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一生有什么历史成就?

金诺干冰

东方朔,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相声界的鼻祖、中国的第一位段子手。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的李白看不起很多人,但却也是东方朔的小迷弟,甚至还为他做了一首诗:

朝天数换飞龙马,赦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李白为什么这么迷恋东方朔?因为他不正经啊!也正是他的“不正经”,让后世很多不管喜欢他还是不喜欢他的人都开始对他指手画脚的。

汉武帝刚登基的时候,征召天下有才之士。东方朔觉得自己这么有才,当然不甘落后,写了三千片竹简,而他的自荐书是这么写的: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这段话翻译过来并不难,不过体现的却是一个求职者厚着脸皮从心底推荐自己的呐喊:皇上,我能文能武,年轻有为,体貌端正,身体健康,长的又帅,像我这么一个难得的人才你要不用我就可惜了!

那么这位自卖自夸的东方朔到底有哪些成就呢?

东方朔在当太中大夫时,昭平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这昭平君是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平日飞扬跋扈,经常犯罪,所以隆虑公主很不放心。在病重临终前,拿出金千斤钱千万,为儿子预赎死罪,武帝答应了。

果然,昭平君自母亲死后,更加骄横,竟然醉杀了夷安公主的傅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按汉代法律,应是杀人偿命,但朝中大臣都不敢问斩,因为隆虑公主曾预赎过死罪,而且皇上又同意了的。于是将此事奏请武帝,由他亲自裁夺。武帝说:“我妹妹已故,只有这么个儿子,死前,又嘱托过我。”讲到这里,他泪流满面,叹息良久。又说:“但法令是先帝制定的,我不能因妹妹而违反先帝的法令,否则,我有什么面孔进高庙见祖先?何况还要辜负天下万民。”于是下令廷尉斩了昭平君。斩了昭平君,武帝十分悲痛,左右大臣也为之伤心。

此时,只有东方朔没有哀伤的表情,反而拿了一杯酒,为武帝祝寿。他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赏赐不避仇人,杀戮不择骨肉。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这两件事,是五帝所推重的,也是三皇所难以办到的。现在陛下却做到了,这样,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各得其所。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我手捧酒杯,冒死再拜,祝皇上万岁。”武帝没说什么,就起身进入宫内。

到了傍晚,武帝召见东方朔说:“《传》曰:看准时机后再说话,别人不人讨厌。今天先生给我祝寿,认为是看准时机了吗?”东方朔马上脱下帽子,磕头请罪道:“我听说快乐过分就阳溢,哀伤过分就阴损。阴阳变化就心气动荡,心气动荡就精神分散。精神一散,就邪气侵入,消除愁闷最好的是酒。我所以用酒向皇上祝寿,是表明陛下刚正不阿,用它来替皇上止哀的。我不知忌讳,罪该死。”武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以前,东方朔曾喝醉了酒,闯入宫殿,而且在宫殿中小便,宫中值巡发现了,弹劾他大不敬。武帝就下诏,免去了他的官职。现在,通过这件事,又恢复了他的中郎官职,并且还赏给他一百匹帛。

汉武帝把东方朔当做取之不尽的智囊,把他的二十万言书做为医国秘方。但仍是不提升、不重用。用其策而不用其人。这使东方朔陷入痛苦和快意的矛盾之中。他知道,汉武帝每一次胜利都有他的心血在内,然而他只能隐于幕后,无法展示雄才。

东方朔索性以滑稽面世,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与庞然大物的权臣一争是非,与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要开开玩笑。想不到这样一来,汉武帝也索性将他列入弄臣,当作笑料。他笑在脸上,苦在心里。

随着战胜匈奴的胜利,汉武帝自我膨胀,下令扫穴犁庭,扩疆辟土。无尽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东方朔的劝谏已成逆耳之言,汉武帝再也听不进去了。

东方朔反省自己:正是他年青时“千古一帝”的理想与汉武帝吻合,才会言听计从;而他成熟的思考却不被汉武帝所接受了。目前天下百姓的苦难,始做俑者也有自己!

北方战争至为残酷。匈奴北遁,名将霍去病也在最后一仗中战死。这并没有使汉武帝醒悟,却让东方朔做出决定——他悄然离开了这个曾使他充满希望又最后失望的辉煌朝廷……


田之云

说他是一位奇人,一点儿也不为过。他足智多谋,精通文史。

  他应该是相声的鼻祖,但因性格诙谐,滑稽多智,常在武帝面前谈笑,被汉武帝视为倡优之类人物,始终不得重用。

东方朔终其最高的职位是太中大夫,在和平强盛的的汉武帝年间,东方朔没能立下声名显赫的政治功绩,但是他在汉武帝身边多年,肯定对皇帝的施政纲领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东方朔通畅有机会便直言切谏。在修上林苑的事情,向武帝进言不要太奢侈,要体恤百姓的疾苦。

在昭平君杀人的事情上,请求皇帝秉公执法,等等一系列事情。

他一生还有许多著作,但可惜的是没能流传下来。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安逸,但是郁闷。并没有实现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一直在皇帝身边。可以算一位被政治耽误的相声演员。



吾乃常山王子虫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旅游讨论性的话题。对于东方朔很多人都认为他只是个爱吹牛皮的人,但是我个人认为他不仅精通各家学说,而且还幽默风趣。

我们的司马迁老先生对东方朔这个人也有较高的评价和肯定的态度。因为在他写的那部历史书当中经常写到,东方朔这个人经常被汉武帝叫去帮他姐解决难回答的问题。

我个人觉得他是因为他的幽默风趣和博学多识,才经常被汉武帝认可,所以也被汉武帝叫去跟聊天,而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汉武帝在生活上的一些难题。

正因为经常跟汉武帝聊天,所以他的很多思想也影响了汉武帝的许多政务决策,因为在中国古代像皇帝这种孤家寡人,很难有人能够跟他聊的开的,所以很多的人就戏说东方朔这个人凭借着他的个人在皇帝面前吹牛。

在古代,很多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伴君如伴虎。因为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哪天得罪了皇帝这只大老虎?或是哪里惹他不高兴?就有可能会被大老虎吃掉。

在汉武帝看来让东方朔这种奇人异士,能够用,但是不能够重用。东方朔在与汉武帝相处的这些年,他以他独有的方式帮助和扶持汉武帝。

就比如在朝堂上用他独有的方式故意讥讽朝政,帮助汉武帝平衡了后宫的势力,平衡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问题,还有就是在外交关系上等一系列举措。


爱好问答

最开始了解东方朔,是在黄晓明主演的电视剧《大汉天子》中陈道明主演的东方朔这个角色。当时因为影视剧的演绎,只觉得东方朔是一个千古智者,是一个极具仙风道骨的人物。所以,开始对东方朔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

东方朔的成就一方面体现在政治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学上。

政治上,东方朔应汉武帝求贤令而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其人睿智幽默,后虽多易其职,但却都能充当好武帝身边的智囊的角色,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武帝谏言,协助武帝处理好全国政事。可以说,汉武盛世的创举离不开东方朔的付出。

文学上,东方朔是一个伟大的辞赋家,一生著作颇丰,他的许多作品也一直流传至今。他的身上也发生了很多奇闻异事,颇具传奇色彩。

东方朔的成就极大。


炗之塔

如果从实际结果来看,东方朔没有多少历史成就,后世只是把他演绎的过分聪明睿断,其实他跟主父偃比起来要差的多,东方朔有急智,但却更像小聪明,在军国大事上,史书上未见有什么建议,却有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