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人鲁智深

张鸿俊

《水浒传》开篇从陕西少华山下的九纹龙史进写起,接着“鲁提辖”鲁达在渭州(今甘肃平凉)闪亮登场,一下震摄全书。《水浒》故事,多发生在山东地界,而后是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发生在甘肃地界的仅此一件,但精彩绝纶、不同凡响。

渭州,北魏永安三年(530年)置,因渭水得名,治襄武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唐辖境相当今甘肃省陇西、定西、漳县、渭源、武山等县市地。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别置行渭州于原州平凉县,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又为吐蕃攻破。中和四年(884年)在平凉复置。北宋属秦凤路,辖境相当今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等市县地。金代升为平凉府。

鲁智深出场时名鲁达,绰号“花和尚”,北宋渭州人(甘肃平凉),任提辖官,也称鲁提辖,智深之名是他在五台山出家当和尚时得的法号。金圣叹在鲁智深出场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一回评曰:“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这一回应是《水浒传》开篇之后第一好看文字。鲁智深是《水浒》中作者精心描写的上上人物,写他“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李卓吾(明代学者)在鲁达打死郑屠后一边骂他诈死、一边“大踏步去了”旁边的批注中,对鲁智深赞不绝口:“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全书如此精彩漂亮绝顶之人物也不过武松、李逵、林冲、吴用、杨志、花荣、阮小七几位。《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用六回故事充分展开了对鲁智深的精心描画。故事梗概是鲁达、李忠、史进三人在渭州相聚,一天到潘家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阁子有人啼哭,鲁达叫酒保带来金家父女询问原因。听了金家父女对渭州恶霸镇关西强媒硬娶,虚钱实契强占翠莲,又将她赶出,还向金家追要典身钱的血泪控诉,激起鲁达对镇关西的愤怒,当即赠送两,为金家父女安排出逃方法。第二天一早,鲁达赶到金家父女住宿的鲁家客店,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然后径自到渭州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鲁达打死郑屠后,为避官司,奔出南门出走山西五台山。

鲁智深疾恶如仇,路见不平,一定拔刀相助,一出场就为一个弱女子,三拳打死镇关西。那情节之一波三折,细节之细致逼真,气氛之激烈火爆,读过怎能不叫人拍手称快而荡气回肠。

鲁智深不愧为义薄云天的英雄人物,他救林冲的有始有终,一路护送,“大闹野猪林”。他救落入华州大牢的史进,甘冒危险,就是牺牲自己,身陷绝境,也在所不惜。读之叫人热血沸腾。

鲁智深扶助弱小、不避艰险,忠勇当先。也不像李逹,甚至武松等梁山好汉,绝不滥杀无辜,明辨是非、明理讲义,心善如菩萨。

鲁智深最后在梁山排座次为十三,位步军头领第一位。台湾地区邮政发行的于2012年4月25日发行《中国古典小说邮票-水浒传》邮票,一套4枚,第4枚就是“拳打镇关西”。199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水浒传》第四套小型张“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上,还有他光辉的形象。

《水浒传》中的渭州城,甚为繁华,远非一座地处前线的偏远的边陲小城。北宋渭州知府蔡挺的一首词《喜迁莺》中描写:“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垅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双鞯锦带,山西年少。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灵遐布,骄虏且宽天讨。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樽频倒。”这首词充分表现了北宋时平凉这座边关重镇的风光,及其在政治、军事上地位的重要。

当时平凉城的繁华景象,施耐庵在水浒中多有描绘,最能表现的是这首潘家酒楼上的这首诗:风拂烟笼旌旗扬,太平时节日初长,能添壮士英雄胆,善解家人愁梦长。三尺晓垂杨柳外,一杆斜插杏花旁。男儿未遂平生志,且乐高歌人醉乡。

《水浒传》中写渭州篇幅占全书仅半回,但就这半回已使渭州(平凉)名扬天下了。从甘肃平凉走出的鲁智深,为今日平凉市增添了奇异之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