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三生万物的“三”到底该怎么理解?和《周易》有关系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一种物态,一种物态产生两种物态,两种物态产生多种物态,各种物态构成了万物。一,一种事物的状态。三,表示多数,许多事物。

《道德经》中三生万物的“三”到底该怎么理解?和《周易》有关系

道是“天下母”,所以它“生一”。 道“生”什么?“一”是个数目,道作为事物运行的法则,作为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它“生”的自然是具体事物运行的法则,是具体事物的客观规律。“道生一”犹如“道产生出所有事物的客观规律和运行法则”,即“普遍的规律”“普遍适应的法则”。

“一生二”犹如“普遍的事物规律、法则生出某一类事物的规律、法则”,这些规律法则具有一类事物的相对特殊性。

“二生三”是依次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的规律和法则更具有特殊性。“道生一”并不意味着道只生“一”,道可能要生出多个“一”,因为它是立体的、漫无边际的,用树状图都不能演示透澈。其实万物的客观规律和运行法则均为道所生。

“三”又是一个表示多数的概数。在本段话中,“三生”还表示了一个一个过程,所以三能生万物。“万”也不是一个确定的数,这里只是极言其多。万物又是一个运动变化的概念。 万物背对着阴而正对着阳,互相交融的阴阳之气来中和。

《道德经》中三生万物的“三”到底该怎么理解?和《周易》有关系

三是一个最基础最稳定的结构,三点一个面,面成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在其中。

人有三宝,精气神。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

这些最基本的三者是一种事物的命脉所在,只要动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系统。

道德经和周易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从周易中找到答案。

《道德经》中三生万物的“三”到底该怎么理解?和《周易》有关系

周易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第一步的变化是,太极生两仪。

太极生两仪和一生二,是一样的道理,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换了一种说法。一生二,注意一点是生二,不是分二,生了二一还是存在的。

第二步的变化是,两仪生四象。

两仪生四象,是二生三。两仪我们很好理解,热冷,天黑天亮,一正一反。两仪生四象。

《道德经》中三生万物的“三”到底该怎么理解?和《周易》有关系

比喻:热冷的变化中生出春夏秋冬,人的生死中生出生老病死。

第三步的变化是,四象生八卦。

四象生八卦,是三生万物。所有的事物我们都可以归纳在八卦之中,八卦也可以演绎出所有的事情。

三是四象,万物是八卦。

那么三就是春夏秋冬、生老病死所有在二中生出来的变化过程可以具体到三这一步。

可能说得很迷糊了,简单的说。三是二的细分,刚才在上面说的。

《道德经》中三生万物的“三”到底该怎么理解?和《周易》有关系

二是冷热,就是夏天和冬天,最热的时候和最冷的时候。

三是春天和秋天,是冷变热,热变冷的过程。

二生三,二还是存在的,所以有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的变化是万物所依靠的生长规律,秋收冬藏,动物的冬眠,植物的生长和成熟,大树的落叶,小草的生根发芽。

三的意思不单单是代表春秋秋冬,还可以是其他的。我们骂人的时候说别人,你不是个东西,叫别人帮忙拿个东西,情人之间的打情骂俏,这个坏东西。东西可以表达很多种意思,三也是一样的道理。

《道德经》中三生万物的“三”到底该怎么理解?和《周易》有关系

道德经中的三,是变化的一个成熟标志。三的思想是我值得学习,大的方面宇宙的开始经过结束,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写个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