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瑞士,这个曾经的北欧霸主在一战和二战中也“完好无损”

瑞士,这个欧洲富裕的内陆国,是世界上首个永久中立国家,堪称国家中立制度的始祖。瑞士的地理位置特殊,北面是德国、西面是法国、南边是意大利、东边是奥地利,其实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历史上也是一个军事强国。1861年,意大利结束了中世纪四分五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1867年,被排除在德意志之外的奥地利建立了奥匈帝国,1871年,德国完成了统一。从当时瑞士的角度看,环视四周皆是虎狼。

除了瑞士,这个曾经的北欧霸主在一战和二战中也“完好无损”

瑞士

1291年,下瓦尔登、施维茨、乌里3个州结成瑞士永久同盟,这成为瑞士独立的开始,随后的时间里,又有一些其他地方加入了瑞士。在1499年,瑞士已经取得了实质独立。1515年,在战败给法国后,瑞士从此开始了中立政策。作为永久中立国,瑞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保持了中立,没有被占领。现在的瑞士,公民权利很大,动不动就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搞全民公决,并且各州之间相互防范和猜忌很深,瑞士的最高行政机构是由7名委员组成的联邦委员会组成,联邦委员会主席由7名委员轮流坐庄,任期一年,不得连任。

除了瑞士,这个曾经的北欧霸主在一战和二战中也“完好无损”

瑞典

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还有一国也像瑞士一样做到了比较好的中立,没有被占领,这就是瑞典。现在的瑞典面积虽然也有近45万平方公里,面积不算小,但是人口只有不到一千万,在综合实力上,在欧洲却称不上强国。然而在历史上,瑞典也曾强大过。1523年,瑞典摆脱了丹麦的控制,古斯塔夫·瓦萨建立了瓦萨王朝,开启的军事霸权模式。在16和17世纪,先后与丹麦、波兰、神圣罗马帝国等交战,取得了大量土地,成为了当时的北欧军事霸主,形成了一个以芬兰湾为中心的波罗的海帝国。

除了瑞士,这个曾经的北欧霸主在一战和二战中也“完好无损”

瑞典王国扩张

然而在1700年,俄国与丹麦、波兰结盟,与瑞典进行了近20年的大北方大战。战争的过程可谓跌宕起伏,在开始,丹麦-挪威联合王国被瑞典击败率先退出了战争,随后俄国军队在第一次纳尔瓦战役中惨败给了瑞典,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也在随后被瑞典击败。然而到了战争的中后期瑞典却开始节节败退,瑞典王国基本丧失了波罗的海沿岸所有的领地,1718年,领导瑞典王国军队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也在战争中牺牲。1721年,瑞典与俄国签订了《纳斯塔德条约》,虽然芬兰归还给了瑞典,但是其波罗的海沿岸的领地(爱沙尼亚、立窝尼亚、因格里亚、凯克斯霍姆)以及卡累利阿大部分地区却被割让给了俄国。俄国取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建立了第一支海军,正式迈入了欧洲强国之列,瑞典则从此一蹶不振不复强国之风。当时的欧洲基本就是弱肉强食,实力弱小的国家相当不易,在1772年—1795年间,波兰就被当时的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连续瓜分三次,导致灭国。从1814年以后,瑞典开始奉行中立政策。

除了瑞士,这个曾经的北欧霸主在一战和二战中也“完好无损”

大北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当时的北欧五国中,芬兰与苏联和德国都有过交手,丹麦、挪威被德国占领,1940年,中立的冰岛王国被英国占领,只有当时的瑞典独善其身没有被占领,保持了中立。目前世界上,瑞士和瑞典都是得到普遍承认的永久中立国,但是瑞典是欧盟成员国。在世界上的永久中立国中,似乎只有瑞士这个国家把中立做的比较彻底,也只是在2002年加入了联合国而已。

除了瑞士,这个曾经的北欧霸主在一战和二战中也“完好无损”

瑞士、瑞典位置

瑞典积极参与欧洲事务,奉行“和平时期军事不结盟,以求邻近地区发生战争时守中立”的外交政策,但在2011年之前,瑞典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之后才实行募兵制,虽然现在总兵力6万多,但是瑞典军事工业发达,战时可动员的军事力量估计有近百万。而在历史上,瑞士的雇佣兵团就以忠诚和勇敢著称,现在有着800多万人口的瑞士一直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该国健康成年男子必须在一生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军队服役,可谓“拿着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就是战士”。除非特别小的袖珍国家,否则国家如同人,即使你爱好和平,也一定要拿着手中的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