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在中国的400多位皇帝中,可以说找不出一个像朱元璋这样的人,从一个最基层的放牛娃开始,一没有靠山,二没有权势,三没有背景,四没有学历。是典型的大老粗一个,利用15年时光,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的人生跨越,当然,唯一的就是刚好碰上了乱世,才给他一个机会。

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从家庭来说,层次低得不能再低,穷得不能再穷。指望亲戚朋友帮忙,大家看到他就避得远远的,小小年纪就使看清了世态炎凉,人情险恶。没有办法,只好外出谋生,这么大年纪在那种饥荒的年代,唯一的出路就是伸手向人家要点吃的填饱肚子。可是,他当叫化子讨不到饭,连人家门口的狗也对付不了。不过这叫化子也不好当,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大老远别人看到你来了,就把门关上。想想找个安稳点的,就去寺庙里当小和尚,没有读书不识字,坐着念经的好事自然轮不到他,只好干些杂活,当然,还得给寺里创造效益,那就外出化缘,其实这化缘也是当叫化子的一种类似,只不名声更堂皇一点而已,但化不到缘,这八成是个骗子,所以经常饿得头昏眼花,冷汗淋漓。最后决定去参军,反正象这样一天到晚为了填饱肚子,饿死也是死,战死也是死。也就是因为他这个正式的决定,后来居然打下了江山,并把这个朱家天下延续了近三百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他又是如何从一名最底层的农民,慢慢成长为一名最高层的皇帝,总体来说,历经了七大历程:

一是解决温饱问题。他的投军,就是避免饿死,最初不过是混碗饭吃,能填饱肚子,这人哪,要是饿上几顿饭的话,根本谈不上什么尊严,什么兴趣,什么爱好,唯一的想法就是什么时候能有碗热气腾腾的饭,更别谈什么雄心、野心。自打投身到起义军中一个小头目郭子兴的队伍,因他啥也不图,就是解决吃饭,人长得也虎头虎脑的,就选为郭子兴的贴身亲兵,由于忠心、老实、勤快、行动迅速、作战勇敢,慢慢得到了郭子兴的欣赏,这样一来,就再也不愁吃饱穿暖的问题了。

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二是解决生理问题。自打参加了军队,天天跟着郭大帅,耳濡目染那些各种各样的场合,慢慢地对生活就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原来这人活在世上,不只象当年想的一样,每餐能吃饱肚子就一定是幸福快乐,就象自己一样,如今不愁吃穿,却又来烦恼了,晚上还睡来看觉,原来自己已经二十大几了,要是能有个伴侣多好,就萌生了要娶妻生子的想法,俗话说,兔子专吃窝边草,外面的女子肯定找不到,郭大帅身边那义女马翠英在他眼里简单就是天仙,这样就一步步向她展开了爱情攻势。你还别说,这事还真的心想事成,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那时抱着美女的朱重八,真的天天象当皇帝的感觉,妙不可言。

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三是充分利用好资源。自打这马翠英成了自己的妻子,自己在郭大帅那里,做任何事情都不把自己当外人看了,每一件事都象为自己的事一样一丝不苟地处处操心,天天琢磨如何才能把义父的事业做强做大,积极投身于各种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得到郭子兴充分信任,认为义女婿甚至比自己的亲儿子干活还上心,所以,一边磨砺他一边给他更大的平台,并亲自给他赐号为元璋,因为他这时的想法,义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四是借鸡生蛋该出手时就出手。当郭子兴让他挑选几个人去扩张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了他建立自己根据地的机会,这时,打着义父的旗,干着自己的生意,自此由小到大积累了治理军队和建立政权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用人识人方面练就了他独到的眼光,把人用在什么点上,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你完全可以自己作主,不受别人的制约,这时,当义父郭子兴去世,义兄郭天叙战死,他这支部队就全部由他经营了,自此就可谓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五是专打友军柿子拣软的搓。“既定方针”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谓“高筑墙,广积粮”就是筑好防御工事,多存粮草,暂取守势,不要出击,自己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等到别人实力耗尽,再出来收拾残局。所谓“缓称王”,是指对付强大元廷的策略。许多友军称帝称王,成了元兵打击的目标,太不合算,不如先做缩头乌龟,在别人大事招摇之时,深藏不露,设法自保;等到时机成熟,然后一鸣惊人,等他们被大敌收拾得差不多的时候,甚至是两败俱伤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六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该项出手时就出手。只打“大宋”的旗帜用“龙凤”的年号,让刘福通、韩林儿做自己的挡箭牌。别人与朝廷作战,抗元起义军纷纷北上之时,他按兵不动,坐视友军与元兵血战,付出重大牺牲。在友军互相火并之时,拉一方打一方,从中获利。从起兵到登上皇帝宝座,一共15年。前10年中,夹缝中生存,坐大;后5年,才重拳出击消灭陈友谅这一股势力,尽得江西与两湖之地,消灭了张士诚和方国珍两股势力,取得江苏、浙江、福建。待南方荡平,无后顾之忧,大举北伐,挥军直捣元廷。“窝里斗”愈演愈烈的元廷无力对外,朱元璋大军北伐,如入无人之境,坐待“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光荣。

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七是一旦无敌就唯我独尊。等到天下无敌他一个人说了算时,就暴露出他无赖皇帝加流氓皇帝,可谓是心狠手辣,至于朱元璋为什么这样不断地杀人,生命不息,杀人不止,他的遗嘱中的“优危积心”四个字最能说明他的心态。他出身下层社会,从小吃了不少苦,也受尽了凌辱,对社会充满了猜疑和仇恨。以后在不断地残杀中夺得帝位,时时害怕别人来报复他,长期在恐惧和防范中过日子。要想有安全感,唯一的办法是让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命运掌握手中,真是令人揪心。

他,开局是农民,用短短15年时间,如何完成从最基层到最高层跨越

当然,他虽然成功了,他却在后世中的名声不是太好,原因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一网打尽,寸草不留,株连甚广,象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四万余人,明初的功臣宿将,包括亲朋故旧,一时俱尽。最为可恶的是,死时下遗诏,生前临幸过的妃子要陪他走,可怜那些十几二十少的少女,一生可能就幸过一次,也得此命休矣。为此,后世对他广为垢病。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论是生前如何风光,留下个英名在后世,还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