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會玩的老師:教育其實就是“逗你玩”

做一個會玩的老師:教育其實就是“逗你玩”

做一個會玩的老師:教育其實就是“逗你玩”

玩是一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語詞。

談“玩”這個話題,不應隨隨便便,以為它可以鬧著玩兒。得有足夠理由讓人信服:這個時代的教育,需要為玩正名,騰出合法席位。有如人們常說,為學生精神補鈣,我們也要為過重學習負擔之下欠玩的孩子們補玩,這也是在為他們補鈣。

其一,我們承認“業精於勤而荒於嬉”“玩物喪志”“學海無涯苦作舟”等古訓有一定道理,但也確認其亦有侷限性。不是所有的玩皆喪志,不是所有的嬉都荒業。有些玩會長智,有些嬉能生慧。

其二,大凡有大成就的人,除了有非凡的意志、堅苦卓絕的精神,往往還保有一顆永不泯滅的童心。在一定意義上,童心就是玩心。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精通十幾種語言、幾十種方言,人們問他何能如此,回答是“好玩”;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說,“數學好玩”;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說,“人之初,性本玩”,並提出,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學術,掌握玩的技術,發展玩的藝術,還說“活到老,要玩到老”;大玩家王世襄更是玩出“世紀絕學”……

可見,喜玩、樂動是人類優異的稟性,也是人類優秀分子的通性,更是毋庸置疑、不可篡改的童性。

其三,成人自有玩的情趣和權利;兒童更有玩的天性與專利,任誰都不能橫加改變與剝奪,而要與兒童的天性合作。要不然,兒童可能得到許多,卻失去靈魂或根基。當下的兒童教育,恰恰在此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與缺憾。

一方面,教材與課程不好玩,有形無形中抵消、沖淡了兒童玩的意趣;另一方面,缺少玩的時間與空間,使一些兒童不會玩,或者玩不出新意、智力和智慧。我們有意於對國家與地方課程進行適當補充,這也是對兒童應該享受而又未能(充分)享受的相關課程資源、課程學習活動的一種補償,學校有必要建立相應補償機制,為兒童補償更多一點玩的時間、動的空間,玩的情致、動的能力。

其四,是有不少孩子不會玩,但不等於說他們不愛玩。大凡真實的兒童,幾乎都喜歡感官享受、感性快樂;

常有孩子玩得忘乎所以,忘掉一切。上網、玩iPad、做低頭一族,把大量時光拋擲到電子世界,這是當下很多孩子的常態,也是他們玩的主要形式,他們因而成了宅男、宅女。

我們要引導、驅動孩子從電腦前、網絡上解放出來,從電子遊戲的禁錮中走脫出來,投入更廣闊的世界,在玩中動,在動中玩,在“玩—動”的課程裡釋放壓力,增強體力,活化智力,積蓄潛力。

其五,大凡真正優秀的教師及其課堂,都有高超的玩的本領,都有大量動的時空。以小學語文學科為例。於永正老師是一位老頑童,他的課差不多就是在“逗你玩”;而在孫雙金老師的語文課堂上,孩子們“小手林立,小臉通紅,小嘴常開”,這樣的課肯定好玩;王笑梅老師潛心開發“嬉樂作文”,將兒童應做的事變成遊戲,將兒童最難的事化作嬉樂,將兒童作文變成一部童年嬉遊記,把江海地域文化化作語文學習的課程資源,精心策劃水趣、樹趣、葦趣、箏趣、農趣、捕趣、採趣、割趣等多個系列的童年嬉樂活動,為兒童一生存儲寶貴的體驗性語文資源……這必定是兒童的歡樂季。

其六,中小學各科課程標準中都沒有出現“玩”這個字眼。但它們都強調實踐,強調活動,強調過程性目標和心理、情感體驗。雖未有語涉,實質上卻重視“具身認知”(有人稱之為“脖子以下的認知”活動,其顯著特徵是,做中學,身心互動),說到底,它們都是對“玩”的價值認可。

我們將課程建設的旨歸鎖定為學會玩,並認為中小學課程不管抱定怎樣的價值取向與方法論,都要和玩建立一定的關聯,甚至以玩為核心和靈魂。我們篤信,學活於嬉,智啟於動。

做一個會玩和“慧玩”的教師

在某種意義上,教育就是“逗你玩”,教師要努力成為“玩主”。不願玩、不會玩甚至不屑玩、拒斥玩的教師不可能讓學生學會玩。這種教師也許是傳統意義上的師德標兵、敬業楷模,卻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教育者,也不是現代教育中的創造者。很多教師揮之不去、幾成通病的職業倦怠或許就肇端於不會玩。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

消除職業倦怠應該從“學會玩”開始,而走向理想的教育勝境,則要從“慧玩”起步。

其一,要“立志可愛”。教師是與兒童天天“耳鬢廝磨”、打成一片的人,兒童都希望教師有一種幽默的味道,有一種可親的感覺。“可愛”並不容易做到,需要我們“立志”並付出努力。一個可愛的教師通常是有可愛自覺、可愛自信的人。

其二,要打破禁區。一位老師讓學生以“活潑”造句。“魚兒在水裡活潑地遊著”,老師說不錯;接著有學生說:“魚兒遊過之後水變得很活潑。”老師勉強地說:“也不錯。”過了一會兒,她認真地講:“以後考試,千萬不能這樣寫。”多麼好玩而有詩意的句子就這樣被老師的正告給扼殺了,而扼殺的又何止一個句子?因此,大可不必時時處處都有兵臨城下的危機感。解放兒童創造性的學習行為必須從解放我們自己的教學思想開始。

其三,要發乎童心。

郭姜燕老師有一篇教學敘事——《有一個女人叫“朝霞”》。給一年級孩子講農諺“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時,“穩重的曉宇胸有成竹:從前,有一個女人,她的名字叫朝霞,她呀,不喜歡出門……”她為此和孩子們進行了一番辯論,“後來,我想了下,由於過分關注教學進度,錯失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其實是可以讓孩子發揮想象,用童話故事的形式來理解的:朝霞這個女子在天邊出現時,她告訴大家,馬上會有雨的,出門要記得帶雨具哦,她是雨神派來的使者……只要與諺語意思一致,怎麼編都是可以的。”

事理邏輯與兒童心理邏輯發生衝突時,無妨由後者逆推前者,如此教學在好玩的同時也維護了前者的尊嚴,相信它將能使科學真理、客觀知識更溫情地安頓在學生靈魂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