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孩子的情緒該怎麼調節?

育兒:孩子的情緒該怎麼調節?

在影片《頭腦特工隊》中,除了快樂以外,有四種負面情緒:害怕、憤怒、厭惡、悲傷。其實還少一個常見的情緒小人:驚訝(Surprise)。

也許你想問,人為什麼要有情緒?尤其是為什麼要有負面情緒?實際上,每一種情緒對於人的生存和發展都有作用。

害怕讓我們能擺脫危險。

憤怒讓我們能調動資源,對付威脅。

厭惡讓我們遠離討厭的事物。

悲傷讓我們慢下來,可以理智地面對問題。

所以正情緒和負情緒就像硬幣的兩面,不可分離,而且對我們的生存都很重要。

事實上,人們在悲觀的情況下更容易深思,形成邏輯思考,就如同憂憂(Sadness)在電影中說的一句話:“哭泣能幫助我慢下來,不被生活的逆境所壓垮。”

父母都希望孩子高高興興地過一輩子,可所有的負面情緒對孩子都是有用的。你不讓他難過,不引導他認識其他的情緒,那麼這就不會是一個心理健全的小孩。強制地壓制情緒不能解決問題。

育兒:孩子的情緒該怎麼調節?

電影中,當冰棒有困惑、很悲傷的時候,它和Sadness一起坐在懸崖旁邊大哭了一場就好了。由此可見,宣洩悲傷有利於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如果孩子感到悲傷,一定要允許他們有宣洩的機會。

我們不能一味跟寶寶強調“你們要快樂”,這有可能強行壓制他們的情緒表達。比如我們可能也常常會跟孩子講“要堅強!別哭啦!”甚至是“不許哭!”言下之意,悲傷、憤怒等那些情緒都是不好的,你要拒絕那些情緒。這樣,只會加大他們的心理負擔,扮演大人心目中“開心寶寶”的角色。負性情緒得不到宣洩,問題也就不會得到解決。


教他管理情緒的好機會

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孩子“鬧脾氣”的時候更多一點。每一次這樣的時刻,其實都是教他們認識情緒的機會。

我們需要引導他們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怒火、悲傷等情緒,並且引導他們分析這些情緒的來源。為什麼呢?

育兒:孩子的情緒該怎麼調節?

當代不少心理學家把人腦中進行的運算分為兩種。以情緒、反射為代表的是type I processing(I型信息處理),這些是迅速的、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反應的。這就是為什麼小孩子的情緒來得非常快,像風暴一樣的原因。

以語言分析為代表的理性思考能力是type II processing(II型信息處理),是慢速的,需要調動很多認知資源,處理起來比較費勁。

成熟的、理性的人會用II型處理來調控和駕馭I型處理。俗話說的是情商高的人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我們需要教會孩子認識和調節情緒。

這也是為什麼要引導孩子用語言(II型處理)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自己分析那些負面情緒的原因。

久而久之,他們就能理性地掌握和理解自己的情緒,並且很好地駕馭它。其實,當能夠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就已經平復了很多了!

我們需要先識別孩子的情緒,表達自己對他們的理解。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共情”。

育兒:孩子的情緒該怎麼調節?

比如說,在電影的結尾,當萊莉結束離家出走回到家後,哭著對爸媽說“我想念明尼蘇達”。這時爸爸回應說“我也想念明尼蘇達,想念那些快樂的日子”。

萊莉覺得自己被理解了,情緒得到了釋放,全家人一起回憶那些快樂的日子,而這個時刻,又形成了一個新的記憶小球,是彩色的,既有悲傷又有快樂。這正是小朋友情緒能力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是對她而言非常重要的時刻。

關注幼兒堡,學習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