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误踢袭人的那一脚,背后有哪些深意?

少读红楼

宝玉抬腿踢的那一记在晴雯口里叫做“窝心脚”的那一脚,事件发生在第三十回,但是,起因却要二十九回说起。

第二十九回中说那日是五月初一,贾母带着家里一大帮着女眷去清虚观打醮,除了王夫人因为在家预备着元春有可能派人过来之外,别的人包括薛姨妈等都去了,就差连老鼠窝一起搬去了。在这里,宝玉遭遇着他的第一件不爽事。清虚观里的张道士,当年荣国府国公爷的替身,主动跟贾母为宝玉提亲来了。虽然这件事被贾母以“宝玉命里不该早娶”为由挡过去了,但在宝玉和黛玉心里都成了一个疙瘩,也成了后来宝玉和黛玉闹不爽的导火索。这是宝玉的第一个不爽。

第二个不爽,张道士拿着宝玉的稀罕物——那块玉出去给人看,结果因此募了一大堆东西来,这其中就有一个让黛玉心里不爽的金麒麟。这事说实在的不能怪黛玉。我们来看看原话是怎么说的:

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

不仅黛玉觉得宝钗在这事上有心,连探春也看出宝钗对金啊玉啊什么的有心。所以是探春先说的,但是,探春和黛玉的身份和心思不一样,自然对这金麒麟的感受也不一样。回来后黛玉就病了,不知是因为这麒麟气病的还是因为外出劳累后病的。这成了宝玉的第二件不爽事。

因为张道士提亲的事,造成了宝玉和黛玉之间一次最严重的别扭,两个人闹到连贾母要凤姐去劝的程度,这是宝玉心的第三件不爽。

凤姐过来看宝玉和黛玉,发现他们俩已经和好了,便拉了俩人去见贾母,正好宝钗也在。宝玉因为前日薛蟠的生日没有亲自前去庆贺,让宝钗帮他打个招呼。又因为天热,宝钗一向怕热,宝玉脱口说宝钗像杨妃,结果导致宝钗在前八十回的唯一一次大怒。前面是跟黛玉大闹一次别扭,转眼又惹一向好脾气的宝钗大怒。宝玉觉得自己好没趣。这是他的第四件不爽事。

接下来,百无聊赖的宝玉去了王夫人那儿,戏弄了金钏,结果导致金钏挨了王夫人的揍骂。这是宝玉三四天之内连续经历的第五件不爽事。

大家有空,不妨拿这两回来重新读一遍,感觉一环套一环,写得特别好。

在王夫人那里惹了没趣的宝玉,在大观园闲逛,遇到了在地上划蔷的龄官。龄官的做法,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了宝玉,让宝玉意识到一个人的眼泪只能为一个人流。这里也是他跟黛玉两人个人在内心关系认定的转折点。可能这时候,他更多地意识到了之前自己的不妥,对黛玉,对宝钗,对(麒麟),无限烦闷正无处可解,突然下雨了,他急忙往怡红院跑,偏偏怡红院里一帮丫头们在玩,或许雨声雷声都大,也听不到外面的声音。等到袭人终于听出外面有敲门声的时候,宝玉的忍耐性已经过了极限,所以当门打开的一刹那,宝玉一脚 踢在袭人有肋骨上,这一踢,给袭人留下了后遗症。

宝玉该不该踢袭人那一脚?我觉得说不该也不该,说应该也应该。说不该,是因为这件事本身袭人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是因为别的接二连三的事情导致了宝玉的心情糟糕透了,不是袭人的原因;说应该是因为,她是这个园子里的大管家,主人不在,她作为园中的老大,应该随时等待迎候宝玉的归来,何况外面还在下着那么大的雨,她却把自己的职责抛一旁,半天都没人开门,从这个角度上说至少是她管理失职,挨那一脚也不冤枉她。

这一脚,在某种程度上提醒了袭人,虽然她跟宝玉好到那程度,但是,说到底她是下人,有的时候真的不能太将自己当回事,如果不挨这一脚,不知道好书后面的感觉会有多女孩。这一脚,让前面李嬷嬷骂她的话说不定这会子又在她脑子里过圈。所以当她被踢了咳血的时候,心,不仅灰了一半。这对她来说是重拳一击。


苏小妮

袭人是宝玉身边的首席大丫鬟,负责宝玉日常饮食起居,对外迎来送往,是怡红院的大管家,身份地位无人可比。温柔和顺的袭人,自从被贾母拨到宝玉身边以后,对宝玉的服侍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细致周到,且忠诚可靠,然而,袭人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会挨宝玉的一记窝心脚。

原文第三十回回末第三十一回开头就说到了袭人是如何被宝玉踢了一脚,当时天下大雨,宝玉叫门不开,平时都是小丫头子开门,宝玉没想到开门的是袭人,因为等得不耐烦了,于是没看清是谁,就不管不顾地狠狠地朝开门的人踢了一脚,却没想到是袭人。

宝玉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门,并不看真是谁,还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嗳哟”了一声。宝玉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口里说着,一低头见是袭人哭了,方知踢错了,忙笑道:“嗳哟,是你来了!踢在那里了?”

袭人挨了宝玉一脚,宝玉是有心还是无意呢?答案很明显,宝玉自然是无意的

,他根本没想到开门的是袭人,如果知道是袭人,他自然不会踢,但我们知道,宝玉平时对身边的女孩子都很好,从没有发过火,但这一次却例外,即便不是袭人,他本来也准备“把开门的踢几脚”。

这就奇了怪了,平时开门的虽然不是袭人,自然也都是小丫头子们,宝玉非常钟爱女儿,平时别人对着女儿大声说话,动手动脚他都无法忍受,为什么他这次一反常态一定要找个人踢几脚呢?宝玉哪里来的这么大的火气?

要分析袭人为何无辜挨宝玉的这一脚,就不得不分析一下这前后都发生了哪些让宝玉“一肚子没好气”的事。虽然袭人是无辜的,但宝玉这一脚不管是谁,这一次都是要发泄出来的了,因为这背后发生了太多让他不爽的事。

其一,金玉良缘浮出水面。宝玉有通灵玉,宝钗有金锁,他们之间被称为“金玉姻缘”,但在元春端午节赏赐之前,金玉良缘还没有明确的迹象,但元春的端午节赏赐,宝钗宝玉一样,黛玉与三春一样,这就明显有了分别,宝玉知道后,也觉得纳闷,他问袭人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

可见在宝玉的心里,他一直是装着黛玉的,是只认木石姻缘而不认什么金玉姻缘的,但自从元妃端午节赏赐之后,金玉姻缘就成了尽人皆知的一件事,宝玉知道,黛玉知道,宝钗也知道,所以在面对敏感多疑的黛玉的试探时,宝玉就无比苦恼,只能一次一次“表忠心”,以此向黛玉证明自己。

林黛玉……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可以想见,在金玉姻缘浮出水面以后,宝玉要如何发誓才能让黛玉释怀?他怎能不苦恼?

其二,张道士为宝玉提亲。贾母带着众人去清虚观打平安醮,宝玉本来已经为金玉之事够闹心的了,他没想到的是,清虚观的张道士,见到了贾母就直言看到了一个好女孩,要给宝玉提亲,虽然被贾母挡了回去,但宝玉心里依然大大的不爽,因为他的心里只有林妹妹,而这张道士说这些话的时候,林妹妹偏偏又在场。

“谁知宝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嗔着张道士与他说了亲,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不再见张道士了。”宝玉因为讨厌提亲的张道士,于是不打算再去看戏了,就去找黛玉,没想到黛玉一句话,让宝玉想多了,最后俩人就闹了别扭,黛玉哭着说了一句话“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宝玉因为张道士提亲不爽,更因为因为黛玉让他去看戏不理解他的苦心而生气,而黛玉更是因为张道士的提亲,金玉姻缘之外,又多了一重心事,也心里正不痛快,总想着刺一刺宝玉……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宝玉怎能不烦闷忧心?

其三,与林黛玉闹别扭。因为上面说到的两个原因,于是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矛盾和误解越来越深,终于两个人大闹了一顿,因此导致宝玉摔玉,黛玉铰穗,两个人吵闹的不可开交,说到底还是因为这时候,宝玉已经年满十三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此金玉姻缘出现了,张道士也开始提亲,而这些都是黛玉的心病。

宝玉对这些事情自然是不愿接受的,但他跟黛玉之间偏偏又没有挑明,两个人之间还处于你证我证的阶段,对一切都变得敏感多疑,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是一场地动山摇的大风暴。后来两个人在袭人和紫鹃两个丫鬟的劝说下很快和好了,但紧接着又发生了黛玉敲门被拒事件,而宝玉被完全蒙在鼓里,于是两个人又闹起了小别扭。

对于宝玉来说,他跟黛玉之间虽然耳鬓厮磨,两小无猜,但也矛盾不断,因为黛玉敏感多疑,总是对宝玉不能够尽信,生怕他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这其实怪不得黛玉,父亲去世后,她已经成了 寄人篱下的孤儿,外祖母再疼爱,不可能时时照应的到,她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宝玉身上,而宝玉身边偏又围绕着宝钗、湘云等人,于是心里一直装着林妹妹的宝玉,就不得不时时在黛玉跟前赔小心,生怕一句话就惹恼了黛玉,明明互相靠近的两颗心,却总是出现裂痕,宝玉如何不揪心?

其四,挑逗金钏儿被母亲发现。宝玉是个富贵闲人,一眼看不到,就能生出事端来。端午前后已经很热了,各处主仆人等多半都因日长神倦之时,只有宝玉有精神,就到处溜达,走着走着就到了母亲王夫人那里,多情的宝玉于是挑逗了似睡非睡的金钏儿。

宝玉本以为母亲睡着了,没想到王夫人是假寐,他看到了自己儿子与丫鬟亲昵举动,于是大发雷霆,接着就打了金钏儿一个耳光,而宝玉呢?他自己觉着没趣,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本来想跟母亲说明,把金钏儿要到自己屋里,但母亲一醒,宝玉看情形不妙,立马逃跑了,留下金钏儿一个人受惩罚,最终被赶了出去。想到刚刚不尴不尬的事情,想到金钏可能因此受到的处罚,宝玉的心里一定会不好受吧?

有以上这些原因,或大或小地牵扯着宝玉,让他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找不到一个好的发泄的出口,因此烦闷不已,加上又被雨淋了一身,心中就更加不痛快,于是敲门不开的时候,他猛然间又想到黛玉敲门不开的情形,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所有的一切不快,都在袭人开门的那一刻爆发了。

因此,袭人不可避免地挨了一脚,宝玉这一脚踢的很重,袭人当时就哭了,这哭自然不是委屈,而是宝玉下脚真的很重,从后来袭人吐血可知,从宝玉这一脚,也可看出,他这一段时间以来受了太多气,他把所有的气都在那一脚上发泄了出来,可怜袭人,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其实无论是宝玉黛玉之间的口角,与宝钗的金玉姻缘,还是张道士的提亲,挑逗金钏儿被发现,说到底,都逃不脱一个“情”字,宝玉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围绕一个“情”字展开。红楼梦一开篇也说到了“大旨谈情”,并说这“情”最终也会是“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反观宝玉在此前后的一些表现和经历,不正是如此吗?


少读红楼

首先,宝玉那一脚是必须要踢出去的,这一脚即踢出了怨气,也踢出了贾宝玉这位贵族公子的劣根性,虽然以前也是对女孩儿关心,但是还是以主子丫鬟为主的。这和以后被打再对待女孩儿,前后对比,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其和自身阶级的决裂,这一脚也是决裂的前奏。那么这一脚既然要踢出去,就要看看谁要被踢,为什么是袭人。 袭人的名字来自于一首诗,花气袭人知昼暖。前面有网友说暗含作者说袭人背后阴人的意味。不过按着我的理解是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似乎更为贴切。首先我们要确立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丫鬟大多都是想要上位当主子的,袭人有这种想法很正常。不过袭人早年有和宝玉暗合,又有王夫人暗许,其目的性更明确了。 再来看是曹公写的几回袭人,特别是几次向王夫人谏言,说宝玉大了,男女有别,天天和姊妹在一处不是个事。王夫人听了,说中心事。加重了王夫人对于宝玉管教严厉程度。所以我说袭人这个名字作者说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后来晴雯倒霉,虽然是王善宝家的的锅,不过这个锅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却有袭人一份。所以才有了后面那三个字,知昼暖。是人感知的。用一句话说,袭人的所作所为游离于有意无意之间。用阴人二字主观性太强。也会被王夫人和贾母不容,这个不容是对袭人和晴雯为代表的丫鬟是共同的。贾母和王夫人是不会容忍贾宝玉身边有一个阴狠的人,和一个狐狸精的。 再回到挨这一脚的论题上,这一脚也写出了作者对于袭人的这种处事方式的不满,你不是善解人意吗,最后也是求而不得。


谁起说不得不得说的

宝玉误踢袭人一脚,写出宝玉作为男孩应有的天性。宝玉喝酒醉时,会骂丫鬟“蠢货”(茜雪),会摔杯子,会撵人(李嬷嬷)。宝玉心情糟糕时,也会骂丫鬟“蠢货”(晴雯),也会撵丫鬟(晴雯)。宝玉着急火爆时,还会动手动脚,不分轻重,不考虑后果。

作者安排宝玉误踢袭人一脚另有深意,细想以下问题,作者的用意可能更清晰。

(1)宝玉踢袭人一脚之前,被淋的雨打鸡一般。宝玉之所以被雨淋,因看龄官画“蔷”发呆,耽搁了回怡红院的时间。宝玉回到怡红院门口时,心里还记挂着那女孩子没处躲雨。可知:宝玉误踢袭人一脚,戏子龄官的一片痴情是引子。提示:袭人最终嫁给痴情戏子蒋玉菡。

(2)戏班遣散以前,作品里面提到戏子到怡红院玩闹,就仅此一次。此次到怡红院玩闹的戏子只有宝官、玉官,并没别的戏子同去。而且,宝官、玉官不是找别人玩闹,却只找袭人玩闹。若将宝玉、玉菡、宝官、玉官的名字联在一起思考,再与袭人连成一线。那么,宝玉误踢袭人一脚的深意,就逐渐清晰了。

(3)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雪天,怡红院白天很少关门,到了晚上才关门。怡红院众丫鬟应该想得到,宝玉外出之后随时可能会回府,就更不该关门了。可是,宝官、玉官来找袭人玩闹时,怡红院却一反常态关上了大门。因此认为,宝官、玉官不来就不会关大门,怡红院大门关上,是为了让宝玉踢袭人一脚,将袭人踢到玉菡身边。

(4)怡红院里面有二十多个丫鬟,丫鬟定岗定责、分工明确,各个岗位都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但是,这天给宝玉开大门的人,居然是怡红院第一丫鬟袭人。作者安排袭人出来开大门,就是为了让宝玉踢给袭人一脚。

(5)袭人给宝玉开大门时,两人应该是面对面。可是,宝玉误踢袭人的这一脚,并没踢到袭人的手脚、腹部,却偏偏踢到袭人的肋上。这一脚踢得很重,袭人伤得不轻。袭人被踢部位,正好是系裤腰带部位,就让人自然而然想到宝玉与玉菡互换汗巾子的事。

(6)宝玉误踢袭人是在下雨时刻,宝玉已成落汤鸡,怡红院偏又大门紧闭,弄得怡红主人有家难回。

宝玉误踢袭人应是袭人最终嫁给玉菡的伏笔,与宝玉和玉菡互赠汗巾之事对应。老天下着大雨,宝玉当时的状态与无奈,袭人被踢后的伤情,等等,似乎让读者看到了袭人嫁给玉菡时的情形。


夜舞风花雪夜

我觉得吧,宝玉误踢袭人一脚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是应该就事论事来分析,不应该扯太远。那么我们就就事论事第分析一下。

第一,宝玉踢袭人之前发生了什么。

宝玉踢袭人之前,刚刚和林黛玉和好,并且挑逗了金钏儿而且导致金钏儿被撵走。我认为事情只能追溯到这个程度,再往前就没意思了。毕竟林妹妹哄好了才是大事情,其他的都是小事情,犯不着因为这个再去发泄打人。

踢袭人之前,他因为贪看龄官画蔷,已经被淋成了落汤鸡,心情不好是很自然的。

第二,宝玉踢袭人之时发生了什么。

叫了半日,拍的门山响,里面方听见了,估谅着宝玉这会子再不回来的。袭人笑道:“谁这会子叫门,没人开去。”宝玉道:“是我。”……袭人道:“让我隔着门缝儿瞧瞧,可开就开,要不可开,叫他淋着去。”

别说是宝玉,试问哪个主子听了丫鬟说这样的话能不生气?难道不是主子,你们就可以不开门?自己被淋湿了是小事,可是上次林姑娘来了,为什么也不开门?因为这个导致林黛玉伤心了好久,还哀哀戚戚第葬了半天花。

黛玉听了这个话,不觉将昨晚的事都忘在九霄云外了,便说道:“你既这么说,昨儿
为什么我去了,你不叫丫头开门?”……
宝玉道:“实在没有见你去。就是宝姐姐坐了一坐,就出来了。”林黛玉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想必是你的丫头们懒待动,丧声歪气的也是有的。”宝玉道:“想必是这个原故。等我回去问了是谁,教训教训他们就好了。”

因为宝玉在淋雨前看到龄官画蔷,联想到了林黛玉葬花,以为龄官会像黛玉一样葬花。没想到人家不葬花,单画蔷,触动了他。可是一回到怡红院,好家伙,小丫头们又不给开门,这气能顺吗?踢袭人这一脚固然是误踢,也是为黛玉和自己出气。

第三,宝玉踢袭人之后发生了什么。

宝玉踢完袭人,踢得很重,竟然恰好踢到了肋骨上,导致袭人吐血。

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

所以尽管后面袭人被王夫人内定为“准姨娘”,但终究没能怀孕,也许跟这个就有关系。这样也就为她在宝玉出走之后嫁给蒋玉函奠定了基础。


半瓣花上阅乾坤

宝玉与贾母去清虚观打蘸,因为张道士向贾母为宝玉提亲,宝玉回来后不通快与林黛玉因为此事谈话发生口角,二人心里都芥怀提亲之事。又心有情意未与对方明,处于彼此猜心阶段闹矛盾,引得袭人紫娟未劝好贾母亲来。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待二人稍好他俩又去贾母处遇见宝钗,因为天热,宝玉说宝钗像杨妃体丰怯热。惹宝钗不快挨宝钗敲打,又因为负荆请罪一词又宝钗被言语敲打,愧。

又去了王夫人处,与金钏调笑又被王夫人打了金钏,宝玉跑出来到了蔷薇架看见花障里龄官画蔷,下雨跑回来敲门半天无人开,及至袭人出来被雨淋湿的宝玉没看清人踹了袭人一脚。这些事的发生都是张道士提亲的事造成的后果反应。

从张道士请了宝玉的玉去,又托了盘东西回来,宝玉留下金麒麟山。虽贾母问谁家孩子有一个,说是史湘云有一个。但明显掩饰,宝玉的玉与金麒麟被张道士端来端去。重点是玉与金被托到桌面上来,张道士隐性提的是女孩,十五,小姐,品貌家世好,是宝钗。贾母不同意,王夫人不高兴。

王夫人打金钏是对贾母反对宝钗的不满出气,贾母还当家,大事她决断,并未问王夫人与贾政。骂金钏好好的爷们被你带坏了,是对宝黛恋爱不满,贾母支持的黛玉不满火撒到金钏身上。宝钗也有火气被否。贾宝玉也和林黛玉因金玉闹口角,贾母也哭。都是二人不得心而贾母没有更好的主意和成二人,王夫人不得顺心宝钗。这件事弄得人心不佳,宝玉的火气从踢袭人发泄了。


圃香

虽是误踢,但也表现出宝玉的纨绔子弟的特性,如果踢的不是袭人,而是一般的小丫头。那么踢了也就踢了。那么小丫头也是人,为何就该挨踢呢?

所以从等级社会角度来看,宝玉也是高高在上,鱼肉百姓的一份子,他绝不会顾及小丫头的感受。


一大行

贾宝玉纨袴子弟,京城四大家族之一,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阿房宫,三百里盛不下金陵一个史

(贾母家姓史,将军)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來请金陵王,(王夫人家,将军)

按现在活说小小的事情。


包强中

其实这真的是“误踢”的,宝玉毕竟是贾府的宝贝,除了贾政无人敢责罚。调戏金钏反致金钏死亡,又和林妹妹闹矛盾,发泄一下少爷脾气而已。没有想到的是踢到了袭人(当时已经陪床),如果知道是袭人就不会踢了。毕竟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小孩子,性情变化快也正常。高兴时惜花爱花,生气摧花毁花。不意味着后来把袭人嫁于他人。


yyy150331

能看出有深意,已经不简单了,具体的深意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我认为应该整体解读,如果整体解读明白了,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也自然无此一问。抱歉!不能急功近利地仅答此一问,我若说,便一股脑都说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