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界的一朵奇葩,發財不靠打家劫舍,搞科研出書錢賺到手軟

16世紀以來,西歐國家的政府紛紛向本國海商或海盜發放私掠許可證,慫恿他們去搶劫敵對國家的商船,海盜活動就這樣上升為國家行為。因為不需要出動海軍,支持私掠成為削弱敵國實力最廉價的手段。

海盜界的一朵奇葩,發財不靠打家劫舍,搞科研出書錢賺到手軟

在那個年代湧現的一大批海盜中,作為歐洲百年老字號的英國海盜中湧現出的人才最多——佛朗西斯·德雷克帶著英國海軍戰翻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威廉·丹彼爾則率領他的海盜們一邊搶劫,一邊四處考察,順手採集動植物做標本。

海盜界的一朵奇葩,發財不靠打家劫舍,搞科研出書錢賺到手軟

伊麗莎白一世冊封佛朗西斯·德雷克勳爵爵位

威廉·丹彼爾1651年出生於英格蘭,16歲時成為一名水手,隨船出沒於印度洋。後來他加入英國皇家海軍,並參加了英國同“海上馬車伕”荷蘭的海戰。據英國海軍檔案記載,丹比爾思想敏銳、性格豪放不拘小節。作為士兵,他的求知慾實在是過於旺盛,在軍艦上他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同等級森嚴的軍隊作風格格不入。

1673年,22歲的他因為受不了海軍的沉悶氣氛而開了小差,跑去西印度群島加入了一個加勒比海盜團伙,這幫海盜主要以西班牙船隻為打劫對象。1683年,這夥人流竄到幾內亞灣(西非—南美洲間的貿易通道就在附近),廣泛的來回於南美沿岸攻擊西班牙商船,憑著他的過人的膽量和才幹,很快就脫穎而出成為了海盜船船長。

海盜界的一朵奇葩,發財不靠打家劫舍,搞科研出書錢賺到手軟

威廉·丹彼爾肖像畫(明明就是個文質彬彬的學者)

在成為海盜船長後,威廉·丹彼爾帶著手下開始了自己的不務正業生涯。他的主業是搞科研,他給英國皇家學會以及英國海軍提供船隊出航獲得的各類氣象、水文資料和自己繪製的圖紙(他本人是海圖、地圖、動植物的繪製高手)。

另外他將自己的見聞到處出書,這些書十分暢銷,比如1693年當他第一次回到倫敦後,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新環球航行》,這本書一經出版就引起英國轟動,以至於他有錢到光靠版稅和獎金就能給船員發工資……

海盜界的一朵奇葩,發財不靠打家劫舍,搞科研出書錢賺到手軟

大洋洲植物圖鑑 威廉·丹彼爾 繪製 1703年發表

威廉·丹彼爾最高紀錄是在一次出航中僅靠研究報告就賺了二十萬英鎊要知道當時(以1700年為準)英國人均年收入不到10英鎊,全部財產有3000英鎊就是財主了。這筆收益已經比大多數海盜冒著生命危險打劫肥羊還賺的多,關鍵還特別安全,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正確性。

所以他手下的海盜船員對這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完全沒有意見,他申請的那張私掠證基本就是擺設,只有手頭緊,機會又太好的時候他才會帶著手下幹一票。

海盜界的一朵奇葩,發財不靠打家劫舍,搞科研出書錢賺到手軟

加勒比海地圖局部 威廉·丹彼爾 繪製 1697年發表

1688年春天,威廉·丹彼爾的船因為躲避追捕他的西班牙海軍,繞道來到了澳大利亞沿岸,當時處在逃亡過程中,他並不能確定這是一個大島還是一片新大陸。直到1700年2月,丹彼爾再次來到這裡,這次他駕船考察後發現這裡是一塊真正的新大陸,他以英國女王的名義宣佈這裡為大英帝國的領土,並命名為"新大不列顛",這就是今天的澳大利亞。

海盜界的一朵奇葩,發財不靠打家劫舍,搞科研出書錢賺到手軟

在1708至1711年丹彼爾的第三次環球航行中,船隊在智利附近一個荒島發現了一個身著羊皮的“野人”。這位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因為和船長吵架被扔在荒島上任其自生自滅,他硬是獨自頑強地生存了4年多,後來成為了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主人公的原型。獲救後的塞爾柯克得到了丹彼爾的賞識,加入了丹彼爾的海盜團併成為了團隊二把手,他們在雞不下蛋,鳥不拉翔的無人海域繼續以打家劫舍的名義四處搞自然研究。

海盜界的一朵奇葩,發財不靠打家劫舍,搞科研出書錢賺到手軟

威廉·丹彼爾紀念郵票,厄瓜多爾2006年發行

1715年,威廉·丹彼爾在倫敦病逝。儘管他曾是一名海盜,但提起丹彼爾的名字,人們最先想到的是“探險家”。丹彼爾當年第一次登上澳大利亞的地方被命名為丹彼爾地,地圖上還有“丹彼爾群島”和“丹彼爾海峽”,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海盜探險家”。

點解閱讀近期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