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希:那些跳出“體制內”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文/孫瑞希

孫瑞希:那些跳出“體制內”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週末和幾個朋友吃飯,其中有兩個朋友在體制內工作,所以飯桌上在所難免的談起了“要不要跳出體制內”這個話題。這是很多還在“體制內”的人經常糾結的問題,他們一方面留戀體制內工作的穩定性、福利的優厚性、社會的主導性,一方面又羨慕體制外的活力性。

這裡,我簡單地把體制內的人員定義為國家機關、大型國企、事業單位裡的公務員、國企編制內員工以及依靠國有資產獲得收益的職工群體。

跳出體制內的實質,實際上和體制外的員工重新擇業沒有太大差異,也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的一種規劃和選擇。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原有的“官本位”思想不斷被打破,人們的工作價值觀開始更加多元、開放,體制內的吸引力正在降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跳出“體制內”,尋求更加多彩、充滿挑戰與活力的職業。比如郎永淳、張泉靈等著名的央視主持人等。但是對於絕大部分體制內的普羅大眾來講,到底該不該跳出體制內?在這裡,我僅從我經手的生涯規劃案例說起,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孫瑞希:那些跳出“體制內”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01 要不要跳出“體制內”

幾年不見,同學們居然有了這麼迅猛的成長。想想自己這五年來的工作,秦勇覺得,除了安逸、體面,似乎真的乏善可陳。他在口腔外科工作五年,卻從來沒有獨立做過手術,本來手術就少,即便有,也輪不到他。他仔細審視自己的成長軌跡才發現,這五年,他知識荒廢,與社會脫節。

他回頭看看周圍的同事,能進體制內的,多半是家裡有點資源的,那些有能力有才華有資源有錢的,不少在外邊都有副業,而他呢,兩手空空。秦勇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當年託了一個遠方親戚給他辦的這個工作,可總不能指望著人家照顧自己一輩子吧!秦勇有心跳出體制,卻不知道跳出來後出路在哪兒!

他找到我,向我傾訴他的困惑!

孫瑞希:那些跳出“體制內”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02 體制內外,如何做好角色轉換

一直以來, 秦勇對自己的工作還是很滿意的,它穩定、體面、不忙不累,直到五年後面對個別發展迅猛的同學,他的心理開始失衡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句話一點不假。

很多人,對於職業的不滿是從對比開始的。如果你也存在這種情況,不妨問問自己:我想跳出體制內的目的是什麼?

1、 對目前的工作不感興趣,想嘗試新的突破?

職業興趣是一個職場人對待工作的態度、適應能力,是以一定的素質為前提的,在工作的實踐過程中逐漸發生和發展起來的。你是真的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還是你的適應能力和勝任素質出了問題?對於你想嘗試的新的方向,你瞭解多少?

2、 目前的工作困難重重,換個環境興許會發展得更好?

找到一份工作,可是往往堅持不了多久,遇到了困難就想,這份工作的內容和我想的不一樣,換一份會更好。換到最後發現,你在上一份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在下一份工作中還有。換一份工作,就真的能解決你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嗎?

3、 體制外的朋友們發展的挺好,我也想跳出去嘗試一下?

你對體制外瞭解多少?你的家庭對你的選擇會有什麼樣的態度?體制外沒有體制內的託底保障,你是否能承受可能失敗帶來的打擊?體制外可能還有額外的加班、較少的假期,你能否接受?

如果你覺得對於以上這些問題自己考慮得還不是很清楚,建議你動用手頭的資源,找到那些你認為足以成為你職業生涯中的標杆人物的人士來做個生涯人物訪談。瞭解一下他們的日常工作、需要的知識、技能與才幹以及你與這份工作的差距。

孫瑞希:那些跳出“體制內”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03 別隻看美好的一面,跳與不跳請先確定你的支點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覺得跳出體制內的“一潭死水”是一件多麼有前途的事。然而,事實絕非如此簡單。

人們往往只能看到別人生活的美好,而看到自己的生活,永遠覺得是一團亂麻、不盡人意。

然後把這種看到的“好”與“壞”扯到一起對比,覺得生活真是“擰巴”。

如果你不能將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那你永遠不知道路在哪兒!

我的兩個表哥,一個喜歡穩定有秩序的生活,後來做了公務員,勤勤懇懇、穩穩當當的過著小日子,他感到很幸福;一個出國留學,後來留在了那個國家,在那個節奏快得不像話的國家努力奮鬥,他感到很幸福。他們祝福著彼此,但誰都不想成為對方,因為對方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我們在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工作?因為工作決定著你未來要過怎樣的生活!在這裡,我建議你,為自己的職業規劃找一個支點。

1、生存支點

具體來說,如果你某一階段的工作是為了生存,那麼這個“生存”就是你此階段的職業規劃“支點”。你在尋找工作的時候,通常應該把薪酬作為主導方向。儘管以薪酬為導向的工作可能會讓你為了錢而做出一些短視的行為。你可能不會感到工作的快樂,不會獲得事業上的成就感。

然而,你沒窮過,永遠不知道生活有多艱難!

對於那些家境貧寒、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你覺得他們會有更多的選擇嗎?連生存都解決不了,何來發展!

所以,不要為眼前的短視而悲傷,這只是謀生的手段而已,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它不代表永遠。

2、發展支點

解決了生存的問題後,你可以從長遠的角度謀求職業的發展。這時你應該以自身的進步作為職業選擇的導向,這就是“發展支點”。你跳槽了,也許這份新工作給你的薪水並不高,甚至比前一份工作還要低,但它能讓你站在一個更大的平臺上,有了更廣闊的視野,你學到未來職業發展中更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甚至,這個平臺可能是未來的“風口”。你在這裡收穫的東西,將有助於你實現未來事業上的成功。

3、興趣支點

當你在某一領域內取得了一定成就,你獲得了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富足,這時你的選擇是多元的。一份工作,你可能並不在乎它的薪酬是多少,也不在乎它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榮譽和地位。你去做這份工作,僅僅因為你喜歡它。這就是以“快樂”為導向的工作,它立足於“興趣支點”,讓你在忘我投入的同時,享受生命的無限可能。

體制內外,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喜歡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同時,跳與不跳還要考慮內外部因素,比如自己的興趣、性格、技能、價值觀、外部就業環境、家庭狀況等等。

在這個科技、人才迅猛發展的新時代,只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時轉換職業規劃的支點,併為之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才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正如“小木頭”所說:要是喜歡的,就是好的。而不好的是,一邊懊悔,一邊繼續。

一邊埋怨著體制的溫吞冷漠,一邊享受著這裡的安穩慢節奏。無論是在哪裡,有能力,有進取心的人才是最值得敬佩的。混,是最不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