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擒拿术真的可以接住对方很快的第一拳吗?在正常实战中,都是速度很快的连击拳吗?

平凡人不平凡灬

经过长期练习是可以接住第一拳。

实验表明;散手运动员的简单反应时间为 180毫秒,一个复杂反应一般须300毫秒以上,身体向后移动的速度较慢。而运动员不移重心位置,单独完成一个拳法约需600毫秒,单独完成一个腿法时间稍长。可见,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对方拳,腿能达到的范围内要想避开对方的攻击,是较困难的。但有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无论是在反应时,还是视觉观察,还是本体感觉预测都会达到一个高峰期,这也是常说的运动员顶峰期。接住第一拳完全是有可能的。它并不完全是依赖于反应,更多是经过长期练习,对人体运动规律的感知。

但后面的组合拳基本上都没有办法接住,所以大家看到格斗时抱头是常用的动作之一,像泰森这样的灵敏重量级拳手能让人一直挂念,就是他反应特别灵敏,这在重量级里是很少见的。

如果散打、泰拳能用腿,手,肘,摔,要做到防守五六个动作,都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所以看看巴西柔术的擂台战绩,就可以明白,擒拿里有很多招式只能对普通人,两人功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过于精巧的动作都不太实际。更多是依赖于身体的缠绕搂抱,用大臂、大腿锁控对手。


福州禅武

这个问题我可以强答一下,上警校期间比较系统的练过两年散打和擒拿,其中擒拿是训练的核心内容。

擒拿术中的正面接拳,一般叫抓腕,其实这是一个连续动作,全称“拉腕别臂”,

整体的要领可以总结为四个字,拍抓拉扭,实战中直接扭住对方腕部是非常难的,所以这个扭的动作一般是针对肘关节,所以称为别臂。

影视作品里面经常有正面抓住对手拳头的画面,但是现实里面几乎不可能做到,我的老师姓杨,是河北省队的专业散打运动员,曾经参加过中美对抗赛,也获得过很多荣誉,退役后到警校担任教官,我在和他的实战对练中,也没有被正面抓住过拳头,但是被擒住可以说毫无悬念,直拳和摆拳一抓一个准,只有刺拳不会被抓住,这其实是因为不同拳法的发力方式导致的,刺拳主要用于试探和佯攻,出拳只用三分力,回手比出手还快,而直拳和摆拳至少要用六、七分力,是主要杀伤手段,回手比较困难。

正面擒拿第一个动作是拍击对方前臂部,也就是手腕侧面上面一点的位置,也可以称为切或者截,目的是干扰对方打击的路线,然后要反手抓牢对方腕部,利用对方出拳的惯性快速将对方手臂拉直,拍抓拉都是前奏,要擒住对手核心动作是上步别臂,这里面最重要的不是手上的动作,而是脚底的重心转换,只有脚下踩准位置,才能顺畅的发力,我们在练习的时候经常出现在别臂阶段相持的情况,就是因为上步重心没有踩准,

上步不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还要破坏对方的重心,看起来动作都在上半身,实际上最核心的动作在下半身,这个要领不经过专门的练习是没法掌握的,并且在实战中这个动作由于双方身高不同,力量差异等因素影响,变化非常大,惭愧的说一句,虽然我练了两年,但是在警校和同学对练的时候成功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不过上班以后抓人倒是屡试不爽,这大概就是对手练过没练过的差别。

而杨老师擒我很轻松,核心也不是因为力量、速度差异,而是预判的能力,我和他深入交流过,基本上他能够通过经验判断我什么时候打刺拳,什么时候打直拳,而这种预判能力需要靠大量实战和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培养出来,也是职业选手和业余爱好者最本质的区别,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没办法预判对方的动作,起码已经输了一半,对方能判断你的动作,那就死定了。

要在实战中接住对方的攻击,核心在于预判的能力,能做到料敌先机,就不难实现。

武术里面有句俗话,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这句话的意思不是用腿踢,而是强调步法在搏击中的核心地位,普通人一般都不理解这一点,脚下无根则拳头无力,也是上学时候和人打过一架,对方打我胸口一拳,我直拳把他鼻子打骨折了,赔了不少钱,教训很深刻,所以后来遇到街斗一律用摔法解决,而我们在一些街斗视频里面见到的连击拳,毫无章法,甚至都不能称之为拳,只能叫上肢运动,说穿了就是双方赌运气,谁先打到对方要害就赢,搏击要速度力量结合,但是速度要以力量为基础,没有杀伤力的快是没有意义的,而普通人打出来的连击拳,普遍缺乏杀伤力,遇到练家子,被打躺下也就是几秒钟的事情,根本也用不着擒拿。


一笑风云过

问这种问题的,和回答这种问题的,一般都是练武没多久,或者一知半解的。首先,什么叫实战?ufc是不是实战?街头遭遇算不算实战?

我的经验是,赛场上有赛场上的规矩,就是自己损耗最小的情况下,迅速击溃对手。街头遭遇有街头遭遇的规矩,狭路相逢勇者胜,有没有那么多时间空间给你施展,或者你当时的顾虑多不多,都是需要考虑的。

当然,专业竞技的大于所谓练过的大于普通路人。所以当时的遭遇取决于很多因素。我还看过两个ufc选手见义勇为被黑帮分子乱刀砍死的视频,自己热血上头了,天黑,对方人多,有武器,都是当时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所以俩人就挂了。

首先说擒拿,擒拿就是一种防身技术,防身技术和进攻技术又有不同,比如太极(客观讲,太极是擒拿术,有多少人能参透?)合气道,军体擒拿,都有大量的转体动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需要借力,利用杠杆技术控制对方。所以不要相信视频或者电影里的他会去主动接拳的镜头。真实情况都是闪躲,转体。

第二个问题,正常实战,如果可以理解为街头遭遇的话,如果对方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连续出拳,因为他没练过,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以上,先说这么多。


健身实验室

我的切身体会我从部队退伍打过无数次架、最厉害的一次是在回家的车上和我们那里当时混得最好的三个人打起来了、车上都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反正就是你一拳我一脚、最后他们看见占不到便宜、就把枪和刀拿出来了……那是93年元旦节、枪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控制得严格,一般社会上的都有刀或者火药枪带在身上、他们用刀刺了一刀的同时枪又在我头上敲打了起码五六个包……我心里气愤的同时知道再还手绝对吃亏,就坐下来因为我没有任何武器.任由他们打骂.直到车停下来门打开在一家面店门口.我冲进去拿了一把最大号的菜刀出来的同时他们三个也跟着我下车了……站在那里成三角形等着我拿枪的站中间.我当时心里只有气愤没有害怕的感觉……他是双筒枪,第一枪肯定是想吓我从我脚下飞过铁沙子.第二枪打出来的同时我刚好扑到他身边出刀砍在他枪上结果又打在了地上、接下来打斗过程我就省约了吧……反正最后我去了当地派出所自首……因为我当时以为我肯定把人家砍死了……但是派出所的警察听了我讲述的经过后说你回家等侯通知.他现在人在抢救、只要人不死你就没事,属于正当防卫……如果死了你会因为防卫过大判三...五年,结果我们运气都好他们三拿枪判9年那两个8年我没事并且一点没受伤,我说这些只是想说遇见突发事件不怕事的同时要冷静的分析当时的情况该忍气的时候一定不能冲动不然在车上就🈶️可能完了……不可能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霜无双

我看的各种功夫教学视频里演练的大多是第一吉,第一拳,第一刀。然后就龟样的静止在哪里任由老师摆布了。我的对手要是这样我压根不需要功夫了,不会动了是不是,我就坐你前头骂死你。咱不论王八拳还是组合击。咱就没看过教学技巧破解真实攻击的演示,有啥可讨论的。鉴于骗子盛行,功夫的一切传说应预设为伪。有第三方机构设置实验条件,功夫达人觉得有必要就出来证伪。清高不屑就在小圈子里关着门玩。不要在搞那些唬人的教学。

blackcapr

首先要界定一下什么是实战,说白了,实战这种事儿在非冷兵器时代是根本不存在的,很多人误以为MMA之类的是实战,其实不然,一切的擂台对抗,都属于比赛,只要上擂台就是要讲规则的。我认为现今社会武术存在的意义无非就是两点,1.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身体的征服感是本性使然。2.就是为了挣钱,如果没有比赛的奖金,武术发展估计还不如现在。

翻过来讲,现今社会实战存在还有没有意义?这也应该分两个层次。1.在官方的国防军事训练中,实战意义非凡,擒拿格斗散打自由搏击,这些实战技击术与传统武术的关系十分密切。2.在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不是说非得打擂台才能证明自己。如果非得实战才能证明自己,那就都不用练了,就算练散打,练MMA也一样接不住子弹,挡不住大炮。就像咏春标指寻桥,形意的五行拳对练,太极拳的推手,八卦掌……这些内容很多人误以为属于实战,其实这个说法很片面,就拿太极拳的推手来讲,推手本身就是同门师兄弟间在互不受伤的前提下对双方功力的一种较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创举,因为任何一种武力对抗,都一定是有一方倒地,下擂,或是点数,才能断定胜负。这样的对抗多多少少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唯独推手这种独特的对抗方式能让双方互不受伤的情况下分出胜负。但是只限于同门之间,如果说对外的对抗,一样有抓拿摔打化等技法,但是很多人误认为太极拳只能推手,一踢腿就是散打,一有摔法就是摔跤。要搞清楚攻击,无非就是拳,掌,腿,肘,膝,摔法。

再说回擒拿对于实战,技法从练习中来,练得多了,收拾个普通毛贼还是很容易的,但是遇到职业运动员,也只有打王八拳的份儿了,但是要注意,传统武术也有职业运动员和传承人之分。传承人,技法层面的东西多,正宗和不正宗区别很大。职业运动员都是学院派,训练很系统化,也很刻苦,套路极其美观,只是运用上的老师不多

希望以上看法能给对传统武术存在偏见误解的人以正视听,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太极陈祎

看完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小龙传奇》里的一幕:李小龙用掌接住对方打来的拳头并向上翻折,造成对手骨折。但个人觉得在实际格斗中概率很小。通常来讲,出拳攻击和收拳恢复格斗式都是很快的,估计很少有人会为了耍帅摆pose吧。

正常的实战中,除非比较专业的拳手或者军人之类的,一般人实战可能都会一通乱打,连续抡拳,或者搂抱撕扯。

所以我认为,真实格斗中,接住对方的拳是有可能的,但是概率比较低,而且代价比较大,反而是格挡比较靠谱。


以悟忆物

我精研擒拿三十余年,年轻时上台实战过,获得过许多胜利,但后来有一次重伤了人,就此不再上台。一般人打我,我几乎百分百能拿住。如果是专业的或半专业的,象徐晓东就不那么容易。徐力大招沉,出拳不会用老,若要拿他,需要诱使他进攻,利用步法欺近他,趁机下手。拿也要拿关节,否则你抓不住。拿住之后立即下死手,脱掉他的关节,否则对方还有反击的机会。如与徐放对,生死相博,我胜率几乎百分百,如果是打擂台玩儿,我可以制服他,但他不然受关节伤害。


小虫象棋

前两天看了视频正好看到有个武术专家说这个,擒拿的接拳不是直接就接,大多是先用手臂贴带对方进攻的手臂,然后贴对方小臂,对方出拳后必然回拳,而练擒拿的人出手时并不握拳,一般是五指散开的那种勾手,对方一回拳,因为两个人前臂是贴着的,必然会抓住对方的手臂,然后就进入擒拿的最佳节奏了。然后另一个手再抓对方的拳头或肘一拧对方立刻反关节了。老一代的说法就是,手动三尺肘动二,回手必有左右旋。

真实打斗不可能一开始就制定好怎么打,都是根据对方的反应而来,而练擒拿的人平时练的都是针对对方攻击时如何拿人锁人的,相关动作警察是练的最多的。

日常打斗在出拳前大多先是抓衣领,抓头发,抓喉咙,相互抓胳膊。这些在擒拿中都有应对方法。

对于直接出拳的人正常的应对就行,不一定非得用擒拿,而且传统擒拿其实是包含打法的,不一定非反关节,也可以直接出拳出掌应对。

如果只用擒拿反关节应对只有专门练传统擒拿的或军警中十分擅长擒拿的可以做到。

传统擒拿的手型和防守方式基本就是你出拳他正常防守,但你回拳时他就能抓住你,然后就是一套反关节或进身打法。


dd广林鬼

正常对战双方,想接着对方的第一拳,可能性不大,也无此必要。练过一点都知道,如果一方用拳攻击你,你的选择只有三种:一是避,二是挡,三是撩,也就是太极中的带。第一种不用讲,属本能反映;第二种属对抗型,用你的手臂或非要害部位,以力抗力,保障重要部位;第三种属技能型,撩的好处是借力谢力,在自身不发力,不硬碰硬的情况下,空成自我防卫,还能消耗对手。前两种任何普通人都能做到,而后种,则必须长久练习,反复实贱,才可撑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