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泓是一个来自贵州黔西南的布依族女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来自扁担山的布依妇女伍德芬,伍德芬曾经在北京的旅游景区做过蜡染和织布表演,明泓被她们村里的染缸、织布机吸引,提出把这些工具利用起来,扩大规模,织布、做衣服。说干就干,明泓和伍德芬带动了附近村子的村民一同染布织布,再由淘宝网店“归了”出售,让这里的妇女“返乡有收入”,让手工艺出山。


明泓是一个来自贵州黔西南的布依族女孩,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来自扁担山的布依妇女伍德芬,伍德芬曾经在北京的旅游景区做过蜡染和织布表演,明泓被她们村里的染缸、织布机吸引,提出把这些工具利用起来,扩大规模,织布、做衣服。说干就干,明泓和伍德芬带动了附近村子的村民一同染布织布,再由淘宝网店“归了”出售,让这里的妇女“返乡有收入”,让手工艺出山。

听闻伍德芬家又开始织布了,村子周边的一些妇女和老太太都前来“看热闹”,纷纷表示很怀念以前织布的日子。就连75岁高龄的奶奶吴仕芬也加入了织布创富队伍,动作还很麻利,吴奶奶平均两天就能织出一块布。

布一块块织出来了,销路又是问题。明泓四处寻找销路,很快便找到了路径。她在之前的旅行中,认识了一个公益组织,它们帮助泰国少数民族手工艺者改良织布技艺,将她们的工艺品推向市场。明泓一拍脑袋,这种模式也同样可以用在扁担山。

除了织布,2014年7月,在明泓的帮助下,伍德芬还创办起镇宁自治县美的锦光蜡染厂,主要生产蜡染、刺绣、织锦的服饰、鞋帽、床上用品、沙发抱枕、桌布窗帘等生活用品。

伍德芬的蜡染厂越做越大,前来向伍德芬学习蜡染技术的也越来越多。从 2015 年到 2017 年,伍德芬免费培训了 300 多人学习蜡染,这些人当中有留在她工作室就业的,有自己学成之后创业的,甚至有国外慕名而来专程上门拜师的。她们染的布都会送到明泓上海的店里,作为制作的布料。

明泓的网店起名“归了”,因为帮助伍德芬归乡了愿,才有了如今的“归了”。带着初心,明泓聘请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加入,将手工艺品在“归了”的线上线下店呈现,售卖产品的同时也将蓝染这种手工艺推广到更多白领的身边。


慢慢的,明泓有了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让这里外出务工的妇女们重新回到村子里,帮助这里的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完整的童年。

现在,村寨里已经有十几位妇女在用自己的双手来延续这份传统手工艺,流动工人也有四十来个。

她们早上为孩子做饭,送孩子上学,然后开始染布,累了就休息会儿,闲了就多染一点。如今,伍德芬坚守的布依族手工技艺造福了乡亲父老,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如今,依山傍水的村庄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楼房。不仅如此,伍德芬还把这种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带出了大山,她与北京师范大学镇宁实验学校携手创立“北师大镇宁实验学校伍德芬蜡染工作室”,并义务给师生传授蜡染技艺,受到学生师生以及家长们高度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