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最後一搏

阿登戰役又叫突出部之役,是指二戰末期(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25日)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德國邊境重兵集結,正準備大舉向德國腹地推進以求儘快結束歐洲戰事時,希特勒不顧德軍所有高級指揮官的建議,召集了當時幾乎最後的、僅剩的德軍後備兵力發動的一場大規模的反攻。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最後一搏

阿登戰役中的德軍

其實當時德軍的情況已相當慘重:兵力寡不敵眾、缺乏空中支援、燃料極度短缺。而盟軍在奪取了比利時港口安特衛普並清除了水道上德軍佈置的障礙後,已能從這座完好無損的港口獲得源源不斷的補給,解決了盟軍自諾曼底登陸近半年來一直困擾盟軍大部隊推進的後勤問題。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最後一搏

德軍阿登戰役的計劃

希特勒之所以要主動發起這場戰役,是希望突破德國邊境上盟軍防線直插盟軍的港口安特衛普並奪回港口,將盟軍的補給線再度切斷,企圖用這場孤注一擲的豪賭,再次贏得戰場的主動權,從而改變第三帝國的命運。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最後一搏

德軍在無線電靜默中集結

戰役發起前德軍採用無線電靜默的方式悄悄地將20萬名德軍、950輛坦克和反坦克裝甲車集結,而當時的盟軍竟完全忽略了這次集結,因此遭遇德軍的防線竟然只部署了少量的美軍兵力,在德軍虎式坦克及步兵向美軍防線展開進攻時,美軍完全措手不及,當時美軍第12軍團的指揮官布萊德雷將軍甚至不願意相信德軍已經展開了大規模攻勢。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最後一搏

阿登戰役中的德軍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戰役中德軍還派出了會說英文的特種部隊,身著美軍制服,開著吉普車,在美軍戰車後方從事大規模的破壞行動,讓當時的美軍大為混亂,緊張到連他們自己的將軍布萊德雷也被擋駕,被美軍崗哨要求出示身份證件,證明他不是德國人才放行。美軍在付出了慘痛的傷亡後才終於集結,將凡是抓獲的身穿美軍制服的德國人都將間諜處決,隨後開始反擊。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最後一搏

身穿美軍制服的德軍

而此時德軍的戰線已經在盟軍的戰線上形成了一個突出部,這也是這場作戰又被稱做“突出部戰役”的原因,美軍通過工兵爆破橋樑減緩德軍的推進速度,讓德軍消耗本就極度短缺的燃料尋找替代的通行渡口,同時美軍通過封鎖十字路口來拖慢德軍坦克的推進速度,最關鍵的一步是盟軍將增援部隊派到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也就是突出部的中間——比利時的小鎮巴斯通,從而逼迫德軍繞道並切斷其補給線。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最後一搏

比利時小鎮巴斯通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德軍仍勇猛的在兩天內就推進了30英里,但他們的補給線拉得太長更是極度的缺乏燃料,因此不得不減緩了推進的速度,並在冷冽的寒冬中與盟軍維持對峙局面將近一個禮拜,雙方都未能從中佔據上風。此時德國空軍也向盟軍發動了瘋狂的反撲,直到德國空軍自己的戰機損失遠遠超過了修補的數量。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最後一搏

美軍封鎖十字路口

隨著天氣的好轉,盟軍開始發揮其壓倒性的空中優勢,由英軍元帥蒙哥馬利指揮的美軍從德軍突出部由北向南、美軍巴頓將軍的部隊由南向北,在空中火力的掩護下展開進攻,德軍突出部最終因傷亡慘重而被迫撤退回原來發起進攻的位置,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豪賭終告敗北。

阿登戰役——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反撲、希特勒的最後一搏

阿登戰役中被俘的德軍

阿登戰役讓德軍早已匱乏的資源嚴重受創,超過12萬人陣亡、負傷或被俘,在一定意義上加速了第三帝國德國的戰敗,為英美進攻德國本土奠定了基礎,同時德軍這次最後的瘋狂反撲,也成為二戰美軍所經歷的最血腥的一役,美軍陣亡人數達到19000人,超過了美國陸軍在二戰前曾經參與的任何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