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趙雲?甚至諸葛亮都不帶?這才是真正原因

作為三國死忠粉,怎麼不會了解三國那些事呢。不過有一點很不懂,失了關羽又失了荊州,劉備伐吳可以理解。畢竟為了關羽報仇和奪取荊州。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趙雲?甚至諸葛亮都不帶?這才是真正原因

我挺羨慕關羽,有這麼好的兄弟和主子。關於國家命運的夷陵之戰,在戰略上是有多重要,重要到可以書寫蜀漢歷史。就是有一點搞不懂,這麼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戰役理應帶幾員猛將。雖說關羽張飛去世,桃園三結義只剩下劉備一人,淒涼雖淒涼,但是也還有其他猛將啊,比如說趙雲、馬超還有魏延等等,都是蜀漢最有名的將領。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趙雲?甚至諸葛亮都不帶?這才是真正原因

雖說很意外劉備沒有帶,連諸葛亮都沒帶。開始想是不是劉備自己有信心能打贏?還是說劉備不懂掌握戰機嗎?只負氣殺東吳,不都是因為孫權這個背叛同盟的小人,殺了關羽張飛成了這場戰役的導火線。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趙雲?甚至諸葛亮都不帶?這才是真正原因

其實不帶諸葛亮、趙雲、馬超還有魏延等人,也有自己的打算。劉備打著為關羽張飛報仇的大旗興師伐吳,另外的原因還是想通過這次機會集結蜀漢主力,除了東吳外,還有曹魏政權在後方緊盯蜀漢這塊肥肉,光憑這一點,劉備自然不可能傾巢出動。在蜀漢怎麼也得有人主持吧,加上在蜀漢有不支持劉備討伐東吳的人士,劉備也不可能帶,帶著等添堵嗎,夷陵之戰自然不能帶諸葛亮了。而且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後方怎麼也得主持吧,所以諸葛亮沒有理由離開後方去前方打戰,後方得穩定運營吧,為前方提供糧草怎麼的吧,畢竟諸葛最主要的任務還是管理政務等等一大堆職務,由此可見不是一個軍師那麼簡單了。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趙雲?甚至諸葛亮都不帶?這才是真正原因

說到趙雲,在劉備伐吳時,趙雲是第一個反對的,趙雲上諫氣的劉備不管,執意東征。趙雲對劉備說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只有滅了曹魏後,東吳自然就會臣服在蜀漢。雖說曹操去世,曹丕篡奪皇位已經引起公憤了,可以先利用公憤來攻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等要地討逆曹魏,關東義士必定會來響應。跳過曹魏先打東吳是不明智的,如果和東吳這場戰爭打響,就沒有那麼容易停止了,很容易陷入被動狀態,可以看出來伐吳並非是明智的選擇。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趙雲?甚至諸葛亮都不帶?這才是真正原因

其實細想,趙雲的話挺對的,分析也透徹,如果打東吳,不僅會牽一而發動全身。對蜀漢又會有不可逆轉的影響。也許劉備也有自己的打算,或者說他私心還是為了關羽報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