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重慶,正在“互聯網+”的風口上起舞。

今天上午,為期兩天的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在重慶拉開帷幕。這是中國最大規模聚焦互聯網+數字經濟領域的高端峰會繼杭州、北京後首度移師西南地區。

除了吸引了4000餘名政企學界人士參與,創下與會人數歷史新高,本次峰會大咖雲集: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等互聯網大咖,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寧等商界大佬,都將出席峰會,共論“互聯網+”的未來。

在重慶正把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作為重中之重,以此驅動傳統優勢產業—汽車、電子信息業轉型升級,並將數字經濟打造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之際,本次互聯網盛會的召開無疑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

這座以工業見長的城市,即將迎來互聯網浪潮帶來的全新銳變,重慶“互聯網+”要變天了。

【沃土】

一直以來,在中國互聯網產業重鎮的版圖上,北上廣深和杭州毫無爭議地佔據前五席。

與之相比,重慶的互聯網產業卻缺乏亮點。2015年前,知名度較高的的明星互聯網企業可能就“一枝獨秀”的豬八戒。

即便在西南地區,成都在互聯網產業長期獨領風騷,成為中國西部遊戲重鎮。貴陽也因為大手筆佈局大數據產業,一時風光無限。而重慶,在經濟發展高歌猛進之時,互聯網的發展卻顯得有些落後。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變化發生在近幾年。

2013年,重慶市政府宣佈:投入100億元,扶持互聯網企業。

自2015年起,重慶多次引進、主辦互聯網科技領域的全國性行業大會,包括中國國際雲計算博覽會、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中國(重慶)智能物聯網大會、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以此培育互聯網創業創新文化氛圍。

同時,多個互聯網產業園區、眾創空間的開園落地,創新創業扶持政策的出臺,讓重慶更多互聯網企業生根發芽。

2016年底,重慶出臺《重慶市建設互聯網經濟高地“十三五”規劃》。作為全國首個互聯網經濟省級“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2020年重慶將建成國內互聯網經濟高地。

數年深耕,重慶成了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沃土。

騰訊研究院發佈的《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顯示,2018中國“互聯網+”總指數城市100強,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深圳、廣州、北京。重慶以6.4946的成績,位居第七位。

《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2017)》報告顯示,在“社交指數”排名中,前五的城市分別為重慶、深圳、成都、廣州和上海。“社交支付”最高的十座城市中,重慶位於第七位。

同時,重慶與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一起,成為數字文化分指數最高的城市,數字文化消費拉動上下游數字產業發展。

【佈局】

在新一輪全球工業智能革命的引領下,重慶希望通過互聯網為自身賦能,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去年11月,重慶市委五屆三次全會提出的“八項行動計劃”中,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被放在了特別重要的位置。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重慶代表團提出的全團建議之一,就是《關於支持重慶建設全國大數據智能化發展和應用示範基地的建議》,加速大數據智能產業發展。

數據顯示,2017年,重慶智能化產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同比增長30%左右,增速快於全市規模工業產值增速20個百分點。智能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智能終端產量全國第二。

在智能製造方面,當前全市規模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43%,數字化設計工具應用率達63%,分別高於全國9.7和1.2個百分點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人士透露,要發展大數據智能產業,“軟硬”同時發力。

一方面著力推進集成電路、汽車電子、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裝備等硬件產業發展;另一方面著力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超算、軟件服務、物聯網、數字內容等軟型產業發展。

重慶的目標是到2020年培育10家以上中國領先的智能產業龍頭企業,智能產業規模達7500億元。

力爭到2020年,重慶工業增加值達1萬億元左右,以智能產業為核心的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比達30%左右;基本建成國家重要智能產業基地、中國一流智能化應用示範之城和數字經濟先行示範區。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長安無人駕駛汽車

作為中國的工業重鎮,聚集大量工業企業的重慶也將藉此推進傳統工業的智能化改造,提高支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這將有助於重慶打造智能汽車的產業高地,促進重慶電子信息產業從筆電基地到“芯屏器核”智能終端的全產業生態鏈佈局。

【搶灘】

重慶面向未來的雄心壯志,讓嗅覺敏銳的互聯網企業聞到了機會。

騰訊:助推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發展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去年12月,重慶市政府與騰訊公司簽署了深入推進重慶大數據和智能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騰訊將積極參與重慶智能化進程,

推動交通、醫療、金融等領域的智能化應用,不斷拓展合作領域。

今年,騰訊雲重慶黑石數據中心在兩江國際雲計算產業園正式對外開放服務。該數據中心將以重慶工業為中心,助力西南地區工業實現智能化轉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本次峰會上,騰訊公司還與長安汽車在重慶正式簽署智能網聯汽車合資合作協議,正式宣佈成立合資公司。目前合資公司正在積極籌備中,計劃將會在5月中旬對外發布。

基於本次簽約的騰訊雲(重慶)工業互聯網智能超算中心項目,騰訊雲將與長安汽車合作共建智能汽車工業設計雲、長安系大數據項目,併為長安汽車智能網聯、新能源等領域項目提供資源和服務支撐。

阿里巴巴:把重慶打造成亞洲最智能特大型城市

今年1月,重慶市政府與阿里巴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巴巴將在渝設立區域中心,打造基於“城市大腦”的“智能重慶”,並在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三大領域深入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目標是將重慶打造為亞洲最智能特大型城市。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4月9日,重慶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簽約,將在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科技金融和大數據人才培養等3個領域,開展14個項目合作。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據悉,今年年初,重慶宣佈開放自動駕駛汽車“路測”,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個出臺自動駕駛相關路測管理的城市。長安汽車目前已掌握了智能互聯、智能交互、智能駕駛三大類60餘項智能化技術。

京東:在重慶設立京東雲區域總部

大數據、智能化是京東的優勢項目,也是京東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早在2014年,京東就已在重慶佈局,涉及電商、金融、物流、商事等多個板塊。

去年11月,位於巴南區的京東重慶“亞洲一號”全面投入使用,這是重慶智能化程度最高、面積最大的現代化物流倉儲系統。12月,京東物流集團重慶區域總部、京東重慶虛擬電商金融產業基地、京東互聯網小貸三大項目與巴南區簽約。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本次峰會上,重慶市政府與京東集團簽署共同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京東將在重慶設立京東雲區域總部,打造大數據智能化產業基地,開展長江大數據智能化研究院、數字經濟產業基金、智能製造創新中心、西南電商集聚中心、“互聯網+農業”鄉村振興合作創新中心等眾多合作項目。

小米:深化智能製造與智能化應用

4月10日,重慶市與小米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重點圍繞深化智能製造與智能化應用、大數據產業、新零售、消費金融等展開合作

雷軍稱,重慶產業基礎良好,發展前景廣闊,加上當前大數據智能化創新在重慶風生水起、方興未艾,是小米選擇和重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原因。小米公司將加大在重慶的投資力度,不斷深化相關領域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紛紛出手,重慶“互聯網+”要變天!

《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顯示,2017年,全國數字經濟體量為26.70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22.77萬億元增長17.24%。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由30.61%上升至32.28%。

隨著眾多互聯網明星企業搶灘佈局重慶,重慶無疑將在數字經濟領域實現後發趕超,與一線互聯網城市進一步縮小差距。不過,與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相比,重慶還需在人才引進、資本引入、創新氛圍的培養上多下力氣,如此,重慶在未來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