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瓶梅》中,为什么潘金莲和孟玉楼关系好?

在《金瓶梅》中,为什么潘金莲和孟玉楼关系好?

在《金瓶梅》的女人中,孟玉楼是作者很欣赏的一位女性,“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她有情感却不纵欲,温婉却有主见,不刻意争宠却一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混乱肮脏的西门府里始终保持本性。作者对她的偏爱体现在为她安排的结局,三次嫁人越嫁越好,夫妻恩爱得以善终,要知道恩爱和善终是这本书里最最难得的,也只有孟玉楼两者皆享。

这样一个难得的人物和书中第一女主潘金莲相比,就是两个极端。第二十九回 吴神仙冰鉴定终身 潘金莲兰汤邀午战,两人的性格人品被算命的吴神仙一语道破:

玉楼:口如四字神清澈,温厚堪同掌上珠。威命兼全财禄有,终主刑夫两有余。

金莲:举止轻浮唯好淫,眼如点漆坏人伦。月下星前长不足,虽居大厦少安心。

在《金瓶梅》中,为什么潘金莲和孟玉楼关系好?

三观作风完全不同、彼此还是竞争关系的两个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会是怎样的状态?纵观全书,发现两人居然是很好的朋友,平日里一起聊天八卦做针指、手拉着手在院子里逛,玉楼待金莲的真心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来。

第八十六回 雪娥唆打陈敬济 金莲解渴王潮儿,西门庆死后,金莲和女婿偷情,被主母吴月娘赶出去发卖。此时的潘金莲在西门家就如过街老鼠,谁都可以骂两句、踩两脚,只有孟玉楼偷偷的给金莲塞了些体己东西,温言安慰:

在《金瓶梅》中,为什么潘金莲和孟玉楼关系好?

金莲穿上衣服,拜辞月娘,在西门庆灵前大哭了一回。又走到孟玉楼房中,也是姊妹相处一场,一旦分离,两个落了一回眼泪。玉楼瞒着月娘,悄悄与了他一对金碗簪子,一套翠蓝段袄、红裙子,说道:“六姐,奴与你离多会少了,你看个好人家,往前进了罢。自古道,千里长篷,也没个不散的筵席。你若有了人家,使个人来对我说声,奴往那里去,顺便到你那里看你去,也是姐妹情肠。”于是洒泪而别。

对于此时的潘金莲来说,这样的话语就像雪中送炭,话说很实在却很温暖。等到潘金莲横死,惦记她的人就更没有多少了。

在《金瓶梅》中,为什么潘金莲和孟玉楼关系好?

第八十九回 清明节寡妇上新坟 永福寺夫人逢故主,吴月娘率领家眷给西门庆上坟,偶遇给金莲上坟的春梅。打听了金莲埋骨的位置,孟玉楼还不顾吴月娘的忌讳,专门去给金莲上坟:

孟玉楼起身,心里要往金莲坟上看看,替他烧张纸,也是姊妹一场。见月娘不动身,拿出五分银子,教小沙弥买纸去。长老道:“娘子不消买去,我这里有金银纸,拿几分烧去。”玉楼把银子递与长老,使小沙弥领到后边白杨树下金莲坟上,见三尺坟堆,一堆黄土,数柳青蒿。上了根香,把纸钱点着,拜了一拜,说道:“六姐,不知你埋在这里。今日孟三姐误到寺中,与你烧陌钱纸,你好处升天,苦处用钱。”一面放声大哭。

在《金瓶梅》中,为什么潘金莲和孟玉楼关系好?

临别贴心话,死后上坟,这样的举动很能体现真心了。除此之外,两人日常相处间,玉楼也常常帮金莲打圆场,对金莲的娘潘姥姥也非常关照。当然,玉楼也不是一味的良善,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机和小手段。共事一夫肯定有利益上的争抢,但玉楼绝不是为了争宠不顾一切的,所作所为真是让人挑不出毛病。

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孟玉楼这样的女子为什么会和潘金莲成为闺蜜呢?潘金莲是个聪明人,各般才艺都会,心思细密敏感,善于笼络汉子,在花心大少西门庆心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孟玉楼也是聪明人,她的聪明更多的体现在为人处世的低调圆滑,大是大非的判断以及对重要机会的把握。

在《金瓶梅》中,为什么潘金莲和孟玉楼关系好?

虽然三观性格不同,但并不妨碍她们两人彼此欣赏。聪明人最不喜欢和愚钝的交往,金莲的不喜欢表现为嘲讽和鄙视,玉楼表现的更为谦虚和顺,但内心深处,她们显然更喜欢和对方相处。对于玉楼来说,哪怕金莲的锋芒经常会伤害到自己,可在没什么选择的情况下,玉楼的宽厚之心还是可以包容金莲的尖酸刻薄,毕竟谁都渴望友情的温暖,尤其是在西门家这个人情凉薄的大环境。

当然这种交好并非真正的感情,潘金莲私下里没少嘲讽贬低玉楼,在金莲犯事要被赶走之时,玉楼也并没有为她多说一句话。惺惺相惜,亦敌亦友。

在《金瓶梅》中,为什么潘金莲和孟玉楼关系好?

两人的关系让我想到了另一对女子:林黛玉和薛宝钗。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这已经是学界的定论。我们虽然不能把各个人物一一对照找原型,但是不难发现主人公之间的相似性。具体事例这里先不展开多说,黛玉和宝钗之间不也是聪明人彼此欣赏,又暗搓搓互相竞争么。还有人说潘金莲和孟玉楼,两人的名字也分别对照了金和玉,只是这金玉的顺序颠倒了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