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怎样的体验?

安守-



1、首先,我很想借用我们的大文豪鲁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体验,没有先生那样犀利又精准的体验与评价,但是深深为其折服,所以也忍不住借用一番。

关于陀思妥夫斯基的《穷人》,鲁迅先生体验如下:

凡是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同时也一定是伟大的犯人。审问者在堂上举劾着他的恶,犯人在阶下陈述他自己的善;审问者在灵魂中揭发污秽,犯人在所揭发的污秽中阐明那埋藏的光耀。这样,就显示出灵魂的深。在甚深的灵魂中,无所谓“残酷”,更无所谓慈悲;但将这灵魂显示于人的,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 然而,世界竟是这么广大,而又这么狭窄;穷人是这么相爱,而又不得相爱;暮年是这么孤寂,而又不安于孤寂。他晚年的手记说:

“富是使个人加强的,是器械底和精神底满足。因此也将个人从全体分开。”

富终于使少女从穷人分离了,可怜的老人便发了不成声的绝叫。爱是何等地纯洁,而又何其有搅扰咒诅之心呵!只是节选了一部分鲁迅先生的评价,但真切的觉得鲁迅先生说出了我们心中所想却又因经历、才华有限而无法准确表达出的体验。



2、面对着《罪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面对着既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天赋、有正义感又性格阴郁、孤僻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的他,感受到他因遭受苦难而表现出的“双重人格”,面对在贫病中走投无路陷入癫狂的他,看着癫狂的他接连杀死了两个人,我感受到的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心疼与心痛。

有人说,读陀翁的东西,内心要足够强大。因为全是人格分裂,纠结澎湃无底洞。这句话我无比赞同,读《罪与罚》还是在挺小的时候,当初只是在百无聊赖中选择了这本书,但在读的过程中内心感受颇有一些糟糕。不过,在读到拉斯柯尔尼科夫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并且在索尼娅的劝说下向警方投案自首的时候,又似乎是松了一口气。



最后拉斯柯尔尼科夫被判处8年苦役,来到了西伯利亚,不久之后,索尼娅也去了西伯利亚,某天清晨,两人在河边相遇并决心虔信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获取精神上的新生。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那么完美却已经是最完美的结局了,至少,我体验到的不再是无尽的黑暗,而是黎明的光亮。


欧美文学风

我想借《离不开你》这首歌描述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的情缘。大概三十年前,我还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就在妈妈单位的图书馆看到《白痴》这本书。我当然没有兴趣借它看,我借的是唐诗之类,天天在家抄录。似乎央视也在当时播放过苏联电影《白痴》,我少年无知的心灵只是扫了一眼而已,就和伟大的陀氏擦肩而过。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陀氏的名字偶尔听到,但却始终与我无缘。只是去年读木心《文学回忆录》,才意识到陀的价值意义重大。找了几个译本,质量都不理想,后来才发现了耿济之译本。阅读陀氏,倾听他的柔声讲述,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大半生都是生活在怎样的心灵的黑暗中。他是太阳,他每天每夜都照耀这世界,我却从来未曾打开心灵的窗户让他的光照进来。

我一边读,一边记下那些我决心变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的句子,一边诅咒我自己的愚蠢与轻狂,因为我瞎了狗眼,错过了三十年前与他亲密接触的机会。

陀氏用他的诚恳和爱接纳了我,我也感到离不开他。“你敞开怀抱融化了我,你轻捻指尖揉碎了我,你鼓动风云卷走了我,你掀起波澜抛弃了我”这就是艺术无处不在的魅力!如果你问我信仰什么?我要回答说我只信仰天才和美!干古流传的绝代佳人也就是希腊美女海伦,杨贵妃,西施这几个。而陀氏的份量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中也是堪与前者的美比肩!

可以说,错过了陀氏,你也就错过了曾经沧海,除却巫山!没有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就不可能认识到人类到底存在着多少虚构的海市蜃楼,也就无法认识人性的本质,也就是我们自己!中国文化最大的败笔就在于此:儒家思想仅仅只注重人际关系的金玉其外,却从未有勇气和诚实直面人性的本来面目,徒劳地造就了无数的伪君子。迄今为止,人类文学最难以企及的两位巨人就是莎士比亚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陀翁在叙事文学中将戏剧性呈现人物思想情感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英国剑桥大学规定,不论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研修三门课程:俄国叙事文学,法国浪漫文学,德国古典哲学。而陀翁则是俄国文学的光辉顶点。海明威、福克纳等大批欧美名家均将之奉若神明与圭臬。“中国人集中注意力于眼前热闹明白,红灯映照里的人生。”张爱玲早已点出了中国文学的盲点,“人的资格,最重要的条件是人与人的关系,除了人的关系之外,没有别的信仰。因此过份扩大自我和挖掘自我,会切断人与人的关系,不足为取。有如中国画里严厉的留白,一切玄想在那里悬崖勒马,绝对的停止。”中国文学的盲点和终点恰恰是陀翁的起点。文学其实就是对自我的认识、爱恋和反省。在一切人身上发现我自己,在我自身发现一切的人。陀翁用他精湛的艺术说明了他所了解的一切。


手机用户6111747523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确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记得第一次读完《罪与罚》,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几乎没有人不被陀氏的文学思想和叙事能力震撼的,他可以说也是作家中的作家。前些天读了《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这个小说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 我喜欢翻阅新书,更出于自卑于对世界大师托斯托耶夫斯基的了解,于是从书架上取下随便翻翻。每一本书到手,我一定要读序言,很快我就被小说给吸引了。连着四天的晚上,我读完了,只感到灵魂被激荡了。也算真正体会到了为何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世界文学领域挖掘人性的大师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恶棍,一群被伤害的人,挣扎的撕裂的痛,开始我以为娜达莎是最可怜的,叙述越到后来,一个11岁的小女孩的形象越发凸显,甚至成了我记忆中坚定的文学典型,她的乖戾,暴躁,神经质,善良,身上背负的伤害,她隐而不显的爱,直至最后的死亡,我甚至完全被感染了。

而小说,又不仅仅是在刻画公爵对人们的伤害,又不仅仅在书写被伤害的人的挣扎,一面是极端的伤害和屈辱,一面是泣不成声的父女之爱,交织在恨里的爱,还有娜达莎和阿辽沙之间的不合适的爱,有谁能说清楚娜达莎为何要深爱这么一个孩子般的男人?一个永远都长不大,永远用情不专,却善良,正直,诚实的孩子似男人?据说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曾经质疑陀思妥耶夫斯基,像阿辽沙这么一个混蛋,怎么可以让娜达莎这种正派高贵的女人爱上他 ?托斯托耶夫斯基回答说,瞧,发生了呀,就是这么的。这是一个看是无法解释的疑惑,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却真正的展现了人类的现实,多少善良美丽的女性,往往爱上了一些混蛋,甚至死心塌地至死不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