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买了A7III(A7M3)一个多星期了,除了测试机身外,本文再谈谈镜头的选购。

在正文之前,我需要阐述以下观点:

1、本文不探讨其它转接镜头,因为A7III的某些对焦功能会不兼容非自家的转接头转接镜头;

2、本文只讨论在有限资金的情况下该如何选购,金主大可不必理会;

3、以下是本人自身选购镜头的理念,大家须根据自身情况斟酌

定焦还是变焦?

个人认为存在就有道理,各有各的需求。选择每一种镜头,都是跟职业和拍摄题材息息相关的。抛开自身实际需求谈选购镜头和叶公好龙没什么区别。

1、变焦镜头:

优点:能变焦,方便。

缺点:因为要照顾变焦,所以光圈不可能做得太大。因此和相同焦段的定焦相比,其景深虚化控制能力就要弱很多;其次因为要照顾各个焦段,镜头畸变、分辨率、色彩控制在相同技术背景和用料下也没有定焦做得好。

2、定焦镜头

定焦镜头的优点和缺点刚好和变焦反过来。

因此选购定焦还是变焦必须根据使用场合见仁见智。就我个人而言,拍摄文艺、风景、产品等场合,我会选用定焦镜头,用过定焦就知道定焦出片的颜色和对比度确实不是变焦可以比拟的(不是后期三两下能调出来的),更何况大光圈是会让人沉醉中毒的;如果拍摄会议现场、婚礼现场、新闻纪实等场合,那绝对不用考虑,必须要上变焦镜头,画质等等都没有“拍得到”重要。

如果拍视频的话,道理也同上。只是变焦镜头很少在视频中进行变焦使用的(特效除外),一般真正的电影拍摄来来去去也大都使用那一两个焦段而已。因此变焦镜头的“变焦”绝不是为了在拍摄过程中进行变焦使用的,那不符合人类眼睛的视觉惯性。

虚化能力

虚化能力来讲,物理学是有一套公式计算的,不过太麻烦。简单来说可以虚化能力归结为以下三点:

1、镜头焦距。焦距越大的镜头,虚化能力越好;

2、光圈大小。光圈越大的镜头,虚化能力越好;

3、和拍摄物体的距离。和被摄物越近,虚化效果越好;

当然以上三点是老生常谈了。实际中会发现第一和第三点是矛盾的。镜头焦距越大,必定要距离被摄物越远,反之亦然。因此在实际考量一个镜头的虚化能力指标时,通常是以相同的前景物体占据屏幕的比例来衡量的。我通常采用以下简化的方法来获得一个评估指数,避免了上述三点其中两点之间的矛盾问题。

虚化能力=焦距/光圈值

例如35mm焦距镜头,1.4的光圈值。其虚化指数为25;

90mm焦距镜头,2.8的光圈值。其虚化指数为32.1;

因此大约可以判定在相同的前景物体占比构图下,90mm/2.8镜头的虚化能力比35mm/1.4镜头要更好。

镜头用料

1、镜身用料: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金属镜身的,塑料镜身总感觉不踏实。不过貌似索尼有在高端镜头上用塑料的习惯。好吧,无论怎么说,镜身材料其实和镜头素质没什么关联。

2、镜片用料:这才是重中之重,非常非常关键。我一向认为好的镜片用料不见得就一定是高素质镜头,但是没有好镜片用料的镜头素质想高真的很难。就像你不可能期望奔腾4处理器能跑出酷睿8处理器的成绩。相反,酷睿8能不能跑出好成绩还要看主板等其它硬件的搭配。因此,一款镜头中,特别是高端镜头的非球面镜、低色散镜片等等高端配置还是有用的。至于镜头镀膜技术,我就认为蔡司的的技术虽然的确是很厉害,但貌似用在索尼镜头上的不是蔡司家最顶级的技术吧,不然我用了几款蔡司镜头也没觉得比索尼自家的顶级G镜头有什么过人之处。因此,蔡司蓝标和索尼G标可以信一下,但不可迷信。镜头实际效果还是要多看看片子,多看看测评。

我喜爱的镜头一:35/1.4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35mm焦段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个焦段。最早用过50mm定焦镜头的,发现实用性真不如35mm。50mm镜头真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室外拍摄想拍个全身还要退到4米开外,这要是去到人稍微多一点的地方就根本不用拍了。35mm焦段走近一步可以拍特写,退后一步可以拍全身。还可以拍摄一般的风光照片。

然而索尼的35/1.4有两只镜头。一只是A卡口的,我借来用过两天,实话说非常失望。1.4大光圈虚化效果有了,然而二线性太过严重。说得通俗点就是虚化的效果不够柔和,虚化后的边线仍然非常犀利,因此片子非常不耐看。另一只是FE卡口的35/1.4镜头,这只基本上就没有了A卡口的一切缺点。我经常都将镜头光圈开到最大来拍摄的,从肉眼上来看并没有出现画质锐度下降的情况。或许是因为镜头本来的分辨率就非常高,因此即便最大光圈分辨率不是最高的但也并不差。这也是我后来买的一只镜头,至今非常喜爱。经常用这只镜头扫街、旅游。

这只FE卡口的35/1.4镜头用料非常扎实,镜头上带光圈调节环,就是说光圈可以直接在镜头上调节。当然也可以将光圈环拧到A档,这时就可以用相机波轮进行调节光圈了。

以下是我用该镜头拍的一些样片

下图拍摄于创意园,用了1.4的最大光圈拍摄,对焦于石狮子的眼睛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下图拍摄于创意园,为了背景虚化的同时依然有较清晰的轮廓,这里用了2.8光圈拍摄。焦点放置在前景的灯上。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下图拍摄于茶花园。采用1.4光圈逆光拍摄,以便勾出清晰的轮廓。焦点放置于手掌上。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下图拍摄于公园。光圈1.6,逆光拍摄。我加装了偏光镜。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下图采用了1.4光圈拍摄了一位外卖快递员的日常。看得出镜头的分辨率和对比度乃至色彩都非常出色。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下图拍摄了一张ZENMAX限量版的古法手工黑檀木表,用这只镜头拍摄而不用微距镜头是想告诉大家这只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非常近,大概30cm的最近对焦距离,因此可以当半个微距来用。35焦距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突出前景的同时,背景也能够很好得交代。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我喜爱的镜头二:90/2.8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行内有句话叫做微距无弱旅。是的,这只90/2.8就是一只微距镜头,也是我最喜爱的第二只镜头。

我喜爱这只镜头一者是因为它是一只微距镜头。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微观世界有着不一样的精彩。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因此很多人一旦开始拍摄微世界,往往中毒而不能自拔。

这款90/2.8镜头的分辨率是令人发指的。如果我没记错,DXO测评中这款镜头的分辨率是所有索尼头中最好的。是的,这里用了一个反广告法的词语。不过测评中确实是名列第一。

这款镜头我之所以推荐。因为他的功能太强。既可以拿来作微距摄影,又可以拿来拍半身人像,还能打打鸟,拍拍自家宠物,当然,也能拍拍特写风景。对于一款中长焦镜头来说,2.8的光圈已经很大了,虚化效果非常的棒。

下图是我用这只镜头拍摄的ZENMAX限量版古法手工黑檀木表。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留意刚才35/1.4镜头中我也拍了一只表,于是有人会问刚才介绍的35/1.4镜头不是也能拍出来吗。但是35/1.4镜头已经是在最近对焦距离了。表在图中的画面不能再大了。然而这只90/2.8却不同,上图只是小试身手,它的能力当然远远不止。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可以看到,整个木制木制纹理非常清晰。古法镶嵌和错金工艺也相当有质感。这是用其它镜头拍不出来的。

因此,如果你想拍摄小物体,这只微距镜头是必须的。况且它还能在那么多场合使用。于是,你想想它6K的价格,就会觉得这绝对是索尼最有良心的一款镜头了。

好了,再放几张这只90/2.8镜头出的片子吧。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还在为选择变焦和定焦镜头纠结?浅谈索尼镜头选购策略

我个人最喜爱的镜头只推荐上述两款定焦的。至于变焦镜头我只强调以下两点:

1、千万不要吝啬大光圈。对我来说,没有大光圈的镜头我宁愿选择用手机去拍。

2、变焦镜头如果你还看重画质,就切记不要买变焦范围过大的。一般3倍左右的变焦范围是合理的,例如24-70或者70-200之类的。就不要考虑那些24-105的镜头了。因为所的镜头设计都是有取舍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想要画质就要牺牲变焦范围,想要大变焦范围就要牺牲画质。

最后,又回到最开头的话题。选择变焦还是定焦确实取决于你的拍摄题材。反正一般我去旅游,只带一只定焦镜头,极少遇到因为镜头不能变焦而感到沮丧的时候。因为我很清楚,我要的就是画质和文艺感。不能变焦怎么办?大不了多走几步。就像不用煤气做饭依然可以用柴火做饭。虽然麻烦,但如果你是为了一顿美食而不是在工作日去将就吃快餐。那柴火饭将是你最好最美味的选择。

这里顺便做一下预告。鉴于最近不少朋友想了解后期调色的知识,我之后会撰文讲一下关于后期调色的相关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留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