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和用健身App有什麼區別?

最近聽說keep在北京開了線下體驗店,預約名額一票難求,參加課程的大部分是keep練級系統中的高段位玩家。但是有健身經驗的胖友去體驗了之後就發現,線上的「高端玩家」到了線下實戰,紛紛敗下陣來,不是基本動作不到位,就是體力明顯不支。訓練者從線上到線下的轉變,明顯是暴露了很多問題。

現在健身到底是花錢選一個靠譜的教練,還是跟著健身APP練?

早在幾年前,我相信所有人都是有答案的,自然是跟著教練咯,APP隔著屏幕怎麼知道你到底學沒學會,動作對不對!

但可能現在的科技越來越先進了,什麼心率測量,動作感應,卡路里消耗量……五花八門的高科技開始運用到訓練中來,漸漸地讓很多明白人都開始困惑了:健身APP是不是dião炸天可以取代健身教練?

其實一般困惑於這個問題的基本是準備開始健身或者是剛剛開始健身的人群,那麼咱們今晚就基於「小白」這個身份來聊聊。

免費的東西有用的話,為何還要收費找人指導?

這句話大概就足以說明健身教練和健身APP的區別了。

對於聰明而又有自制力的小白而言,跟著APP訓練或許大概就能夠摸到一些健身的門兒了(雖然離真正開始有規律的健身訓練還有距離)。

對於不那麼聰明但自制力缺乏(其實就是懶啊)的小白而言,跟著APP訓練估計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假如真的堅持訓練了,能不能保證動作做對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也就是部分人所說的健身APP其實沒Luan用的原因)。

如果大家想要具體分析,除了付費方面的不同,教練和APP的區別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個在你家,一個在專業場地

你想想你家有啥訓練器械?廢話,當然是啥都沒有。撐死了花小几百元買個瑜伽墊和一些小道具。

健身教練和用健身App有什麼區別?

健身房有啥器械?幾十萬幾百萬的訓練器械。

健身教練和用健身App有什麼區別?

(重型的深蹲架)

健身教練和用健身App有什麼區別?

(價值5w一臺的ELEIKO深蹲架和1w一根的槓鈴)

健身教練和用健身App有什麼區別?

(各種配重滿足不同訓練需要)

選擇健身教練教學一般是在健身房內進行,健身房內的設備比較完善,能夠滿足我們不同訓練的需求,以及不同訓練重量的需求。而跟著健身APP的運動一般是在家裡進行,家裡的健身設備一般不夠充足,那麼訓練就比較有侷限,很多的訓練動作都是徒手進行。這種情況下,健身房的訓練一般會比在家徒手訓練的效果好。

就像很多人問,為什麼同樣是做深蹲但是為什麼自己的訓練效果不如其他人呢,因為配重不同呀,人家用的是50kg,甚至100kg做組,而你如果只是一直徒手深蹲,那麼訓練效果不如別人顯著,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一個誰都教,一個只教你

你想想健身APP針對的是誰?幾十萬幾百萬的用戶,每個人都用類似的計劃。

健身教練和用健身App有什麼區別?

(跟著APP練)

你想想健身教練針對的是誰?幾百塊錢一個小時,只針對你。

健身教練和用健身App有什麼區別?

(私教)

雖然近幾年的健身APP的教學內容也做的越來越精細化,但畢竟也要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所以在教學的內容上也不可能做到因人而異。但是健身教練是一個生動真實存在的人,除了原有的基礎動作教學外,他們可以根據你的需求制定私人化的訓練計劃。

說到健身計劃,有必要說一說,其實我在後臺收到過很多“能不能幫我制定一個訓練計劃”,“我想要減脂,能不能幫我寫一個適合我的計劃”……包括部分朋友在諮詢訓練筆記本的過程中,也會出現,“請問這個筆記本中是不是寫好了健身計劃?”……

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很想告訴大家,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訓練水平不同,訓練頻率不同,甚至身體的恢復能力也不同,如果我直接給大家制定好了訓練計劃,以及訓練筆記本中直接做好一系列的計劃送到大家手上,可能大家更加樂於接受,但是這是對大家的不負責,我不能這麼做。也有一些朋友將個人的身體情況,訓練情況,恢復情況等等非常詳細地寫成郵件諮詢,我很樂意為這樣的朋友提供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幫助。

一個沒人監督,一個時時監督

對於健身入門者而言,合理的呼吸模式,正確的動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是訓練不受傷的提前條件,以及訓練效率的保證。

有些人反饋:深蹲時腰會痛;臥推時手臂很累……其實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訓練動作有關,用錯誤的動作上大重量那麼後果就更不堪設想。

這也就是為什麼健身APP現在沒法取代人的原因。

由於每個人的學習理解接受程度不同,跟著健身APP學習的結果很可能是動作不夠規範的,動作是錯誤的。另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也可能會有關節靈活度不夠,屈髖不夠等等的問題,那麼他們在跟著健身APP的學習中就沒有人來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長而久之,不僅是訓練沒有效果,還可能會受傷。

如果選擇一個好的健身教練,那麼這些問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如果想要一個明顯有效的健身效果,還是推薦選擇健身房以及靠譜的健身教練入門;但如果平時真的不愛運動,只是想讓自己先動起來,那麼在碎片化的時間中跟著健身APP運動,也是一件好事。

以上咱們都是從小白入門的角度來說的。但如果你有一定的健身基礎,動作沒有問題,想要提高,想要突破,那麼多看看網絡上科學有用的科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不管是在家學著APP練,還是在健身練,健身從來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提高一定要做好訓練記錄.

讓每一次的進步有跡可循,讓每一次的改變有據可依。

訓練筆記本使用指南請戳:為什麼你的訓練進步那麼慢?

健身教練和用健身App有什麼區別?

(醬油臺定製版訓練筆記本)

淘寶搜索:陳教頭的健身鋪

或直接複製鏈接即可購買:¥7Qjl0LTPOdn¥

【陳柏齡的醬油臺】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