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期成语故事——噬脐何及 誓死不二 水深火热

敬请关注!【文字轻语】分享诗词与经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场最美的相逢!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变得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下面一起来学习吧!

70期成语故事——噬脐何及 誓死不二 水深火热


噬脐何及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文王向邓国借道攻打申国,邓国的国王邓祁侯是楚文王的舅舅,他亲自迎接楚文王,他的儿子要父亲提防这个外甥,可邓祁侯不听,让楚文王攻打申国,可等他灭了申国后回师途中就进攻邓国,邓祁侯真是后悔莫及。

【典故】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  《左传·庄公六年》

【释义】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后悔也来不及

【相近词】噬脐莫及、后悔莫及


70期成语故事——噬脐何及 誓死不二 水深火热

誓死不二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典狱官李离为人正直,秉公办案,执法量刑均以律法为准绳,对高官与百姓一视同仁,做到有法必依,有罪必罚。他发现一起错判死刑的冤案,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下属绑了自己去见晋文公。文公要放他,他则认为应该对律法誓死不二。

【典故】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解释】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至死也不变心

【相近词】矢忠不二、誓死不贰、忠贞不渝

【反义词】三心二意


70期成语故事——噬脐何及 誓死不二 水深火热

水深火热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国由于相国子之暴政,大将子被、太子平率兵讨伐被打败,国内大乱。齐国齐宣王趁机出兵攻打燕国,燕国老百姓欢迎齐军,齐宣王侵吞了燕国后问孟子为什么燕国老百姓欢迎齐军,孟子说:“老百姓为了摆脱水深火热的局面。

【典故】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解释】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民生活

【相近词】水火之中、民不聊生

【反义词】安居乐业、人寿年丰

敬请关注!【文字轻语】分享诗词与经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场最美的相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