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照片为媒,结举案齐眉伉俪,成美满幸福家庭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不禁感慨万千,一时文思泉涌,便挥笔写下了著名诗篇:“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照片为媒,结举案齐眉伉俪,成美满幸福家庭

在韶山短短的两天里,毛泽东接见了数以千计的人民群众,了解民间疾苦,在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父老乡亲面前、在父母亲的坟前、在自己出生的老屋前、在毛家祠堂里,毛泽东是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归的游子。在这个曾经记载着他童年和理想的小村子,毛泽东独特的思绪、风趣的语言、精辟的见解,赢得了乡亲父老的广泛称颂。

《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照片为媒,结举案齐眉伉俪,成美满幸福家庭

这次毛泽东回韶山冲,置身于家乡的山水间,他深入农家,走访地头,来到群众中间,视察家乡的稻田,与当地乡亲们合影留念,少年时代的启蒙老师毛宇居携手而行,亲切谈话。

来到韶山学校,少先队员给毛泽东带上红领巾,留下一张合影。

《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照片为媒,结举案齐眉伉俪,成美满幸福家庭

这一张毛泽东和韶山学校少先队员们合影的照片,毛泽东脖子上系着一条红领巾。诗人臧克家写题照诗《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后被选入小学课本。

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

少先队里高大的人,

笑的风要把人身撼动,

纸面上仿佛听出声音。

“峥嵘岁月”成过去,

故乡山河一片新,

斗争历史作背景,

方才知道这笑意深。

……

《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照片为媒,结举案齐眉伉俪,成美满幸福家庭

一时间,这幅经典照片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毛泽东站在中间,右手牵着一名穿红衣服女孩,左手牵着一名穿白衣服男孩,他们偎依在毛泽东身旁,后面一大群学生,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笑得甜极了。

《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照片为媒,结举案齐眉伉俪,成美满幸福家庭

照片上的小姑娘名叫彭淑清,小男孩叫蒋含宇,两人都出生于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的小村里,当时两个人在校成绩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14岁的蒋含宇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彭淑清担任少先队大队委员。所以,学校指定他们两个人为首长献花、赠送红领巾。毛泽东来到学校后,拍摄下了这张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传播非常广的照片。

《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照片为媒,结举案齐眉伉俪,成美满幸福家庭

《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这张照片,人们把彭淑清、蒋含宇两个偎在毛主席身旁的“金童玉女”,由于一直在学校的成绩都是优秀,他们两双双考入北京,蒋含宇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彭淑清考入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攻读炼油机械。在北京读书期间,作为老乡、同学、好友,特别是两人依偎在毛泽东身边的那张照片,两人越走越近,在大学国年级那年,终于成为一对恋人。

《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照片为媒,结举案齐眉伉俪,成美满幸福家庭

结婚照

两人大学毕业之后,两人都分配在辽宁省,蒋含宇先在凌源县农村劳动锻炼了一段时间,随后被调往县教育局任干事;彭淑清被分配到锦西石油五厂,成了一名石油战线的科技新兵。虽然是同一个省,但工作地方相关数百公里,两人都是书信往来,直到1971年,他们两登记结婚,成为一对伉俪。虽然当时没有房,没有床,借人家的房子当洞房,两双新鞋、一床新被单和一个新枕头,就是他们结婚的全部家当,但他们感到十分的幸福,组成了十分幸福美满的。

《毛主席戴上红领巾》照片为媒,结举案齐眉伉俪,成美满幸福家庭

老年照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如今,毛泽东离开我们也已经是四十多年了,这对和毛泽东合影的昔日小伙伴夫妻,也已经早已步入古稀之年。一直以来,夫妻俩举案齐眉,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他们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依然是摆放着那张令他们激动的照片,他们是笑得那么的甜蜜,那么的幸福,直到永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