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有道是:“新縣最美,箭河最紅”,箭廠河鄉有著厚重的紅色歷史,在大革命時期,箭廠河鄉是鄂豫皖蘇區革命的策源地和發祥地,在1931年前,鄂豫皖根據地的黨、政、軍各首腦機關都設在箭廠河鄉,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首府和核心地區。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在這塊紅色土地上,創造了聞名鄂豫皖三省的“六個第一”,新縣第一個農民協會,鄂豫皖邊中心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鄂豫皖邊區第一支農民武裝,鄂豫皖蘇區第一個消費合作社,鄂豫皖蘇區第一稅務所,全國唯一保存完好書寫在牆壁上的土地法大綱。走出了七位共和國將軍,分別是:開國中將吳先恩,原空軍政委高厚良,另外五位將軍都出自一個村——箭廠河鄉油榨村。

虞美人·將軍村裡故事多

詞/汪心恩

將軍故事知多少,肖氏村中曉。畢生征戰保邊疆,更有國清鮮血染山樑。

平生最敬英雄色,生死謀民策。寂然無語佇灣頭,往事如煙歷歷眼前浮。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箭廠河鄉油榨村轄油榨灣、肖家灣、張河3個自然村。這裡既是河南省唯一的將軍村,又是全國十個著名將軍縣中唯一的將軍村,走出了五位共和國將軍。那麼讓我們一同來了解一下箭廠河鄉五位將軍故居的位置吧!

其中肖家灣一共走出了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肖德明四位共和國將軍!油榨灣走出了一位將軍吳世安。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肖家灣有30多戶人家,200多口人,居民多數姓肖。肖家灣交通便利,道路四通八達,從鄉政府到肖家灣的“村村通”公路蜿蜒盤旋連接著寨檀路。進入村口,四周是整齊的稻田和麥地,在村子的正前方有一口四方大塘,這裡是村裡幾條小路的交匯點,塘水非常清澈,澆灌著周圍的田地,滋養著村裡的百姓。

肖永銀少將故居

肖永銀(1917-2002),新縣箭廠河鄉油榨村肖家灣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三團司號長,第三十軍軍部交通隊排長,西路軍總指揮部警衛連排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隨營學校連長,二八五旅第十四團營長,第十三團副團長,第七六九團副團長,第十四團團長,太行軍區第八軍分區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六縱隊十旅旅長,中原野戰軍第六縱隊副司令員。建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軍長、代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長,南京軍區裝甲兵司令員,南京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副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肖永銀將軍故居位於新縣箭廠河鄉油榨村肖家灣,距鄉政府所在地兩裡多路。故居始建於19世紀70年代。2007年將軍的侄兒對故居進行改造,翻蓋成4間兩層的紅磚樓房,房屋座北朝南,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樓房寬敞明亮,在客廳的牆上,懸掛著將軍英姿颯爽的照片。院子旁邊還有一口水井,洗衣洗菜都很方便,房屋現由將軍侄兒一家居住管理。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肖永正少將故居

肖永正(1904-1994),新縣箭廠河鄉油榨村肖家灣人。1930年參加紅軍,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第十師三十四團副班長、排長、司務長、營部管理員,紅三十軍八十八師二六四團供給處主任,軍供給部總務科科長,師供給部部長,紅三十軍供給部糧食科科長,援西軍供給部管理科科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抗日軍政大學第七大隊供給股長,第二分校供給處副主任,晉察冀軍區供給部生產科副科長,冀中軍區第九軍分區供給處處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教導師供給部部長,第二十兵團後勤部副部長、部長。建國後,任華北軍區後勤部財務部部長,河北省軍區後勤部部長,省軍區副司令員兼後勤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肖永正將軍故居位於新縣箭廠河鄉油榨村肖家灣馬路旁邊,門口對面是一片片稻田和油菜地,陽春三月,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滿山遍野都是盛開著的油菜花,清香淡雅,和諧秀美。由於戰爭年代就已遭到破壞,加之無人管理,故居只剩下殘垣地基。房屋後來進行了修復改造,如今房屋建築具有具有豫南民居建築風格,門頭上有代代興榮幾個石頭雕刻的大字。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肖志賢少將故居

肖志賢(1913-2000),新縣箭廠河鄉油榨村肖家灣人。1929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豫南獨立第四經理處總務科科長、第十二團經理處處長,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五師經理處軍需科科長、兵站站長、後勤部部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八團供給處副處長、六八九團供給處處長、旅供給部副部長,八路軍第二縱隊供給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西滿軍區兵站部部長,東北野戰軍後勤部第二分部副部長,第四野戰軍後勤部第五分部兼第十五兵團後勤部部長。建國後,任第十五兵團兼廣東軍區後勤部第二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檢查局第一副局長,總後勤部重慶辦事處副主任,蘭州軍區空軍後勤部副部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故居始建於清末時期。上世紀50年代,其晚輩對房屋進行改造,建成3間兩層土坯瓦房,房屋座西朝東,具有豫南民居建築風格,房屋第一層住人,第二層用於存放糧食和木料等物。在正前方開有六扇木質窗戶,用於通風采光。大門的正前方是一片稻田,透過窗戶就可以看見綠油油的禾苗,嗅到陣陣撲鼻的稻花清香。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肖德明少將故居

肖德明(1912-2010),新縣箭廠河鄉油榨村肖家灣人。1927年參加紅軍,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十師二十九團副排長、排長,第七十三師團總支書記,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三師二七九團政治主任。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組織幹事,衛生部政治處主任,三八五旅第十四團政治處主任,第十三團政委,鄂豫皖湘贛軍區鄂東軍分區獨立團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獨立第二旅四團政委,鄂豫軍區第三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湖北軍區黃岡軍分區副政委。建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政委,湖南黔陽軍分區政委,湖南省軍區副政委。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肖德明將軍故居距肖永銀將軍故居30米。舊居原建於19世紀60年代,上世紀 80年代重新改建,現有磚瓦木質結構房屋一間,佔地約20平方米,房屋座北朝南。用於儲藏農具等物品,四周無窗戶,室內光線比較昏暗,大門前有兩棵櫻桃樹,舊居的後面和前方都是鄰居的房子。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吳世安少將故居

吳世安(1911-1984),新縣箭廠河鄉油榨村油榨灣人。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二師三十三團連長、營長,第九軍八十團團長,第三十三軍九十八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教育科副旅長,新四軍第二師四旅副旅長,第五師十三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陝南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江漢軍區獨立旅旅長,湖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建國後,任湖北省公安總隊總隊長,武漢軍區公安軍司令員,湖北省軍區司令員兼武漢衛戌區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參謀長,軍區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吳世安將軍故居位於新縣箭廠河鄉油榨村油榨灣,距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故居原建於清朝末年,上世紀70年代,將軍後輩在原來地基上重新翻建3間房屋,房屋為磚木結構,包青牆體,大門座北朝南,建築面積60多平方米。後因長期無人居住維修,已經倒塌一間,還剩兩間,故居面對青山,房前有一口大塘,塘前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風光秀麗,景色優美。

走進將軍村將軍故居 瞻仰五位將軍風采

重走將軍故居路,緬懷將軍豐功偉績,追憶將軍卓絕人生,他們的身上體現的不僅僅是艱苦樸素的作風,更是“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前鋒”的大別山精神!

如今,箭廠河鄉人民政府依託本鄉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逐步提升將軍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特色“紅廉小鎮 印象箭廠河”,我堅信,有老一輩將軍家風精神的引領,全鄉幹部群眾定會以革命前輩為榜樣,學習將軍崇高的思想品質,繼承將軍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艱苦奮鬥的精神,切實將將軍家風代代傳承好、弘揚好,以優良的家風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構建文明家庭,箭廠河鄉的明天一定會更加和諧穩定繁榮。

文:韓慧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