是看上去有点冷若冰霜的意思,所以大家给他取名“冰冰”,我遇见冰冰的时候,他已经两岁了,是上一届师兄师姐的“弃儿”。学生来了时,他在工作站,学生不在时,他跟着房东太太,好吃好喝,但是师兄说他是没有编制的,正宗的考古狗可是带编制的呢~

另一只近似纯白色,软软的,小小的,和冰冰在一起时,整个一人畜无害的软妹儿,其实他很坏,是实打实的狗生“绿茶”狗,每次和冰冰在一起时,虽然他个头不及冰冰半身高,却从来没有吃过亏。

冰冰和小白这辈子大概只有两种兴趣爱好,一种是叼衣服,另一种是吃鸡,真的是吃鸡。

阿姨总是让我们随手关门,因为只要我们不关门,一定会有鞋子袜子被两条狗叼的院子里到处都是,比起这个,吃鸡最为致命。

据说冰冰曾咬死数只鸡,工地赔给农民好几百了,冰冰咬鸡并不是想吃,他咬了鸡,叼着给师兄们看,有点邀功寻赏的意思,每次都会被打,他却屡试不爽,最后师兄把他圈养在院子里。后来小白来了,再后来我们来了。我曾在夜晚见这两只狗狗把脑袋塞在大门缝看路边的大妈跳广场舞。

每次下工时,刚靠近工作站的院子,冰冰和小白就开心的蹦蹦跳跳,摇头晃脑。有一次不同。

冰冰和小白都不见了,阿姨说他们偷溜出去,肯定要去吃鸡,估计要被人打死了。师兄一口一句“活该,打死他”却又为这不争气的狗担心,最后大家都出去找了,记得从下工的黄昏一直到天黑。

师兄们要放弃了,他两屁事没有的回来了,呵呵,第二天一农妇冲到院子里打冰冰,师兄说,随便打,那个傻家伙在院子里狂跑,农妇没办法,看到躲在屋檐前看冰冰受虐的小白,“还有你这只狗!”

再后来,冰冰不见了,听说是曾主任送走了,师兄开玩笑时说,卖了!大家都不知道冰冰去哪里了,同门师兄弟每次都会提到冰冰,“什么时候杀,分条狗腿啊”。

那次我们离开时,基地就只剩下一个师兄和小白了。


考古班二愣子

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这个可以说一说哈。因为学校和工作单位的关系,北方和南方的考古工地都呆过,所以对考古工地上的事儿还是比较了解的。

首先说说喝酒吧,所有的考古队都喝酒,这绝对是事实。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考古队清一色的大老爷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最重要的娱乐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打打扑克了;另一方面,考古队要请外面的技工,技工都很能喝酒的,再加上当地的领导干部经常来工地,也得喝酒。可以说,喝酒是一个考古队员的基本素质,这么看我是很没有素质的考古队员啦,因为我在工地上滴酒不沾。

养狗这一点我倒是没有听说过,或者是我参加的工地没有过,毕竟现在的工地大部分都是1至3个月之间,如果是勘探的话更是要不停的走,养狗没有什么用,而且时间短。如果要指望狗来看家看工地的话,也没用的,考古队自身资产并不会比工地附近的居民好很多,这里真不是哭穷,现在考古工地的物资设备购买要求很严格,不可能配备上档次的好东西。如果是看工地的话,大部分工地上的出土物和文物都会在发掘记录之后提取带走,如果是大型的需要持续发掘的遗迹或墓葬的话,那就需要专人看守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考古与狗没有什么联系,我参加的几乎所有的工地都要与狗打交道,考古队经常剩饭,全村的狗都会在门外等着,有的时候趁着你不注意就溜进来了。还有些民工会带着自己的狗来工地,我们也经常逗逗狗。至于那些用狗找墓葬或者养了狗吃的就有点扯了。

最后总结一下吧,考古工地酒少不了,这个狗也是肯定有的。


古生物探索

曾有考古界的某老教授说过,“考古人就是要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喝酒怎么干考古”。当然,我是不太赞同的,不喝酒的考古人也有很多,当然大多数的考古人还是会喝能喝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如很多人说的考古野外工作是相当枯燥乏味的,长时间在野外工作,需要喝点酒缓解压力和烦闷,另一方面,晚上一起喝酒也给了考古队员们互相交流的机会,让大家彼此更了解。



其二,考古人喝酒很多时候是不得不喝的,若说缓解压力,现在网络发达,很多考古人可以选择吃鸡或者农药,大家晚上没事的时候开个黑,不比喝酒爽快?但是,很多时候喝酒是被迫的,要和村支书,地主谈发掘赔偿,得喝酒;有领导来视察,参观,得喝酒;兄弟单位或者其他同行,来交流学习,得喝酒……总之,中国酒场的文化在考古工地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至于养狗,考古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有些人认为的什么黑狗血辟邪啥的,都是瞎扯,养狗最重要的是看家护院,考古队驻地一般里发掘工地都有一段距离,队员们白天去工地工作,驻地的安全就交给汪星人了,还能为考古队解决剩饭剩菜,一举两得。



当然,还是想开头说的那样,本人是不赞成考古工地喝酒的,特别是那些上述中不得不喝的酒。希望那种谈事在饭桌上,交流在酒杯里的传统越来越少,喝酒对于干考古而言真的可以没什么必要。


北大炉炉

考古队的人出门常带的家伙事儿,除了考古专业的工具外,考古队经常会带一些烈酒,公鸡和狗。



为什么呢?其实挺有趣的,考古队带一些活物是有渊源的,因为有时候考古队员要下到地下去哈

而心理上大家都知道,黑狗血和雄鸡这些是驱邪的,所以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以前下地下去到里面,有些房间是属于封闭房间,而雄鸡这些动物比人矮,二氧化碳等气体比氧气重,如果里面有有害气体或者缺氧,这些动物就会先人产生情况,而这时候人跑出去还来得及。


带上狗狗同时也是因为考古队常年在深山老林里待着,带个狗狗吧,除了开路带队驱赶野兽外,偶尔还能捕个野兔子野鸡什么的打打牙祭。

而烈酒毕竟地下湿气重,有湿邪,烈酒去湿。


所以狗狗真的是人类的好朋友,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它们总能帮上人一把!

更多宠物咨询,有趣故事,关注宠物咖啡吧


宠物咖啡吧

考古队的人肯定都会很闷,工作性质就是这个样,有发掘的墓葬就在那蹲着挖土,清理文物,我之前的梦想就是当个考古学家,不能说学家吧考古人员。

其实也不能说除了喝酒就是养狗了,考古人员喝酒可能也是忙完之后解解乏毕竟是累了一天,他们的工作量一忙起来可不小,喝点小酒也不为过,在就是编外人员很多,忙完一天请人吃顿饭,喝点小酒也在常理之中。在就是有墓葬需要保护性发掘他们肯定很忙,没有的时候也就是对文物进行保护清理,枯燥无味是正常。

养狗的话我感觉是最正常的了,狗的嗅觉灵敏对一些生物也都有先感知的能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提示提示危险,万一有什么东西埋在下边或者在下边安了家,有条狗多好。

做这一行的男多女少,考古的伙伴们大多数都是未婚,一帮男的凑一块你说不喝点酒吃吃饭打打牌还能干嘛。

再此也得谢谢这些考古工作者们,没有它们的幸苦我们也看不到现在这些珍贵文物!



井中有眼

考古队喝酒是有由来的,喝酒能够舒经活血,下墓道比较阴寒湿冷,所以喝两口去去寒气,另外考古工作常年在野外,也是风餐露宿的,喝点酒也是为了驱寒。这是官方说法。民间说法,喝酒是为了壮胆呀,酒壮怂人胆,喝了酒胆气足,下墓道,开棺啥的就不怕了。

至于考古队养狗,官方说法:野外猛兽多,养狗防意外,防坏人,帮忙看看遗址出土的东西。寻路找路啥的都有用。民间说法:养黑狗,取血辟邪。我的答案已经很全面了,给个推荐吧兄弟。


佛系小米虫

考古是件时间周期长,而又相对枯燥的活。考古队的工作一直在安静寂寞的环境中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考古队有养狗的传统一来是晚上可以看库房文物,二来可以跟队员作伴。

至于什么黑狗的血可以辟邪什么的就是些迷信传说了。

至于考古有喝酒的传统就不得而知了,估计也是和野外环境有关。


莱德旺旺队

华夏酒文化源远流长,无论何种工作多少都有喝酒传统,这个不再赘述。

个人认为考古队养狗的传统有以下几点:

1、犬类嗅觉、听觉较为灵敏,协助考古队认路。

2、玄学上讲黑狗血辟邪,五行八卦寻龙诀之类的多少与此有关,驱邪避险还是需要灵犬陪伴的。

3、考古队常年不着家、风餐露宿,异性缘相对少一些,“单身狗”较多,养犬可能会有“负负得正”的激励效果。

4、考古队大多数养的犬都是当地老乡家里的,考古结果还要归还,有点掀起“共享中华田园犬”的节奏,好有freestyle的互联网即视感!


LOUIScode

这并不是考古队的专利,一般长期在人烟稀少的户外工作,在单一的性别环境里,大家都喜欢养狗,比如地质队员,石油队员,海员等等,狗狗的情感陪伴作用是其它动物所无法替代的,可以说狗狗改善了他们单调枯燥的生活环境,温暖了他们苦闷寂寥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