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11处积水点将装信号控制系统,水深超25厘米自动亮红灯

济南南高北低,一些路段逢雨必淹。据了解,2017年济南对城区内17处道路积水点进行了改造,有效改善了汛期积水状况。今年将对历山路、生产路、北关、无影山北路、蓝翔路、林桥北(清河北路)、香磨李(清河南路)、工业南路殷陈、工业北路济钢、陈家楼和标山南路立交桥涵等11处易积水桥涵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桥涵应急信号控制系统,计划主汛期前全部完工。

“神走位”:雨水走U型槽,“爬高”1米入河

世纪大道与凤鸣路交叉口是雨后积水较为严重的一处,

小到中雨时就可形成积水,若暴雨来临水深可没过马路中央近1米高的隔离带。地势低洼与河道泄洪不畅是世纪大道积水严重的主要原因,龙脊河近在眼前,雨水却只能被输送至东边较远的韩仓河“消化”。

今年世纪大道积水点改造后,积水需通过管道“爬高”1米进入龙脊河。据介绍,此次改造工程将先铺设地下管道,雨水由管道进河。“为避免损坏其他市政管道,这条管道将被挖深1米,在进入河道时需在河床上浇筑U型槽才能帮助水流上升1米,自然溢到河道里。”

“黑科技”:雷达监测水位,信号灯联动

据了解,LED显示屏仅是“汛期桥涵应急信号控制系统”中的一部分,该系统还包括雷达探测头和信号灯,当监测水位超过25厘米时,将通过信号灯和LED大屏第一时间联动,发出警示信息,提醒车辆勿进入积水桥涵。

济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将会同市交警支队、市水文局联合建设桥涵应急信号控制系统,将对历山路、生产路、北关、无影山北路、蓝翔路、林桥北(清河北路)、香磨李(清河南路)等11处易积水桥涵进行升级改造。“有了这个系统后,我们在值班办公室就可掌握实时信息,指挥除涝排水。另外市民也能更直观地了解积水情况。”

(来自:舜网-济南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