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寶島臺灣兩次險些脫離祖國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有兩次,寶島臺灣險些脫離祖國。

歷史上寶島臺灣兩次險些脫離祖國

第一次就是公元1621年荷蘭殖民者佔領臺灣。17世紀的時候,荷蘭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掌握海上霸權,並在各大洲建立殖民地。中國作為亞洲大國,當然是荷蘭殖民者不能放過的一塊“肥肉”。荷蘭殖民者首先瞄上的是葡萄牙的佔領的澳門,但此時葡萄牙尚還有一絲餘力,荷蘭殖民者不能擊敗葡萄牙,轉而侵擾澎湖、廈門等地。在明朝軍民的全力抗擊之下,荷蘭殖民者的陰謀一直沒有得逞。天啟四年(1624年)福建巡撫南居益收復澎湖,荷蘭殖民者敗退到臺灣南部,但此時的明朝並未窮追,荷蘭隨即在臺灣築城,不時侵擾內地。崇禎十五年(1642年),荷蘭擊敗西班牙殖民者,獨佔臺灣。此時的中原正處於明末清初,無力顧忌臺灣。如果一直這麼下去,臺灣必定會被荷蘭徹底征服。這時,有一個人看到了臺灣,他就是—鄭成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姓爺。鄭成功在陸上抗清失敗,想要謀求一個立足之地,在荷蘭東印度公司通事何廷斌的建議下,出兵收取臺灣,以作為抗清的根據地。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臺灣在被殖民統治38年後終於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不管,鄭成功的動機是什麼,但他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從這一點來看鄭成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英雄。

歷史上寶島臺灣兩次險些脫離祖國

鄭成功

第二次是在康熙帝收復臺灣後,主張守臺灣。康熙元年(1662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被俘殺,鄭成功在臺灣得知此消息後一病不起,當年五月氣噎而卒。其子鄭經繼位,繼續割臺灣以反清。而此時清朝已經平息了大陸的反抗鬥爭,但由於清朝海戰較弱,還無法武力收復臺灣,所以主要以和談為主。但是鄭經集團只想脫離大陸獨立,促使康熙帝將武力征服擺上桌面。在平定三藩後,意氣風發的康熙帝毅然選擇了武力收復臺灣。但是年輕的康熙帝並沒有急功近利,而是仔細籌備。他深知八旗兵勇陸戰無敵,但水戰不足的缺點。任用漢人姚啟聖總管臺灣收復工作,並調任萬正色任水師提督,督造戰船,訓練水手。同時,也加強招撫工作獲得大批的投誠者,也使得鄭氏內部互相猜忌,為收取臺灣打下堅實的基礎。康熙二十年(1681年)鄭經病死,臺灣發生內亂,群臣都推脫海戰變數太大,不可出戰。康熙帝果斷採用總督姚啟聖的建議,武力攻臺,並用內大臣施琅代萬正色為水師提督。但康熙帝深知跨海作戰準備工作異常繁雜。因此,攻臺日期一再推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領戰艦300餘艘,水師30000餘人進攻澎湖,吹響收復臺灣的號角。澎湖被攻佔後,臺灣人人自危。康熙帝隨即派侍郎蘇拜趕赴福建招撫。最終鄭克塽奉表歸降。臺灣歸後,朝廷中一部分主張棄臺灣,認為臺灣是“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加廣”。最終康熙帝明確表示“臺灣棄取,所關重大,棄而不守,尤為不可”(《清聖祖實錄》)。

歷史上寶島臺灣兩次險些脫離祖國

臺灣兩次險些割據,不禁讓人唏噓。幸好有鄭成功和康熙帝的努力,才使得臺灣一直歸屬於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